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重磅!12至14岁故意杀人等犯罪或将负刑责

    每日经济新闻 2020-10-13 13:04

    每经编辑 卢祥勇    

    62ab0c18.jpeg

    2019年10月20日,13岁的辽宁大连男孩蔡某某将同一小区的10岁女孩淇淇(化名)杀害,并抛尸灌木丛。因蔡某某未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警方依法不予追究刑事责任,对其实施3年收容教养。

    今年8月10日,法院判决蔡某某父母赔偿淇淇父母丧葬费、死亡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共计128万余元,并于判决生效之日起10日内在辽宁省级平面媒体上公开赔礼道歉。

    然而,判决生效后,蔡某某父母一直未履行法院判决。日前,蔡某某父母因不履行法院判决被司法拘留15日,其名下的一套房屋进入拍卖程序,将于11月2日公开拍卖。

    在一些严重暴力犯罪案件中,涉事者因未达到法定年龄而免于承担刑事责任。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无需承担任何刑事责任。但这一规定可能即将有所变化。

    据新华社消息,10月13日,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审稿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拟在特定情形下,经特别程序,对法定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作个别下调。草案规定,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情节恶劣的,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应当负刑事责任。

    e538b1e9.png

    d918a939.png

    14岁年龄界线是怎么来的

    据法制日报报道,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院长曲新久表示,将未成年人犯罪年龄规定为14周岁是考虑到全国未成年人的生长发育年龄和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例如处于亚热带气候的珠三角地区,不仅气候湿润宜人,经济发展水平也很高,就那个地区未成年人生长发育情况来看,无论生理还是心理发育都会早于一些北方地区。北方地区就其气候来说,一般不会促进儿童提早生长发育。

    曲新久表示,刑法的规定有其充分考虑,在参考国外规定的未成年人犯罪年龄规则同时,再根据本国实际情况和发展水平,综合考虑后认为,14岁以后的儿童才有足够辨别能力,才能承担刑事责任。

    据新华社报道,一份2018年的资料显示,在统计的90个国家中,刑事责任年龄起点从6周岁至18周岁不等,其中,近四分之一的国家设定的起点是14周岁,是最多的;有二分之一的国家设定的起点在14周岁以上(包括14周岁),是最为常见的。

    有舆论认为,有的人明知自己不用承担刑事责任,表现得非常猖狂;有的人犯罪手段极端残忍,犯罪之后毫无悔意,法律如果不对这样的未成年人作出处罚规定很不公平。也有人认为,应当适应现代社会发展下未成年人发育程度提前的现实,适当降低刑法的刑事责任年龄。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研究院副院长宋英辉说,14岁以下青少年不负刑事责任,主要是考虑到这个年龄的青少年心智不成熟,判断是非能力欠缺。对未成年人过多适用刑罚,会导致正常的学习中断,监禁环境对低龄未成年人影响更大,更容易造成反社会人格,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再次犯罪的可能性。

    d918a939.png

    “熊孩子”犯罪谁之过

    近年来,媒体多次报道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盗窃、抢劫、校园暴力,甚至强奸、杀人。

    9de96a5f.jpeg

    图片来源:摄图网

    未成年人犯罪背后到底有什么原因?据中国青年报,有研究机构做过一次抽样调查,发现只有36.3%的未成年犯同亲生父母长期生活在一起。

    在中国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看来,每一个未成年人犯罪的背后,首先都是因为家庭教育的缺失。“解决不好孩子成长中的家庭教育问题,靠其他手段无法从根本上遏制未成年人犯罪。”

    “有的家庭是生而不养,有的家庭是养而不教,更多的是教育不当。”她说。

    各种网络违法、不良信息泛滥,单亲家庭的亲情缺失、来自成人世界价值观念的影响,都会让一些未成年人产生心理问题和行为偏差,严重的则会导致犯罪。

    “未成年人犯罪不是孩子一个人的错,社会和家庭带来的问题不能全让孩子承担。”长期研究青少年犯罪心理的李玫瑾接触过许多涉罪未成年人,深层次探究那些孩子的犯罪根源,几乎都能找到家庭教育缺位的影子。

    李玫瑾认为,应该让家长承担孩子犯罪的民事连带责任。“用民事的方式来促进解决父母对孩子根本不管的问题。”

    d918a939.png

    不负刑事责任不等于放任不管

    在当前媒体对未成年人严重暴力犯罪的报道中,一些案例格外刺痛公众神经:有的孩子因未到刑事责任年龄免于承担刑责,多年后居然再度犯案,且手法更加残暴……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苑宁宁表示,“不负刑事责任,不能等于没有任何后果,更不等于放任不管。”目前法律规定的诸如责令父母管教、训诫、送入工读学校、收容教养、矫治等措施缺乏具体的操作性规定,在实践中的效果不尽人意,才形成了如今的尴尬局面。

    7393e2c0.jpeg

    图片来源:摄图网

    我国刑法规定,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现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也有相关规定。

    “未成年人犯罪,说明其家庭已经存在严重问题,孩子身心发展已出现严重偏差,这种情况下再交回父母管教,效果如何保障?谁来负责监督?都需要法律作出进一步明确。”苑宁宁说。

    从世界各国的普遍经验和共识来看,对于低龄未成年人恶性犯罪的,虽然不负刑事责任,但是严重到一定程度时可采取带有强制性、教育性、拘禁性的机构化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今天提请审议的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审稿,统筹考虑刑法修改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改相关问题,将收容教养修改为专门矫治教育。草案规定,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编辑|卢祥勇 杜恒峰

    校对|李净翰

    c86dae8f.png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新华社、法制日报、中国青年报等

    91152e7a.png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国庆”车市释放消费力:乘用车销量同比增7%豪华车热销

    下一篇

    死亡人数升至8人!鸡西“酸汤子”中毒原因查明:为米酵菌酸引发,黑龙江卫健委发布重要提醒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