成都自贸试验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强化中欧国际班列、成都国际铁路港、四川自贸试验区青白江片区等平台支撑,对接国际物流通道,优化提升国际出口通道能力,采用航空、铁路、海运等多种物流形式,极大拓宽了物流渠道,提高跨境贸易通关便利化水平。
每经编辑 杨欢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资料图)
2020年以来,在新冠疫情影响下,全国上下都投入到复工复产满产的工作中来,成都自贸试验区结合实际工作特点,全力落实国家相关部署,特别是在“客改货”、减税降费等政策方面,以创新改革新模式,为企业运行节约时间、降低成本,有效促进进口贸易发展。
据了解,2020年1月至9月,成都自贸试验区通过不断创新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成绩——1月至9月成都自贸试验区进出口值585.1亿元,同比增长42%以上,其中,出口343.41亿元,进口241.7亿元。成都自贸试验区建立三年来,总体方案中涉及通关便利化的41项改革试验任务已全部落地兑现。
作为四川自贸试验区的重点区域之一,成都自贸试验区今年以来围绕国家战略部署,开展差异化自贸创新,其中成都海关做好落实减税降费相关工作,持续探索中欧班列运费分段结算估价管理改革创新——通过科学合理分摊境外、境内段运费,实现中欧班列境内运费不计入完税价格,有效降低了企业国际贸易成本。进一步细化明确操作指引,持续扩大试点范围,试点商品从进口汽车拓展至肉类、红酒等商品,从单箱试点扩大到整列应用。2020年,该项改革举措将为企业节约税负成本2%。该项改革2020年6月通过海关总署自贸创新举措备案,成都海关将在班列运营平台逐步发布更多的线路运费成本比例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支持所有符合条件的外贸企业参与改革。
另外,为支持国家“客改货”部署,对客机改“全货机”航线,参照货机管理方式,准许航空公司提前安排载货计划,确保货物“即到即装即飞”,提高航空口岸货物通关效率,双流国际机场平均每周运营“客改货”航班54班,航空物流周载货能力达1760吨以上。支持中欧班列(成都)开展跨境直邮出口业务,跨境电商业务同比增长875.9%。支持企业开行“市场采购贸易专列”“木材班列”“整车专列”“防疫物资专列”等个性化定制中欧班列,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稳定国际供应链和企业复工复产。
此外,成都海关创新空港口岸“码上办”业务模式——建设成都空港口岸卫生检疫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旅客信息导入、体温监测、健康申明卡验核、流行病学调查、采样告知及样品信息绑定、实验室接样及结果录入、统计查询展示等功能的信息化,实现空港口岸卫生检疫业务“一站式”线上办理和全链条闭环管理,成都双流空港口岸卫生检疫整体效率提升50%以上。
2020年5月,成都双流机场口岸在国内首次实现国际货物跨航司跨货站转运。为推动国际货物转运模式创新,成都市口岸与物流办公室、成都海关、省机场集团及中航货站开展调研,制定新的监管流程,完善视频监控系统,反复进行数据测试。国际转运新模式的建立,为英特尔等在全球供应链中有重要影响的企业以成都为枢纽进行原材料、产成品的快速流转、调拨提供了有力支撑。对于在机场开展业务的货运代理企业而言,则意味着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多的个性化物流解决方案。随着更多航线资源的整合及常态化运行,这种成都口岸中转境外货物、连同本地出口货物一起运抵境外第三国的操作将趋于成熟与稳定,将显著提升成都航空口岸的物流中转中心地位。
近年来,成都自贸试验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强化中欧国际班列、成都国际铁路港、四川自贸试验区青白江片区等平台支撑,对接国际物流通道,优化提升国际出口通道能力,采用航空、铁路、海运等多种物流形式,极大拓宽了物流渠道,提高跨境贸易通关便利化水平。其中,“创新国际物流运输模式”入选国务院服务贸易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第二批“最佳实践案例”。
同时成都海关还建立沿海沿边海关合作机制,实现海铁联运,整车、肉类等直通至成都海关。据介绍,成都海关拓宽与天津海关、上海海关等兄弟单位协作开展整车、肉类等海铁联运货物进出口,还加强与满洲里海关、绥芬河海关、二连浩特海关协作开展木材、菜籽油等北线资源型产品进口;深化与阿拉山口海关、霍尔果斯海关、乌鲁木齐海关关际合作,签订关际合作战略协议,共同推进肉类、粮食等商品进口,国内段运输成本不计入完税价格等改革创新事项。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