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上海学区房也疯狂:“迷你”房单价30万 房龄90年

    每日经济新闻 2020-07-14 22:16

    每经记者 包晶晶    每经编辑 魏文艺    

    在上海徐汇区,一套房龄达90年、没有独立厨卫、面积仅11平方米的“迷你”老旧房子,在名校学区的加持下,如今价格竟然卖到了近24万元/平方米。

    “姐,你来晚了,这套房已经卖掉了。”当《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打听一套太原路199弄、对口建襄小学的学区房时,中介崔建军遗憾地表示,“类似的房子也有,但是单价要30万了,差不多价格的您得等等看,最近没有。”

    崔建军告诉记者,由于划片体量小、学区稳固,太原路片区每次有二手房挂牌都会迅速成交。

    随着2020年“幼升小”“小升初”录取工作结束,上海的民办小学、初中生源“掐尖”时代已告结束,民办学校将不再具备挑选生源的权利,大批“牛娃”开始向公办学校回流。随之而来的,是“学区房”的又一轮狂欢,学区房价格也再度成为市场上与居住价值最不相符的产品。

    有着百年历史的上海太原路 每经记者包晶晶 摄 刘国梅制图

    百年历史的老旧“蜗居”

    为寻找更多房源信息,《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近日来到太原路199弄,欲一睹最“迷你”豪宅的真容。

    太原路原名拉斯脱路,全长0.99公里,北起汾阳路,南至肇嘉浜路,1918年开工建设,有着百年历史,沿路布满了老上海著名的高级住宅。一路走来记者看到,太原路与汾阳路160号“太原别墅”,原是马歇尔公馆;太原路200号为汤恩伯故居,50弄1-2号、56弄1-4号、64弄1-4号的并立式花园住宅均是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值得一提的是,为保留历史风貌,2010年后,太原路已经成为上海市“永不拓宽”的64条道路中的一条。而这套“迷你”豪宅所在的太原路199弄,本身也是上海市优秀建筑。如今这一带居住的“72家房客”中,既有出生于此的老上海人,也有慕名而来体验老上海生活的外国人,还有因租金低廉租住于此的外来务工人员。

    虽然这套“迷你”豪宅建造于1930年,没有独立厨卫,面积也仅11平方米,但这样的“使用权房”在著名小学学区的加持下,如今已经是实打实的“抢手货”。几年前,这一带的房价还在20万~25万元/平方米徘徊,今年已经飙升到25万~30万元/平方米。

    虽然这套“迷你”学区房已经成交,但崔建军告诉记者,他手里还有类似的房源,不过单价要30万元。

    记者在太原路附近一家房屋中介店的房源信息板上看到,一套位于太原路的房源,面积仅10平方米,总价达305万元,折合单价30.5万元。

    在走访中记者发现,太原路、复兴西路一带,随处可见这类极具历史感的“新里洋房”,浪漫风景的背后,是逼仄条件下的“蜗居”。在这片新里洋房,厨房、卫生间仍然需要几家人合用,不少一楼居民淘米摘菜都在厨房门外进行,而近几年部分房屋经过自行改造,才实现了卫生间的半独立。

    太原路附近中介展示的房源信息 每经记者包晶晶 摄

    “迷你”学区房单价30万

    这样的老房子也不是突然成为“香饽饽”的。尽管上海已经努力多年办好“家门口的好学校”,但声名在外的“徐汇区四大公办”在家长们心目中仍如雷贯耳。为了能进入建襄小学、高安路一小、向阳小学和汇师小学中的任何一所,家长们使出浑身解数争抢为数不多的老牌学区房。

    一位小学在读的家长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上海摇号新政公布后一个月内,自己就迅速买好了初中学区房,这几年学位排序特别严格,越早入手越安心。

    但找到中意的学区房有多难?学校要好、交通要便利、总价要承受得住……在房价本来就居高不下的上海,学区房的价格更是令人望而却步,特别是在集中了优质公办教育资源的徐汇区、黄浦区,总上千万元的二手房比比皆是。于是,聪明的爸妈们摸索出了“小面积学区房挂户口+出租”的“最具性价比”操作。

    为了让孩子进入优质公办小学就读,要根据不同小学规定的年限前完成买房和户口迁移,更热门的小学甚至只有“报出生”——即出生时户口落在这套房屋内,才能确保孩子进入对口小学。但这种操作也让部分学区房价格飙涨。记者了解到,对口建襄小学的“迷你”学区房,单价已经飙至25万~30万元/平方米,远远超过上海市中心各大豪宅项目的价格。

    如上述中介挂出的10平方米“迷你”学区房,总价达到约305万元,不过却绝对无法满足一家三口(包括一个学龄儿童)的居住需求。于是,“装修一下出租”是购买此类学区房的标准操作。

    “姐,你改造一下,装个卫生间,租出去2800到3000块没问题,再大一点能租到3500块。”崔建军指了指自己头顶的二楼对记者说,“她们就是自己不住,改装了出租的,不愁没人租。”

    买一套小房子挂户口,是家长们缓解孩子就读名校焦虑的无奈之举,而此举也让对口学校的入学排序规则逐年收紧。有家长戏称,这就是“互相伤害”。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3版权合作电话:021-60900099。

    上一篇

    “乘风破浪”的华大基因:中国基因行业的奠基者,实力铸就不凡之路

    下一篇

    内衣巨头海外市场折戟 打舒适牌能否赢得中国市场?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