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成都一系列重磅部署,背后有什么考量?

    每日经济新闻 2020-07-17 23:18

    此次全会的主题为“主动融入‘双循环’、齐心唱好‘双城记’,加快建设国家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和动力源”,确立这一主题的考量之一,就是从成渝双核基本特征和比较优势的建构逻辑出发,系统谋划建设高质量增长极和动力源,擘画服务国家战略、引领区域协同共兴的科学路径。

    每经记者 程晓玲    每经编辑 杨欢

    “成渝双城经济圈战略赋予成都引领西部地区乃至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政治责任,成都已成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中的重要支点,要求我们提高政治站位,以城市快速发展助力国家战略实施,引领带动西部地区乃至全国高质量发展。”7月17日,成都市委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杨俊在“解读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精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7月15日,中国共产党成都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举行。全会以“主动融入‘双循环’、齐心唱好‘双城记’,加快建设国家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和动力源”为主题,审议通过了《中共成都市委关于坚定贯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部署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和动力源的决定》(下称《决定》),讨论了《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方案(讨论稿)》(下称《方案》)。

    “这次全会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审议通过了《决定》、讨论了《方案》。”杨俊介绍,《决定》立足“齐心协力做好共同的事、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对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和动力源作出全面系统部署;《方案》准确把握践行新发展理念示范区的重要意义和深刻内涵,提出了“五个新”的战略定位、“六个率先”的实现路径,两者各有侧重、相互衔接,构成了新时代成都改革发展的行动指南。

    “加强成渝合作,强化极核效应”“突出生态型、高质量、人本化、有韧性的公园城市可持续发展特质”“加快形成以新经济为主动能的新优势”……一系列重磅部署背后有何考量?成都下一步将在哪些领域落实具体举措和创新突破?发布会上,成都市发改委、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新经济委等部门负责人作出相关解读。

    成渝4个“共建” 打造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第四极”

    纵观世界极核城市的成长轨迹,几乎都离不开国家战略布局的加持。

    2020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大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并明确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的“两中心两地”战略目标。这标志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历史上,成渝自宋代以后归统一体,一直是引领川渝乃至西部地区发展的“双子星”,双核格局延续至今,经济总量在川渝地区占比从1997年的52.1%提升至2019年的57.8%。

    如今,在构建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等重大决策背景下,成渝地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窗口期。

    杨俊在发布会上介绍,此次全会的主题为“主动融入‘双循环’、齐心唱好‘双城记’,加快建设国家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和动力源”,确立这一主题的考量之一,就是从成渝双核基本特征和比较优势的建构逻辑出发,系统谋划建设高质量增长极和动力源,擘画服务国家战略、引领区域协同共兴的科学路径。

    新形势下,成渝“双核”如何发挥比较优势、共同打造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第四极”?

    杨俊表示,本次全会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两中心两地”的战略目标,提出了与重庆共同打造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第四极”的重点方向,总体可以用4个“共建”来概括:经济中心方面,共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开放型现代化产业体系;科技创新中心方面,共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创新策源地和先进要素洼地;改革开放新高地方面,共建面向世界链接亚欧的战略通道和门户枢纽;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方面,共建高质量公共服务体系。

    “成渝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关键在产业。”成都市发改委主任杨羽列出一组数据——2019年,成渝经济总量分别为1.7万亿和2.36万亿元、相当于全球国家经济总量排名的第46和第38位,两地产业结构相似系数达0.96,产业同质构成了对外竞争的规模优势,计算机产品产量已占全球1/3、汽车整车产量已占全国18%,“具备了参与全球竞争、带动区域发展的实力”。

    杨羽表示,面向未来的成渝产业合作,要改变区域市场定位,放眼亚欧大市场,加强产业圈协作和产业链合作,以产能规模、庞大市场和创新能力为支撑形成比较竞争优势。

    公园城市先行先试 提供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方案”“成都样板”

    作为公园城市提地和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城市首倡地,成都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新路径已有多年探索。于成都而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支持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可以说进一步明晰了推动城市全面转型的路径方向。

    杨俊在发布会上透露,成都将加快推动城市发展方式、经济组织方式、市民生活方式、社会治理方式全方位转变,为世界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方案”“成都样板”。

    记者注意到,此次全会讨论的《方案》明确了“5个新”的战略定位——打造高质量发展新极核、区域合作发展新典范、美丽中国建设新示范、参与国际竞争新基地、高品质宜居生活新标杆,并提出突出生态型、高质量、人本化、有韧性公园城市可持续发展特质。

    “需要强调的是,在推进‘生态型’公园城市建设的同时,市委系统提出的‘高质量、人本化、有韧性’等公园城市其他建设内容,我们也会在工作中同步抓好落地落实。”杨羽说。

    在具体举措方面,此次全会提出,要在生态价值转化、要素市场化改革、现代治理能力提升、创新空间治理4个方面先行先试。

    值得关注的是,作为公园城市区别于传统城市发展理念的标识,成都将如何在生态价值转化上做到先行先试?

    杨羽向记者表示,成都将聚焦城市级、产业级、产品级生态资源运营,围绕“三个创新”探索生态价值转化、推动自然资本增殖,具体包括创新构建城市级绿色发展动力机制、创新生态资源产业级转化路径、创新产品级生态投入平衡机制等。

    以新经济为主动能 发力城市竞争“新蓝海”

    聚焦“改革创新”第一动力,此次全会还明确了成都构筑城市比较优势和培育区域发展动力源的着力重点。培育城市发展新优势,重点之一就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形成新经济为主动能的新优势”。

    据成都市新经济委党组书记卢铁城介绍,自2017年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召开以来,成都顺应新技术革命带来的产业结构变革,大力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鲜明提出聚焦“六大形态”、构建“七大应用场景”,着力打造最适宜新经济发展的城市,目前新经济总量指数、活力指数、竞争力以及新职业人群数量等均排名全国前列、领跑新一线城市。

    “这次全会,市委提出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形成以新经济为主动能的新优势,对新经济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展现了城市发展雄心。”卢铁城表示,这背后有三个维度的考量。

    从国家发展维度来看,蕴含着坚定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动力引擎的政治担当,推动城市从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向动力源的“辐射效应”转变;从城市发展维度来看,蕴含着坚定推动城市动力转换、形成城市未来竞争新优势的规律遵循;从产业发展维度来看,蕴含着坚定推动新经济创新发展、加快产业跃升发展的城市追求。

    “新经济正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力量、城市竞争的‘新蓝海’。”卢铁城介绍,通过发展新经济,有利于摆脱产业从国外到国内、从沿海到内地进行梯度转移的“宿命”,在新一轮全球产业分工中实现由跟跑承接到创新领跑的角色转变。下一步,成都将从加速新基建、营造新场景、培育新主体、发展新产业等方面发力,构筑新优势、增强内生动力。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天和防务: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贺增林解除质押约1830万股

    下一篇

    吉林森工:控股股东森工集团所持约19352万股解除冻结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