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二,科创板新股天智航曾凭借上市首日以614.29%的涨幅,打破了科创板新股首日的涨幅纪录。就在投资者为之惊叹之余,今日,另一只科创板新股国盾量子就凭借一天10倍的涨幅再次刷新了纪录,这距离天智航上市只过了两天。
图片来源:摄图网
每经记者 王海慜 每经编辑 谢欣
在A股,历来新股的市场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可视作市场的“温度计”。
本周二,科创板新股天智航曾凭借上市首日以614.29%的涨幅,打破了科创板新股首日的涨幅纪录。就在投资者为之惊叹之余,今日,另一只科创板新股国盾量子就凭借一天10倍的涨幅再次刷新了纪录,这距离天智航上市只过了两天。
上一轮牛市期间,暴风科技上市后曾走出令人咋舌的连续29个涨停板,相比之下,国盾量子今日一天10倍的表现更让中签的机构体验了一回什么是大赚快钱。以今日收盘价计算,参与跟投的国元证券旗下国元创投一天浮盈就高达3.34亿元。
本周二,科创板新股天智航曾凭借上市首日涨幅614.29%,打破了科创板新股首日的涨幅纪录。
然而这一纪录仅保持了两天就被今日上市的新股国盾量子"轻松"打破。今日国盾量子开盘即大涨673.9%,之后股价逐渐震荡走高,到午盘曾一度最高上涨超1000%。
虽然临近收盘时,股价有所回调,不过国盾量子仍然报收高达923.91%的涨幅,这也意味着中签的投资者今日就赚了10倍的盈利。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今日收盘,国盾量子首日换手率高达81.56%,说明已经有超80%的中签新股已经出货,而这些新股又多数掌握在中签的机构手中。
据国盾量子此前的公告显示,公司此次公开发行20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25%。根据发行情况来看,总共有289 家网下投资者管理的 4404个配售对象为有效申购,其中不乏来自一些知名机构的产品。如此次睿远基金旗下有32个产品合计中签7.11万股国盾量子新股,以收盘价计算,今日一天的浮盈为2376.9万元。“民间股神”林园执掌的深圳林园投资旗下有多达58只产品中签。
而在各机构中今日最大的赢家还要算跟投券商,以收盘价计算,参与跟投的国元证券旗下国元创投今日一天的浮盈就高达3.34亿元。
在A股市场,历来新股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可视作市场的“温度计”。
让一些投资者至今仍有印象的是,在上一轮牛市,暴风科技上市后曾走出令人咋舌的连续29个涨停板。
据Wind资讯统计,2014年~2017年,有48只新股上市后连续“一字板”的数量大于等于20个,其中有24只新股在2015年牛市期间上市,有19只在2016年上市,仅有4只在2017年上市,当年虽然白马股表现突出,但创业板整体走势不佳。随后在2018年、2019年上市的新股中没有一只上市后“连板”的数量超20个。
2014年以来新股上市后“连板”数量排名
截至目前,近年新股上市后“连板”的最高纪录仍然由2016年11月7日上市的海天精工和2015年4月23日上市的乐凯新材保持,这两家公司在上市后都曾连续拉出30个涨停板,29“连板”的暴风科技只能排在第三位。
而今年来随着市场持续回暖,又开始有新股尝试挑战几年前的“连板”纪录。据Choice数据统计,今年来,有2只新股上市后的连续涨停板数量超20个,分别是曾26“连板”的万泰生物(4月29日上市)、23“连板”的斯达半导(2月4日上市)。目前尚未开板的新股康华生物、北鼎股份已经分别连续拉出了16个、13个“一字板”。
由于科创板新股上市前5日没有涨跌幅限制,所以也就不会出现连板的情况。不过本周以来,天智航、国盾量子先后打破科创板新股首日涨幅纪录,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市场的升温程度。
上海金舆资产基金经理赵彤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在市场火热的时候,科创板新股上市首日出现暴涨其实有一定合理性,“从博弈的角度来看,科创板新股上市首日必须要把未来一段时间的涨幅都透支掉,因为博弈的各方只有出了高价买,才有机会拿到筹码,参与未来长期投资,或者参与短线投机,出价低的投资者直接被淘汰出局了。”
他认为,科创板创设的目的是为了给科技创新型企业提供资金助力,二级市场一定程度的炒作有助于公司顺利融资,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而在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看来,国盾量子今日创纪录的暴涨可能已经透支了未来几年业绩的成长性,股价呈现出了泡沫化,说不定现在的持股者就已接到了“最后一棒”,“当然只要国盾量子能够做到信息披露的公开规范,那么投资者的任何投资行为都是买者自负,我想这也是股市的游戏规则,既然敢赌的话,就要有承担风险的勇气。对我们股民来讲,我觉得还是要有足够的风险意识,理性地去投资,不能头脑一热就盲目追高。”
董登新认为,尽管今日市场对国盾量子的炒作带有一定的投机色彩,但是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投资者对于高科技、硬科技的一种支持或者包容,这是时下的一种市场风向,“我们的投资者追逐以高科技、硬科技为代表的新经济企业,至少是勇气可嘉的,这也反映了我们的市场确实应该顺应这种产业升级的需要。”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