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大病众筹行业依旧乱象丛生,如平台擅自挪用筹款、线下管理混乱、不良事件频发等拉低了公众对网络众筹平台的信任。加强行业自律,纳入行政监管等已然势在必行。
图片来源:摄图网
每经记者 李卓 每经实习记者 王郁彪 每经编辑 王丽娜
从粗放型的“跑马圈地”进行快速规模扩张到“深耕细作”优化服务与品牌认知,网络大病众筹的下半场,赛道固然拥挤,但机会仍属于“正规军”。
10月28日,凯度集团基于1万多名用户的调研数据及多名行业专家访谈,发布了业内首份《网络大病筹款平台行业洞察报告》。《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报告着重以用户视角切入,深度解析用户需求与特征、行业各平台在用户(筹款者&捐款者)心智中的品牌认知及信赖感,并进一步洞察和探索行业发展机会。
的确,基于发起门槛低、通过熟人社交裂变式传播、不收服务费等特点,近几年来,网络大病众筹行业得以快速发展,在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中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有超过500万大病家庭通过大病众筹平台发布求助信息,获得超过20亿人次的爱心响应。
不过,网络大病众筹行业依旧乱象丛生,如平台擅自挪用筹款、线下管理混乱、不良事件频发等拉低了公众对网络众筹平台的信任。加强行业自律,纳入行政监管等已然势在必行。而网络大病众筹的下半场,机会依旧属于那些严格规范自身管理的“正规军”。
国家医保局公布的《2019年全国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已然建成全球覆盖人群最多、规模最庞大的基本医疗保障网。2019年中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已高达13.5亿人,基本实现全民参保。不过,基本医疗保险仍然存在给付额低、无法有效解决大病重疾高额医药费用等问题。
同时,商业健康保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给付额度和适用疾病类别上的局限性,但在人群普及范围方面却明显不足——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2018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指数报告》显示,因保费高昂,商业健康险在2018年覆盖率尚不足10%。
此外,大病除了直接的治疗费用外,还会产生护理费、营养费等其他开支,对于普通家庭来说,罹患重大疾病,依然大概率引发家庭财政危机。因此,个人大病筹款被看作是在现有社保、商业保险等健康保障措施外的有益补充。
在此背景下,网络大病众筹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了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
《网络大病筹款平台行业洞察报告》显示,大病筹款行业历经多年发展,以水滴筹、轻松筹和爱心筹为代表的强品牌,已联合占据了大部分的用户心智,形成了强品牌认知。
在行业认知度方面,用户对于大病筹款平台的认知度已达到了64%。六成以上的网民表示,在不幸罹患大病缺乏医疗费用时,清楚地知道可通过大病筹款平台向社会求助,增加了一条自救渠道。
当提到网络大病筹款平台时,用户对于“水滴筹、轻松筹和爱心筹”三个品牌的第一提及率达到85%。值得一提的是,报告统计结果显示,水滴筹业务的市场份额接近七成。从筹款侧而言,已占据66.5%的市场份额,在捐款侧的市场份额超六成。
不过,无论是占据更多用户心智,还是抢占市场份额,终究更多都体现在用户的选择意愿上。因此,加强自身管理,以服务、模式等优势强化品牌认知成为发展的关键。
随着平台求助用户规模扩大,用户家庭财产状况缺乏有效的核实手段等制约因素,致使大病众筹平台出现鱼龙混杂现象。
2019年11月6日,全国首例因网络个人大病求助引发的纠纷在北京朝阳法院一审宣判。法院认定,筹款发起人莫先生违反约定用途将筹集款项挪作他用,构成违约,一审判令莫先生全额返还筹款15万多元并支付相应利息。
除此事件外,包括“罗尔事件”“王凤雅事件”等事件频频出现,一定程度上拉低了公众对网络众筹平台的信任。确保求助信息的真实性,强化善款使用流程的透明度,破解信任难题,依旧是摆在一众平台前面的“槛”。
已形成品牌规模的部分平台也为此做出了努力。如水滴筹落实全流程数字化的风控机制,通过“多层人工审核+数据智能交叉验证”对筹款人经济现状进行审核,并独家打造了透明公示系统,尽可能避免社会爱心被透支。爱心筹平台为保障所有筹款资金的运转安全,于合作银行设立专管账户,与平台自有资金隔离,最大程度确保筹款资金流转安全透明。360大病筹上线“善款直达”功能,“直捐”实现了捐赠者与求助者点对点的直接对接。最大限度地降低募捐发起时的风险,防止诈捐、骗捐的发生,可以放心地把钱打给用户。
显然,网络大病众筹进入下半场,以服务等打造品牌认知,加强行业自律,企业规范管理以破解信任难题,依旧是赛道上一众玩家谋求长远所无法忽视的关键。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