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探索转写免费、逐鹿TWS耳机热土 科大讯飞要讲怎样的AI硬件故事?

    每日经济新闻 2020-09-03 16:23

    专注人工智能B端企业级服务市场多年,科大讯飞这两年的一个明显动作是频繁举行消费电子产品发布,想要将AI技术在C端获取更多的营收。

    每经记者 刘春山    每经编辑 张海妮    

    9月1日,科大讯飞轮值总裁胡郁(中间)等接受媒体采访。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刘春山 摄

    TWS(真无线蓝牙)耳机行业再添新玩家,在手机企业、传统音频企业扎堆入局之后,国内AI语言技术龙头科大讯飞(002230,SZ)也在9月1日发布了首款TWS耳机iFLYBUDS,试图用人工智能技术切入这个热门领域。 

    科大讯飞副总裁李传刚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切入TWS行业,不仅在于TWS是个增量型的市场,关键在于将自我的AI基因融入真无线蓝牙中来,在录音、转写、翻译的技术底座基础上,AI硬件的形态可以是多样化的。 

    除了在B端商业化,AI企业需要拓展更多收入来源。从去年开始,科大讯飞突然全面加速布局C端消费类产品,发布了包括录音笔、办公本、阅读器等新品类。《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近日采访了科大讯飞轮值总裁、消费者战略发展委员会主任胡郁以及李传刚,试图理清科大讯飞AI硬件到底有着怎样的商业逻辑。

    耳机:试错之后再试水 

    苹果打造的AirPods引领了TWS站上消费电子新风口。安卓阵营技术突破后,TWS去年下半年开始迎来大爆发。科大讯飞显然不想错过这一风口,并且语音天然是其长期专注的领域。对于首款TWS耳机,科大讯飞此次强调AI技术下的通话实时转写、智能拨号识别、通话译文等功能对TWS耳机行业的改变。 

    据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数据,2019年按季度TWS耳机出货量分别为1750万部、2700万部、3300万部和5100万部,增长态势明显。

     

    另根据GFK预测,2020年TWS耳机的市场规模能够达到110亿美元,2020年TWS出货量将达到2.30亿部,同比增长90%。 

    这并不是科大讯飞第一次尝试智能耳机类产品,其两三年之前就曾与中国移动咪咕公司合作过一款莫比斯耳机。 

    “那款耳机坦白讲不是很成功,当时设计的是一个运动耳机。而且那个时候TWS整个的技术,包括芯片、周边很多东西,其实都不是非常完善。”胡郁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坦言。

    不过,胡郁认为,试错的关键在于能够积累经验。推出一个智能耳机需要9个月到1年的时间,科大讯飞TWS智能耳机在一年前就已经立项。科大讯飞并不是把TWS耳机看成一个语音的入口,更想要它与语音内容记录、传播存储相关。 

    一位TWS行业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称,目前整个TWS市场苹果一家独大,剩下的市场份额则由其他手机系企业如小米、三星、华为等分食,科大讯飞所面临的均是在硬件行业深耕已久的强势玩家,好在这个市场空间巨大。从定价上来说,科大讯飞的TWS价格(1399元)稍偏高,看来前期并不想参与单纯的价格战。

    录音笔:还在探索“转写终身免费” 

    在更新了多代智能录音笔之后,科大讯飞的智能录音笔已经覆盖300元到6000元的价格档位,主打不同使用人群,录音笔的产品策略此次也出现了一些改变。如以往科大讯飞卖硬件又卖AI语音转写服务的模式,现在改成只靠卖硬件赚钱,这次科大讯飞每一款发布的硬件新品都强调“转写终身免费”,包括仅售599元的SR101。 

    胡郁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称,这个模式科大讯飞还在探索,从前期录音笔的市场实践来看,中国的消费者似乎不太愿意为后续的AI语音转文字再支付费用。他同时告诉记者,这样的结果显然要增加科大讯飞的相应成本,特别是在服务器方面,“我们前期进行了一系列的成本测算,要不然不敢讲转写终身免费这样的话”。 

