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浙大之光科技有限公司CEO杨建波认为,成都新经济和杭州数字经济具有极强的互补性,杭州擅长营销,在内容电商这一块做得风生水起,而成都则有很多优秀的产品经理,未来应结合这两座城市的优势,更好地组合创新。
每经记者|叶晓丹 每经编辑|杨欢
9月15日,在杭州举行的成都市新经济共建共享生态大会上,吸引了来自浙江省及长三角地区150余家独角兽、准独角兽等新经济企业代表参加。
此前披露的2020年上半年成都市GDP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成都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298.63亿元,同比增长0.6%。在一季度经受了疫情的冲击后,成都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经济的V字反弹,这背后与成都市近年来大力提倡发展新经济密不可分。数据显示,八大特色优势产业增长3.5%,其中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增长11.3%。
而在大力发展新经济方面,成都重仓“新场景”带来的新机遇,北京市委党校社会学教研部副主任吴军表示,场景正在重塑城市社会空间形态,从产业功能区和社区向一个个场景单元转变。基于场景的新经济才能够创造持久的繁荣。
城市场景释放新经济发展新机遇
吴军表示,场景逐渐演变成信息经济时代下城市发展的新驱动要素,它是我们未来大城市发展和竞争中制胜的关键。因为场景能够吸引与集聚高级人力资本,能够加速新经济企业的集聚,能够提升城市的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值得注意的是,成都已在两年前率先拉起“场景营城”的探索之路。今年3月,成都对外宣布,将在今年面向全球持续发布1000个新场景和1000个新产品,期望通过打造新场景构筑城市发展的新机会。
据了解,目前成都已举办5场“双千”发布会,发布了500个新场景和500个新产品,释放投资需求超过3500亿,前4场累计流量1.78亿。成都通过完善“城市机会清单+城市未来场景实验室+创新应用实验室”机制,深入实施“十百千”场景示范工程,为新经济企业释放更多城市发展机会。
吴军认为,成都在“场景营城”发展策略上,主要从城市级、产业级、企业级、社区级,推动场景的营造工作。
第一,通过城市级的场景来释放新经济的战略机遇,围绕西部国际门户枢纽,以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等国家战略,以及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三城三都”、东部新区、成德眉资同城化等省市建设的目标和机遇,持续地开放城市级的场景。
第二,通过产业级场景创造产业裂变的市场机会,规划高品质的科创空间,推动新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构建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新经济产业体系。
第三,企业级场景加速产品创新的成果变现。聚焦新经济产业生态圈,包括创新生态链,为创新型企业提供机会,鼓励企业研发新产品,助推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
第四,通过社区场景的营造,来提升整个城市生活的品质,为新经济保驾护航。
新经济企业“西进”
此次亮相生态大会的主要包括了成都高新区、龙泉驿区和蒲江县,三者从各自不同的场景优势介绍了在新经济方面的布局。
成都高新区主要集中在创业孵化环境、产业生态圈建设、多元化产业社区构建、产业梯度培育与政策支持体系等四个方面,介绍了成都高新区坚定实践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发展路径;龙泉驿区从发展新优势、新机遇、新未来三个方向着手介绍;浦江县结合人文历史、区位优势、营商环境、产业发展、人才聚集、资源禀赋等分析其投资机会。
而从企业的角度而言,“西进”成都的现实意义又在哪里?
香港经纬集团的投资主要集中在沿海城市,成都是唯一的一个内陆城市,香港经纬集团紫荆谷众创空间总经理梁振表示,主要看中成都两方面的优势,一是成都极好的营商环境;二是成都良好的发展潜力,成都在西部地区具有的地理优势、产业优势、人才优势和成本优势,梁振表示,未来还将加大在成都的产业布局。
而浙江浙大之光科技有限公司CEO杨建波则认为,成都新经济和杭州数字经济具有极强的互补性,杭州擅长营销,在内容电商这一块做得风生水起,而成都则有很多优秀的产品经理,未来应结合这两座城市的优势,更好地组合创新。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