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亚太多地出“奇招”纾解旅游业之困 “不降落航班”等新模式能否力挽狂澜?

    每日经济新闻 2020-09-30 17:17

    世界旅游组织的调查显示,截至9月1日,其调查的全球215个旅游目的地中有43%继续对国际游客完全关闭边境。从区域来看,亚太有28个国家和地区继续保持边境关闭状态,占比达61%,受冲击情况最为明显。为缓解疫情对旅游业带来的压力,亚太多地不仅在大力推动国内游,也在用新的旅游模式来拉动收入。但专家表示,“(‘伪出国’航班和‘无目的地航班’等)很难成为未来独立的旅游新业态,但却会为开发和丰富旅游新产品有新的启发。”

    每经记者 张凌霄    每经编辑 兰素英    

    8天旅游长假即将开启!但受疫情影响,往年火爆的出境热今年则显得一片“沉寂”。

    世界旅游组织的调查显示,截至9月1日,其调查的全球215个旅游目的地中有43%继续对国际游客完全关闭边境。从区域来看,亚太有28个国家和地区继续保持边境关闭状态,占比达61%,受冲击情况最为明显。其次是非洲地区,占比51%,美洲地区的占比为41%,欧洲国家和地区为17%。

    针对亚太地区旅游业受到的严重冲击,世界三大旅游组织之一的亚太旅游协会(PATA)首席执行官马里奥•哈迪(Mario Hardy)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称,“首先,亚洲地区比其他地区更早地受到流感大流行的影响。其次,该地区各地采取严厉措施限制人口流动,大多数的边界仍然关闭。”

    对泰国这类高度依赖旅游业尤其是国际旅游的国家和地区来讲,长期对国际游客实施限制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场生死存亡的考验。面对这场“生死大考”,旅游企业在转变经营思路,从业人员为了生存也在开辟新的业务。

    为了提振旅游业,缓解疫情带来的压力,亚太各国除了大力推动国内游,也在频出奇招,“无目的地航班”等新的旅游模式层出不穷。但这真的能刺激旅游行业的真正复苏吗?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张虹蕾 摄

    华人从业者:身边90%的同业朋友已转做保险、销售

    9月的泰国普吉岛艳阳高照,碧绿的海水与奶白的沙滩依然耀眼,旖旎的风光依旧在,海外游客却不见踪影。

    这里是泰国最负盛名的度假地之一,印度洋安达曼海上的一颗“明珠”。但新冠疫情暴发后,这里常年未止的热闹和喧嚣也戛然而止。热点国际旅游(泰国)公司(Hotspot International Travel Services (Thailand) Co., Ltd.)中国区销售经理张引对《每日经济新闻》称:“现在的普吉岛是真正的世外桃源了。”

    张引在泰国做旅游已经有将近4个年头,现在负责中国市场的自由行服务,包括定制行程和协调安排,旅游线路集中在普吉岛和甲米、苏梅岛、兰塔等部分周边地区。

    “现在整个旅游业处于停滞状态。我们是从今年的2月开始接到全面退单的情况,(泰国从)3月开始就处于封闭状态了。到现在为止整个泰国还没有向整个国际社会开放,这对于泰国这种旅游国家来说冲击非常大,很多旅游行业中的产业永久性关闭,包括旅游公司、酒店、船公司、车公司、潜水公司等等。”张引向记者讲述道。

    当地时间9月28日,泰国新冠肺炎疫情管理中心宣布,为进一步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将把在泰国范围内实施的紧急状态法再次延长一个月,直至10月31日。这已经是泰国第六次延长紧急状态法时间。因疫情暴发,泰国政府从3月26日起正式实施紧急状态法,关闭所有边境口岸。

    已持续半年的边境封锁给泰国旅游业造成了重大打击。央广网报道,今年前7个月泰国的外国游客数量较去年同期下降71%,旅游收入同比下降70.4%。

    数百万旅游业从业者处境艰难。张引也不例外,过去的她总是忙忙碌碌,如今则无事可忙。“(疫情以后)我心态上的变化还是蛮大,以前基本是处于没有休息,随时有事情、随时待命的状态,现在工作都停滞了。”

