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少军表示,全球没有一个国家能够掌握半导体产业的全部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全球供应链产生负面影响。
每经记者 黄鑫磊 每经编辑 文多
“半导体是一个全球化非常彻底的产业,它的产业链安全必然也是全球化的。”8月26日,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副理事长魏少军在2020世界半导体大会上说道。
魏少军表示,全球没有一个国家能够掌握半导体产业的全部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全球供应链产生负面影响。此时,不仅中国会受影响,世界其他国家也不能幸免,这已成为产业界的共识。同时,半导体的全球化产业链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魏少军说,现在最重要的还是全球产业链上各个环节加强合作。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副理事长魏少军。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数据显示,2020年1~6月,全球半导体的销售额增加了4.5%左右,而中国海关统计1~6月份的集成电路进口是1546亿美元,增长12.2%。
魏少军笑称,这两个数据放在一起,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说明上半年全球半导体增长是由中国贡献的。他分析说,由于中国较早控制住了新冠肺炎疫情,经济恢复较快,所以中国半导体的需求量稳步上升,带动了全球半导体的增长。
但是,魏少军也表示,终端需求是否能够持续旺盛仍是问题,特别是在欧美这些主要消费集中地,若他们的经济长期受到疫情的影响,不能恢复,那么需求端就会下降,从而对中国的半导体产生不利影响。他判断,要到今年下半年,才能看出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到底是增长还是放慢了。
据报道,7月30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会议投票通过集成电路专业将作为一级学科,并将从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中独立出来的提案。
对此,曾担任清华大学微电子学研究所所长的魏少军表示,这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他说,受之前历史的影响,我国的教育体制按照学科来划分,因此,高校的资源配备、院系的划分往往都是以学科的分类来作为重要指导。集成电路专业原本是二级学科,在资源分配上受到很大限制,此举实际上打破了行政上的约束,对后续影响非常深远。但同时,魏少军也表示,此举可能要5年甚至10年才能看到成效,短期内很难有太大影响。
除了教育层面的投资,魏少军表示,希望对半导体产业的投资应该是个持续的、长期的、高强度的,不是追求短期利益的,追求短期利益的投资人早晚会被市场所抛弃。
作为一个产业专家,魏少军认为,在科创板或其他板块上市的半导体企业中,大部分企业的估值还是合理的,但个别企业估值过高。其中一些投资主体,比如基金,他们的目光比较短浅,追求短期的利益,这对企业而言是不利的,因为半导体产业需要长期、持续、高强度的投入。同时,魏少军认为,半导体企业的研发投入也需要持续性,尤其是科创板上市的企业,要把创新放在第一位,应该把从股市等资本市场拿到的钱持续不断地投入到研发中,才能使企业未来走到产业链前部。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