    更让外界关注的是,科大讯飞将录音笔最高卖到了5999元的价格,成为市场上售价最贵的AI录音笔。 

    对于科大讯飞智能录音笔价格高的问题,李传刚解释为,推出业界首款离线转写和OCR技术的录音笔,科大讯飞投入了大量的研发,产品后期的录音转写翻译服务等也在不断地更新迭代。 

    根据现场介绍,科大讯飞这款尊享版SR901有着与智能手机几乎一样的外观,配备大屏、四摄像头、4G全网通以及2加10麦克风陈列,不过其并不支持拨号功能。 

    “我们并不想,也没有企图说通过这个东西来切入手机(领域)。”胡郁解释称,手机已经是一个竞争非常残酷的市场,科大讯飞这款智能录音笔长得可能跟手机有点像。离线转写、翻译、OCR文字提取等功能,需要用到这种大屏的形式,科大讯飞还是希望能在特定的场景和特定的人群中达到更好的用户体验。 

    从整体上来看,科大讯飞做AI智能硬件主要是专注于智能语音的前端技术领域,如将语音转写成文字、多语言的翻译、语音合成等,硬件商业化方面很少涉及太多后端方面。 

    胡郁认为,语音交互成为入口,行业内寄予厚望,现实是语音交互还没有成为主流,它还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大概还需要5~10年时间。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科大讯飞发现语音还有被记录、被翻译的需求。

    智能硬件:挣到钱才是真本事 

    专注人工智能B端企业级服务市场多年,科大讯飞这两年的一个明显动作是频繁举行消费电子产品发布,想要将AI技术在C端获取更多的营收。 

    “人工智能已经不是前两年过热的那个时候了,挣到钱才是真本事,面向消费者做智能做硬件是一种途径。”胡郁如此表示。 

    实际上,拓展更多细分AI品类,以及将单一品类覆盖全部价位成为科大讯飞丰富硬件产品的策略,主要聚焦语音、办公以及学习等使用场景。2016年科大讯飞推出了行业内首款翻译机,开始试水AI硬件。2019年科大讯飞明显加速了AI硬件产品规模化落地,一口气发布了5大消费类硬件产品,产品首次覆盖录音笔、学习机、办公本等,到今年“618”期间科大讯飞已经有了22款硬件。

    胡郁认为,科大讯飞目前的智能硬件规模还是太小了,每一款智能硬件销售规模都是在几十万台,大概每一个产品营收可能在几亿元,“我们现在的问题是说怎么找到一个大的市场,发掘一年300万台规模或者是上千万台规模的空间,这个是我们现在面临的一个挑战”。

    根据今年上半年财报,报告期内,科大讯飞To C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6.35亿元,在整体营收中占比达37.59%,实现毛利7.82亿元,To C业务毛利占比达39.24%。单就智能硬件来说,上半年该项营收为5亿元,在整体营收中占比11.51%。 

    “你会发现即使是苹果、华为这么伟大的公司,刚开始都是从一个细分市场着手。”李传刚在接受采访时称,科大讯飞就是要做细分市场,先把细分市场的需求研究透。从众多企业自身角度来看,最初也是从细分市场着手,然后慢慢成长。 

    从2018年起,科大讯飞正式开启国际化,这一次科大讯飞开始实质性加速国际市场布局,试图在更多区域获得份额,做大细分产品的市场增量。《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去年11月,科大讯飞宣布投资20亿元在青岛成立山东及日韩总部,功能覆盖山东及周边省份并面向日韩的海外公司和业务,具体负责全球中文学习平台及旗下智慧家居公司。 

    “方言的转写当中使用最多的是西南官话、河南话和粤语。在多语种的转写当中使用得比较多的是英语、日语和韩语。”李传刚此次向外界透露,科大讯飞今年从下半年开始与日本代理商们沟通和交流,加码AI产品海外市场的推广、销售,计划第一个正式进军的国际市场就是日本市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ST新亿:上交所向公司发出监管工作函,“2019年度审计报告有效性存疑”

    下一篇

    法国8月服务业PMI降至51.5、综合PMI降至51.6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