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北京大数据研究院智慧城市实验室主任王鹏:传统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是城市新基建的关键

    每日经济新闻 2020-06-10 20:14

    每经记者 谢陶    每经编辑 文多    

    “新基建针对的不是某一特定的行业,没有一个行业可以置身事外。就我所研究的领域而言,新基建将为智慧城市赋能,这是一个给整座城市进行数字化改造的过程。”6月10日下午,北京大数据研究院智慧城市实验室主任王鹏,在每日经济新闻发起的“聚焦新基建•城市竞争新赛道”在线沙龙活动上表示。

    当前,国内城市相继提出新基建的投融资计划和发展路径图,抢占“新基建”高地,促进城市实现有机更新,实现高质量发展。在王鹏看来,对传统基础设施进行智能化改造,创造更多符合智慧城市现代化治理需求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才是城市新基建的关键所在。

    那么,打造智慧城市和建设新型基础设施,二者是怎样的关系?王鹏给出了这样比喻,打造智慧城市当然要打造一颗智慧的大脑,可以降低城市运行的边际成本,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有效解决有限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与高速增长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新型基础设施就是城市的感官和神经,收集、整合、分析整座城市的数据,更加高效地连接供需双方,减少城市运行的“能耗”,让城市像生命体一样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修复。

    王鹏也指出,新型城市基础设施也是融合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的主要组成部分,除综合管廊外,整个能源和基础设施体系都面临着深刻的变革,能源互联网、新型智能管网都是巨大的产业体系和改造工程,而目前还处在概念阶段。

    未来,随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民营企业的角色势必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和新基建的投资运营方式有关。

    传统基础设施建设通常由政府主导、投资和运营。新基建很多都是以市场化、产业化的模式投资运营的。王鹏表示:“以智慧城市的打造为例,城市基础设施在经过数字化改造之后,已经具备市场化运营、自我管理和自我修复的能力。此时,政府更多扮演着监督者和规则制定者的角色,制定法律法规,规范数据的应用等。而企业则承担起了很大一部分的运营管理责任。”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恒大健康拟以3.8亿美元收购NEVS剩余股权

    下一篇

    股价“提前暴涨”120%被疑内幕交易,上交所发监管函,王府井回应:知情人没泄密!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