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高涵 每经编辑 杨欢
10月28日~29日,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世界文化名城论坛组委会(WCCF)主办,成都传媒集团承办,每日经济新闻执行的以“从文化空间到城市认同”为主题的2020第三届世界文化名城论坛·天府论坛在成都举行。
作为本次论坛的重要主题活动之一,“文化遗产与城市发展沙龙”于28日下午在水井坊博物馆举行,中外大咖汇聚一堂,聚焦“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共同探讨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如何处理好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城市创新发展的关系。
解读城市记忆
城市是文化的维系,文化塑造城市精神,城市文化遗产正是一座城市的可看见、可感触、可传承的记忆。
在四川省政府文史研究馆资深馆员、省社科院四川历史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巴蜀文化学首席专家、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谭继和看来,文化遗产中汇聚着前人的文创智慧。“博物馆里的物件是记忆,成都的文化遗产也保留了古蜀人的记忆,我们要研究记忆才能最后保存记忆。”他说。
成都作为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十大古都之一,也是长江上游中华文明起源地,构筑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2300年的建城史。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遗产背后掩藏着的是无数的创意。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前副所长,暨南大学客座教授卜工表示,古蜀的文明高深莫测,光芒四射,照亮了西南大地,更照亮了东亚地区。“古蜀文明对我们的文化体验,对我们解读文化遗产,对城市的建设都非常好。”卜工说。在他看来,古蜀文明的魅力根植于独特的创作,也就是文化遗产的精准解读。
谭继和表示,“文化遗产就是我们文化之树的年轮,天府文化就是巴蜀文化这颗长青树的年轮,每一个历史都是年轮文化,背后都有很深厚的历史基因、历史文脉,每一样都值得深入的研究。”
他补充道,三星堆、金沙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的浪漫主义想象和智慧,我们的研究还不够。“我们要做的是把学问做进群众的心坎里,让历史资料走进年轻人的心坎里,能够让我们祖先的智慧在我们的文创产业、动漫产业、科幻产业上面真正地起作用。”
要保存和解读文化遗产里的记忆和创意,考古发掘的研究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中国考古学会理事、研究馆员颜劲松带来了他对于文化遗产和城市发展的解读。他认为,文化遗产与城市发展是生生相息的,他们之间有矛盾,但城市要在发展中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发展。
据颜劲松介绍,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构建了一个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体系、管理体系。因为有了这些政策保障和机制建设,地下文化遗产保护和城市发展一直都推进得非常好的,树立了许许多多非常好的案例。“比如说金沙遗址博物馆,包括水井坊博物馆都是文化遗产保护典型的案例,典型的模式。”他说
谈到未来工作,颜劲松表示,“成都考古肯定要继续延着既有的规划,我们结合世界文化名城的建设规划,大力推动城市考古的发掘与研究。”
重塑文化基因
成都,目前正以“三城三都”建设为目标,持续提升城市世界影响力。通过文化遗产的继承和保护,人们的城市记忆得以延续,那么又要如何借此激发城市的发展活力呢?
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委、研究员、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基地秘书长、首都科学决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秦坚松表示,成都发展“三城三都”希望聚集国际性的要素,但更重要的是发现本身的独特要素,才能在价值链上站有一定的位置。“我们对世界上有名的城市做过研究,从文化产业方面来讲,如时尚设计、传媒、电影工业等这样的文化产业,我们研究的结论就是除了它要汇聚世界文化的元素以外,更重要的是要源于自身。”
在秦坚松看来,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发展文化产业,需要从两个方面发力:建设生产力中心和消费中心,而这两者的建设都要注重对自身文化禀赋和基因的挖掘和重塑。
北京艺术协会战略与伙伴关系负责人露西·明约(Lucy Minyo)则从城市空间的角度来谈文化遗产。“人们可能喜欢在一些历史的空间或者其他重要的空间休息、聚集,可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公园或者广场,甚至是带有几个标志性建筑物的街道、拐角,”露西建议,这些空间都可以被利用来更新和激活文化遗产。
露西认为,文化遗产有着非常多不同的诠释方式,“城市发展意味着展望未来,将时间、精力、资源投入到未来的发展当中,去关注公民的认同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让公民具有认同感才会增加吸引力。”
在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看来,文化遗产要“活起来”,国外给出的两种成功方式就是教育和消费,前者让儿童拥有传承的基因,后者让文化遗产进入普罗大众的生活方式。
而教育和消费能够吸引人的方式,莫过于通过故事化和场景化让人进入文化遗产并体验它,成为生活的一部分。陈少峰认为,创新能消费,能促进城市的文化消费和文化体验的多样性,包括有科技手段的介入。“我们应该每个城市有一个文化体验中心,把历史文化变成一种可体验的方式。”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