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专访哥本哈根皮草中国区总裁崔溢云:如何应对Gucci等大牌弃用危机?

    每日经济新闻 2020-08-19 12:08

    原本就有些低迷的皮草市场,今年又遭遇了新冠疫情突袭,未来会陷入发展瓶颈吗?为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全球市场占比高达60%的天然皮草面料品牌——哥本哈根皮草,与其中国区总裁崔溢云聊了聊皮草行业的困境与转型,听她讲述作为皮草加工和消费大国的中国,这些年发生了哪些变化。

    每经记者 杜蔚    每经编辑 董兴生    

     炎热的8月,夏装打折还未落下帷幕,大多数品牌就已陆续开启了秋季上新,时尚买手们的秋冬备货也提上了日程。

    虽然秋冬服饰种类繁多,但皮草始终占有重要席位。这种使用天然皮草面料作为主材质的服饰,是人类已知的最古老的服饰面料和品类之一,同时也让皮草行业天然自带话题与关注。近年来,同质化竞争,导致皮草行业利润越来越低,加之Gucci、Prada、Burberry等时奢品牌纷纷宣布“零皮草”,加深了外界的担忧:皮草是否会被时尚圈弃用?

    崔溢云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原本就有些低迷的皮草市场,今年又遭遇了新冠疫情突袭,未来会陷入发展瓶颈吗?为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全球市场占比高达60%的天然皮草面料品牌——哥本哈根皮草,与其中国区总裁崔溢云聊了聊皮草行业的困境与转型,听她讲述作为皮草加工和消费大国的中国,这些年发生了哪些变化。

    直面大牌“零皮草”:尊重每个品牌的选择

    “我们不是大众生活中的必需品,而是更高品质追求的时尚单品。”崔溢云向每经记者表示,哥本哈根皮草的商业模式非常简单,“就像一颗钻石在销售前需要经过鉴定机构的分级一样,我们也会对天然皮草面料进行分级,然后制成拍卖目录,分发给全球感兴趣的品牌公司、下游皮草生产加工企业,邀请他们参与采购。”

    有90年历史的哥本哈根皮草,拥有全球最大的皮草面料拍卖行。“我们每年的销售额大概在40亿到100多亿不等,主要依靠收取销售佣金,作为拍卖行的运营以及面料开发的资金支持,所以公司的营收也会跟随市场波动而变化。”崔溢云说。

    皮草拍卖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拥有高级时尚感的皮草一直是时奢行业的宠儿,但细数近几年一些品牌加入了“拒绝皮草大军”:从Michael Kors、Furla、Gucci、Jimmy Choo、Calvin Klein,到Ralph Lauren、Tommy Hilfiger、Armani、Prada、Burberry等,再到电商Net-a-Porter、零售商Selfridges等。

    时奢品牌的“零皮草”,似乎让整个皮草行业蒙上一层阴影。“作为原材料供应商来讲,我觉得任何一个品牌就和每一个消费者一样,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崔溢云认为,每个品牌在新一季都会有主打的材质,如皮革、桑蚕丝等,“尤其是奢侈品牌,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每一任设计总监,都会带给品牌很多新元素、新标签。皮草不会被时尚圈弃用,是由自身传承的独特品质特点以及消费者的认知和喜爱决定的,我认为一些品牌在某一季或某一阶段,认为皮草不符合自身的产品定位,我们应该尊重他们对时尚的选择。对于整个时尚行业来说,有的在传承、有的离开、有的在创新、有的加入才构成了一个完整、健康的生态体系。而皮草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分支而已。”

    “皮草行业一直期待,与时尚利益相关方一起,用全面、理性的视角去帮助这样一个天然立体面料行业做得越来越好。皮草属于养殖业的一个品类,具备可降解、可回收、可重复再利用等很多可持续性的特质,很长的产品使用周期反而不会造成很多时尚垃圾。”崔溢云直言。

    “对于某些品牌离开皮草的原因,皮草行业其实深感遗憾,尤其是一些时尚话语权较强的品牌,因为它们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和帮助时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能力。因此,我们希望时尚产业和品牌通过深入调研、全面衡量再做出审慎决定,从而为消费者提供最有价值的引领。”崔溢云表示。

    国泰君安研究显示,以高端皮包起家的爱马仕,皮草类产品占到其集团营收的50%左右。

    皮草行业的“困局”:同质化严重、全球变暖…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皮草生产加工国家,具备较大的加工工艺优势,拥有世界最多的皮草技师。”崔溢云认为,中国在全球皮草贸易中享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哥本哈根皮草也于1996年进入中国市场。

    数据显示,自2015年起,中国皮草行业的交易额已超过900亿。但在经历了一番快速增长后,行业似乎遇到了瓶颈。《中国皮草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皮草行业市场销售收入达到957.26亿元,是近年来行业收入峰值;随后,国内皮草业出现产能过剩,供大于求的状况,导致销售收入开始下降,2018年中国皮草行业市场销售收入下降为770.32亿元,市场需求亦继续下降。

    图片来源:《中国皮草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从事皮草行业16年的崔溢云,谙熟市场的风云变化,她认为供大于求的症结主要在于皮草产品同质化问题严重。“下游厂家还没有完全跟上消费者变化的节奏,制作出的皮草产品在渠道构建上还不甚完善。产品、价格、渠道、推广这4P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不恰当匹配,造成了消费者没有接触到更多跟自己生活方式匹配的皮草产品。”

    产品设计中心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尤其是今年,新冠疫情让处于时尚链条上的皮草行业也遭遇重创,整个行业正经受着极大的挑战。“线上发展给了皮草行业特别好的契机,让我们的皮草产品能更快速地接触消费者。”崔溢云欣喜地发现,困境之下,90岁的哥本哈根皮草“被迫”首次通过数字化方式销售皮草面料,居然取得了超乎预期的成绩。

    而从消费者的购买方式来看,对线上购买皮草的接受度越来越高。《哥本哈根皮草2019/20年度消费者调研报告》显示,皮草的电商渠道正在快速增长。尽管对在线购买皮草仍存在一些担忧,但消费者的态度变得更加包容,特别是在南方城市和一线城市。对于皮草首次购买者,南方城市的受访者在线购买意愿明显更高。其中,武汉、上海、成都三座南方城市分别有57%、59%和51%的受访者表示,愿意线上购买皮草。

    图片来源:《哥本哈根皮草2019/20年度消费者调研报告》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供大于求、部分时奢品牌的弃用外,皮草行业还面临气候变暖产生的新影响。《皮草调研报告》显示,冬天气候变得更暖和,2019年再次刷新纪录。随着漫长而寒冷的冬天变得越来越少,皮草外衣的功能性需求也随之发生变化。

    “极端气候的出现是近年来冬季气候的主旋律,气候变暖、局部极寒、倒春寒等气候变化都会促进我们产品的转型升级,因为皮草行业已经习惯了’靠天吃饭’。过去几年,从皮草的长度上来说,包括在东北市场,原来可能都是1米~1.1米,但是现在这种超长款在被更多元化的设计逐步代替。”崔溢云并不认为气候变暖会制约皮草的销售,“因为这种天然的立体面料材质,在时尚王国中有着自己独特的位置,所以未来各种面料和皮草更加多元化的结合,必然会将皮草带入时尚度和功能性和谐共生的新天地”。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燃料电池发展提速 氢能产业链亟待协同发展

    下一篇

    全部出售!银轮股份: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出售完毕暨计划终止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