    长达半年的无收入困境让许多从业者选择了逃离泰国。张引告诉记者,身边做旅游的华人朋友有90%都已经回国了,现在主要从事房产、保险销售工作,或者自己开店,还有部分在国内做导游。

    “我有很多次也问自己要不要回国,现在我还是选择了留下,可能是还有些许的期待和不愿放弃吧。”她说道。“我想再坚持半年左右,再做选择。”

    为了生存,张引也开始尝试跨界。“我试过拍抖音和带货,发现没有办法去支撑生活的开支,毕竟个人流量完全没有那么大。”她说。这个月开始,她又开始做本地的房地产销售,但“普吉岛房地产市场现在受影响也很大。”

    调查:61%亚太国家和地区边境仍关闭 

    旅游业陷入困境的当然不止是泰国。

    近日,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发布了最新一版的《世界旅游晴雨表》,2020年上半年国际旅游需求大幅下降,旅游业减少了4.4亿国际游客,国际旅游收入损失约4600亿美元,这大约是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国际旅游收入损失的五倍。世界旅游组织称,就游客人数而言,要恢复到2019年水平将需要2到4年。

    报告显示,2020年上半年的国际游客(过夜游客)数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65%,其中6月份的国际到港游客人数暴跌93%。分地区来看,亚太地区2020年上半年入境人数减少了72%,欧洲地区的入境人数降幅达66%,非洲和中东地区均下降57%,美洲地区降幅则为55%。

    相比其他区域,整个亚太地区是国际旅游受疫情冲击最大的地区。

    据越南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今年前八个月,越南的入境游客仅有370万,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66.6%。而去年,越南接待了1800万外国游客,同比增长16.2%。此期间的旅游收入同比下降超过54%,至13.1万亿越南盾(约5.69亿美元)。

    图片来源:摄图网

    日本政府观光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访日外国游客人数推测值为395.95万人,相比去年同期减少了82.1%。

    据菲律宾媒体8月12日报道,菲律宾旅游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从今年1月份到7月份,约有132万人次外国游客前往菲律宾,同比下降了73%。入境旅游收入从2848.2亿比索(约58.4亿美元)下降到了810.5亿比索(约16.6亿美元),同比下降72%。

    针对亚太地区受冲击如此严重的原因,世界三大旅游组织之一的亚太旅游协会(PATA)首席执行官马里奥•哈迪(Mario Hardy)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道:“首先,亚洲地区比其他地区更早受到流感大流行的影响,当时中国出境市场正处于高峰期。其次,亚太各国和地区采取严厉措施限制人口流动,大多数的边界仍然关闭。”

    据《日经亚洲评论》,世界旅游组织的调查显示,截至9月1日,其调查的全球215个旅游目的地中有43%继续对国际游客完全关闭边境。从区域来看,亚太有28个国家和地区继续保持边境关闭状态,占比达61%,受冲击情况最为明显。其次是非洲地区,占比51%,美洲地区的占比为41%,欧洲国家和地区为17%。

    目前,泰国正在积极寻求有条件开放边境。泰国海外联合商会(JFCCT)旅游委员会主席Eric Brand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泰国政府正根据泰国海外联合商会和其他机构的建议,尝试从长达100多天的封禁转为以安全、可管理的形式重新开放边境。”

    9月25日,泰国旅游和体育部部长皮帕表示,泰国10月份将尝试开放600名国外游客入境。9月15日,泰国内阁批准“特殊旅游签证”措施,自10月起限制性允许长期逗留的外国旅客入境,游客入境后需自费隔离14天。

    泰国虽有所放松,但其他部分亚太国家和地区还不敢轻易放松旅游限制措施。

    印度尼西亚旅游胜地巴厘岛的州长Wayan Koster也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巴厘岛在年底之前不会欢迎国际游客返回。据路透社报道,Koster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印尼的情况不利于国际游客访问该国,包括巴厘岛。”越南虽在9月中旬已恢复部分国际航线,但并未对国际游客开放入境旅游。

