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华大基因CEO尹烨:大规模普及核酸检测是中国有效抗疫经验

    每日经济新闻 2020-09-12 14:41

    每经记者|滑昂    每经编辑|汤辉    

    9月6日至12日,由太和智库发起主办、每日经济新闻·每经智库战略合作的第四届“太和文明论坛”在北京举行。在本届论坛9月11日举行的前沿科技分论坛中,多位嘉宾关注到新冠疫情给公共卫生、经济、社会和国际社会秩序带来的巨大冲击。与此同时,怎样通过科技革新,更好地抗击疫情,也是嘉宾们思考的问题。

    华大基因CEO尹烨结合华大基因在疫情期间,在海内外多地迅速搭建多个“火眼”实验室的经历,分享了抗疫经验。尹烨认为,第一时间使用国产测序仪锁定病毒并完成测序、大规模普及核酸检测,是中国能够有效抗疫的成功经验之一。

    尹烨介绍,新冠疫情防控让所有人都知道了什么是核酸检测,这是人类超大规模使用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对一个新发的传染病进行干预的有益实践。

    “SARS(非典)的时候,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我们做不起,MERS(中东呼吸综合征)很快就结束了。而新冠是第七种冠状病毒,是第三种可以严重导致人类高危传染病的病毒。也恰恰是在这个点上,我们可以把PCR试剂、PCR检测都做得很便宜,让大众用得起也用得上,所以我们就带来了一些全新可以看得见的防控思路。”尹烨表示。

    尹烨认为,“治病”与“抗疫”是两种概念,后者需要更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依靠的是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当前仍有许多国家和地区,缺的并不是所谓的核酸检测试剂盒,而是缺乏核酸检测能力。“怎么能够实现应检尽检、愿检尽检?其实非常考量民众的认知,包括政府的组织和动员能力。我想从这点上,我们在全球各个国家的数据上也能可见一斑。”

    尹烨介绍,华大基因于1月27日开始,在武汉仅用10天时间建成了一个日检通量超过2万例的实验室,在最缺核酸检测能力的时候,做到当时整个武汉检测能力的40%,也为武汉后来的“日清月结”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在武汉之后,包括武汉最后900万人的大规模筛查,我们实际上是实现了一个大规模的核酸检测在各个国家、各个省份、各个城市的普及。这样就可以让我们有效地‘保阴隔阳’,能够把重点人群有效保护起来,把阳性人群也能够很好地监测和管理起来。既可以减少临床后期的负担,也大大减少我们的隔离资源。同时通过政府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有效切断传播路径。”尹烨补充道。

    “哈尔滨当时疫情反弹时,7天的时间就建成了1万日检通量的可移动的气膜版火眼实验室。实际上这是我们在国内的第一次尝试,在这之后,我们开始向海外输出。”尹烨表示。

    尹烨介绍,截至6月30日,华大基因的检测试剂已经供应到海外18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3500万人份。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资料图)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茅台回应提价传闻:“假的”

    下一篇

    确诊超640万,近20万人死亡!研究预测:年底前或将有60万美国人死于新冠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