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易跃春:海上风电仍需地方政府补贴平稳过渡

    每日经济新闻 2020-09-07 17:20

    每经记者 张虹蕾    每经编辑 汤辉    

    9月7日,在江苏盐城举办的“2020中国新能源高峰论坛”上,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易跃春表示,十四五期间,可再生能源将成为电量增量主体,单一品种和多品种共同发展。

    我国具备开发建设海上风电的良好条件,勘测设计水平和施工建设能力日趋成熟,装备能力提升显著,产业配套齐全,随着国家能源结构调整和产业逐步推进与成熟,中国海上风电将展现更加良好的发展势头。目前,风机成本取得显著降低,随着技术的发展,未来成本会进一步降低。

    但易跃春表示,取得成绩的同时也会面临着一些考验。海上的资源已经饱和,未来进一步的规划发展,要加强深远海的相关管理办法,规划相关的政策研究和推进。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文件,自2021年1月1日开始,新核准的陆上风电项目全面实现平价上网,国家不再补贴。自2020年起,新增海上风电不再纳入中央财政补贴范围,由地方按照实际情况予以支持,按规定完成核准(备案)并于2021年12月31日前全部机组完成并网的存量海上风力发电项目,按相应价格政策纳入中央财政补贴范围。

    基于这样的背景,易跃春提到,行业发展需要一定的规模。根据目前的情况看,每年需要保证200万千瓦以上的新增装机规模才能够使海上风电行业不出现大的“跳跃式”断层。当国家补贴退出之后,怎样不会出现大的断层,支撑2022年、2023年的过渡十分重要。

    易跃春认为,海上风电行业发展需要国家和地方因时、因地的支持。2021年以后,海上风电要发展,一是要通过产业界自身的努力促进发展;二是在2022年、2023年,还是要靠各个地方政府给予支持,给予补贴或者投资补贴,让行业保持平稳发展,最终实现2025年平价上网,为海上风电进一步大规模发展夯实基础。

    封面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刘国梅 摄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口子窖:刘安省质押609万股

    下一篇

    涉嫌违规!红太阳:证监会立案调查进行中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