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涂颖浩 每经编辑 易启江
10月15日,由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2020中国金融每经峰会”在上海拉开序幕。在当天下午的金融发展高峰论坛上,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扬在演讲中表示,“双循环”是中国应对全球形势剧变的高瞻远瞩的重大战略安排。金融应在发展格局转型中积极发挥作用。
李扬 主办方供图
“对于大国来说,为稳定国内经济和防范外部风险内溢,一般都不会保持较高的对外依存度。”李扬认为,发展格局转向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双循环,是中国成为真正的世界经济强国的内在要求。
对于发展格局转型的影响,李扬认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没有那么大,但是,对就业,特别是对沿海地区的就业,影响较大。具体而言,转型任务在不同部门存在差异,如电子信息产业的进出口敞口都非常高,一些高技术产品(如光刻机)则存在被“卡脖子”的风险。
“金融应在发展格局转型中积极发挥作用。”李扬表示,中国金融机构的规模扩张很快,金融实力提升迅速。他同时提出,以银行为主的金融结构存在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能力不足,支持创新能力不足以及资本市场上机构投资者严重缺位等三大弊端。
谈及股票市场,李扬认为,中国上市公司的选择机制存在“向后看”倾向,而且所有制偏向明显。这使得其较难发挥引领经济未来发展方向的功能。中国的行业分布则体现了传统工业化时代的特征。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多方面努力,其中,大力推行注册制,是绝对必要的一环。
对于债券市场,李扬认为,大多数被金融机构购买并持有,致使债券市场较难发挥其直接融资和提高市场化水平的功能,而且扭曲了市场资金供求关系。“稳步提升安全资产的占比,是中国未来金融改革的又一重要任务。”
李扬还认为,中国金融科技发展亟待提升质量。我国金融科技发展必须在底层科学技术上和制度体系保障上作出更大努力。他称,继续发挥我们市场庞大的优势,努力进行技术攻关和制度建设,是下一步的努力方向。
李扬分析称,金融科技发展三大要素为:需求驱动、技术驱动和制度保障。而中国是需求驱动的典型,数据显示,以客户需求为主要动力的业态如网贷、第三方支付、消费金融、众筹等占比极高,而技术支撑型业态如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仅占5.6%;以技术驱动为特征的美国数据显示,不仅信息服务业态占据榜首(24.0%),且区块链/数字货币、人工智能等业态占比达12.0%,约为中国的2倍。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