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热评|以金融体系韧性攻克国际金融风险

    每日经济新闻 2020-06-28 21:43

    我国的金融体系已经具备相当的韧性,能够及时抵御并化解相当的金融风险冲击。但我们也应清晰地认识到与金融风险的博弈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切不可操之过急。

    每经特约评论员 陈治衡

    金融风险是经济社会、市场运行、商业外贸等都无法避免的问题和挑战。当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而爆发则会对经济社会造成规模庞大的损失。更存在有小概率事件突发而带来巨大经济损害的“黑天鹅”事件,令经济活动的参与者、监管机构防不胜防。也正因此,防范金融则显得尤为重要。

    在第十二届陆家嘴论坛开幕式上,金融风险防范被反复提及,也足以说明受重视程度。

    现代金融风险的特征:无休性和复合性

    金融全球化发展已经取得了相当的规模,无论从交易范围、对象、活动、规则、技术等方面都呈快速发展状态。同时,为顺应金融全球化趋势,各国也逐步放宽外汇制度和金融准入门槛,旨在使得国内国际两个金融循环更加顺畅。然而,金融风险传播、积累和爆发也如影随形,形成了诸多特征。

    第一,“无休性”是现代金融体系的特点之一,亦是金融风险的传播特点。当前,全球金融市场已经形成了全天候运转的市场,可以实施连续不中断的各项金融交易。也正如此,处在全球不同区域的股票、债券、外汇、大宗商品等市场的关联程度加深。然而,以金融资产为载体的金融风险则通过交易等方式在这个庞大的国际金融市场中“流窜”,“无休性”特点也显露无疑。

    第二,“复合性”是当下金融风险的重要特征,更是维持金融稳定的最大挑战。在现代金融体系中,金融风险的跨市场、
    跨行业、跨领域的关联性日益明显,其“复合性”特征凸显。在综合化经营趋势下,国际金融行业内的银行-信托合作、银行-保险合作等合作模式不断增多,运营机制层出不穷,一些跨市场、跨行业的金融创新业务呈现出结构复杂、链条较长、信息不透明的特点,易导致交叉性风险传递。同时,交易结构复杂、多层嵌套,风险隐蔽性强,这又给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化解金融风险的基石:富有韧性的金融体系

    第一,我国的金融体系已经具备了完善的制度监管。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后,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由“一行三会”变为“一行两会”,此次监管框架的调整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监管职责不清晰、交叉监管和监管空白等问题。同时,又加强了统一的监管标准、减少了沟通成本。更宏观来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作为统筹协调金融稳定和改革发展的金融监管机构也被纳入监管的框架中,强化了宏观审慎管理和系统性风险防范的能力,以确保我国金融的平稳发展。

    第二,金融风险管理工具迎来发展机遇期。通常来讲,金融体系的韧性越强其拥有的风险管理的能力越强,而金融风险管理则是重要的抓手,例如我国推出的沪深300 指数期权就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选择,丰富了投资者手中风险管理的工具箱,从而应对突发事件较于以往更加从容。当然,对于目前受到冲击较大的外贸企业来讲,充分运用金融保险工具、信贷工具、出口信用保险等多种风险管理工具,加强巩固对国际产业链企业的风险疏导,利于缓解和修复全球产
    业链。

    第三,金融体系机制愈加完善。目前,我国的金融市场是一个较为典型的银行主导型体系。银行作为市场中主要的资源配置者,其良性的运转更能增加我国金融体系的韧性。灵活使用以LPR利率为主的利率市场化传导机制,更能为经济引入资金,激发活力。面对当下经济发展压力,需有效引导市场利率持续下降,以缓解融资难的问题。同时,在金融体系中,继续坚持法治原则,完善信息披露、发行、退市等基本制度建设,加大对财务造假等行为的打击力度,继续完善金融体系机制,更突显我国金融体系的韧性。

    对抗金融风险:经济发展中的长期任务

    总的来说,我国的金融体系已经具备相当的韧性,能够及时抵御并化解相当的金融风险冲击。但我们也应清晰地认识到与金融风险的博弈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切不可操之过急,需要继续金融体系改革和经济改革全面的发展和完善。

    从金融体系改革方面来看,需继续深化开放政策,同时把握开放的节奏,稳步提高开放质量;加强监管部门间的协
    作,推行实施更具有操作性的政策措施,形成更加利于金融经营的氛围;支持我国金融信息服务机构的发展,提高市场
    化程度,加强法制监管和自律管理机制,增强我国金融竞争力。

    从经济改革方面来看,在当下充满不确定的外部环境中,若要实现我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根本上还是要依靠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而要发展壮大我国的实体经济,则要坚定不移地推进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积极调整升级我国的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科技

    产业,鼓励科技创新。同时,继续深化体制和机制改革,创造一个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公平、公正的社会和市场环境,以实现生产效率的进一步提升。(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美媒曝俄悬赏塔利班暗杀美军,特朗普:没谁比我对俄更强硬

    下一篇

    中央气象台已连发27天暴雨预警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