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智能虽好,也要有自己的护城河

    每日经济新闻 2020-10-12 00:03

    范文清

    智能化的科技浪潮正在快速席卷汽车业。本届北京车展,无论是首发概念车,还是改装升级的新车,“智能”的气场已远超电动和传统燃油车。

    豪华品牌通过新车的丰富配置,证明自己在新赛道上并没有被超越;自主品牌则通过与互联网公司联手,试图抓住新机会实现反超;而造车新势力们则紧贴这一标签,用不同的新奇功能向外界展示,自己正走在潮流最前沿。

    自动泊车、自助导航、语音交互、辅助驾驶、自动驾驶……汽车的IQ正在不断升级,“软件定义汽车”的论断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汽车人认同。这一方面是由于智能汽车的底层技术架构已基本建成,电动化、网络通信、芯片算力经过十几年积累,正接近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另一方面,随着电动化汽车逐步被市场接受,新生代消费者对智能汽车的需求日益强烈,汽车的新风口正在形成。

    这种改变对传统汽车产业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但越是风口,汽车企业越要有自己的判断与发展节奏。

    虽然本届北京车展,智能化的声浪很大,但令人眼前一亮的产品并不多。企业在追逐新技术的同时,如何突出自己的产品特色,已经成为一个新课题。同质化的智能功能正逐渐消磨汽车的品牌属性。能够提供底层技术架构的互联网企业反而成为车展中最忙碌的身影。

    比如首次参加北京车展的华为,在车展中展出了多合一电驱动系统DriveONE,不仅实现了机械部件和功率部件的深度融合,还将智能化带入到电驱动系统中,实现了端云协同与控制归一,引起包括广汽、上汽、奇瑞等多家车企代表现身华为展台围观。

    还有没来参展的百度,通过推出车联网解决方案,将产品落地多个汽车品牌。百度正在抛弃之前的造车想法,选择效仿华为成为智能汽车的“增量供应商”,它的Apollo生态伙伴已经超过210家,几乎囊括了所有主流汽车制造商。

    互联网企业在智能汽车的赛道上越跑越快,传统车企如何构建自己的护城河,将决定着未来车企在这条赛道上的自主权有多大。所以,智能虽好,但只有先做到“自能”,将汽车的硬件与软件完美结合,才能在新的赛道上稳步前行。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每经24点丨青岛宣布立即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多地提示:近期如非必要不要前往青岛;追平舒马赫!德国大奖赛汉密尔顿夺生涯第91冠

    下一篇

    广告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