    专家:“不降落航班”有趣,但难成独立新业态 

    为缓解疫情对旅游业带来的巨大压力,亚太各国和地区除了不遗余力推动国内游,也在各出奇招,希望用新的旅游模式来拉动旅游收入。

    泰国政府推出了“泰人游泰”项目,通过为游客报销部分机票和酒店住宿餐饮的方式,鼓励泰国人游泰国。Eric Brand也提到,“泰国政府推出了各类特价旅游套餐,激励生活在泰国的大约200万外籍人士在泰国境内旅游,让他们亲身感受泰国独特之处。”

    在新加坡,当地政府推出了“重新探索新加坡”(Singapo Rediscovers)计划,旨在支持本地化生活方式和当地旅游业,鼓励新加坡居民探索新加坡的不同方面。

    日本政府也从7月22日开始在全国启动了“Go To Travel”项目来刺激旅游业复苏,该项目包含旅费打折以及发行可在观光设施和特产店等场所使用的优惠券。根据日本国土交通省公布的“Go To Travel”文件,活动以日本国内游为对象,政府补贴一半的住宿费和一日游旅行费用。多日游的补贴上限为每人每晚2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305元)。

    但对于国内游的提振作用,普吉岛府尹纳荣•旺西(Narong Woonciew)表示,这对旅游业复苏有一定帮助,但还远远不够。“他们的出行可以帮助解决我们的一些经济问题,但不能替代外国游客。”

    同时,亚太多地推出了“旅行泡泡”计划,即在全球疫情封锁的大环境下,部分疫情可控且感染人数较低的国家和地区之间互相开放边境,不需要入境后再进行隔离的举措。

    近日,日本宣布扩展“旅行泡泡”名单,在柬埔寨、老挝、马来西亚等五个亚洲国家和地区开展“旅行泡泡”计划。此外,日本和新加坡也从9月18日起为短期商务旅客提供旅行走廊。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张广瑞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称,“旅行泡泡”计划是较为有效的振兴旅游的尝试之一。“亚太地区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是最早提出‘旅行泡泡’理念的,而后,这一做法在北欧一些疫情较轻并得到有效控制的国家和地区也开始实施,东南亚也在实施或探讨这一途径,与此相似做法是在两国或多国及地区之间设立‘旅游走廊’方式,让特定人群在特定的范围开展特定旅行和旅游活动,尤其是为商务、公务旅行提供方便。”

    此外,各大航空纷纷开始推出“伪出国”航班和“无目的地”航班等不降落航班计划。

    新加坡航空计划于10月底提供“空中漫游”(flights to nowhere)航班,该航班将从樟宜机场起飞,飞行约三个小时后再返回樟宜机场。

    而早在8月,日本全日空航空就已推出了一次无目的地的短途观光旅行,有300多名乘客搭乘该航班在东京地区进行了1.5小时观光飞行,并在机上享受航司提供的夏威夷航线套餐和纪念品、观看夏威夷风情视频等。

    澳洲航空和南极洲航空公司也将在11月恢复其南极洲航班。据《华盛顿邮报》报道,该航班不会在南极降落,但允许乘客在飞机上四处走动,从空中俯瞰冰雪大陆的风景。该航班的机票在10分钟内就已售罄,由于一票难求,不少人在澳洲航空的社交媒体账户上留言,要求增加班次。

    不降落航班如此畅销,旅游业是否会迎来新的生机?

    对此,马里奥•哈迪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这是一个有趣的营销策略,但我认为这不是一种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张广瑞则认为,疫情期间各国推出的不降落航班等新计划可以看作是各国刺激旅游业的一个突破口。他表示,这些(计划)都是一些创新,让社会和行业看到一些希望,得到鼓舞,激励政府和行业在维护生命安全的前提下满足社会需求。这些计划多是实验性或临时性,会依据运行过程中的效果而不断调整和完善,所以,这些活动不会是大规模的,也很难成为大众旅游产品。另外这些新探索的社会成本是很高的,不会快速普及。

    “从这个意义上讲,(‘伪出国’航班和‘无目的地航班’等)很难成为未来独立的旅游新业态,但却会为开发和丰富旅游新产品有新的启发。”他说道。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虹蕾 摄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深交所向广电计量发出关注函

    下一篇

    新昌创展控股终止行政总裁职务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