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锦江区大力推动治理重心下移,资源、力量向基层倾斜,街道成为基层治理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关键。
每经编辑 刘艳美
锦江区街头 图片来源:成都锦江区提供
自今年初成都市街道行政区划调整后,如何做好“后半篇”文章?基层街道党工委如何适应基层治理的新要求、新任务、新形势。前不久,成都锦江区率先出台《街道党工委运行细则》(下称《细则》),指导街道党工委规范工作运行,提升主干城市中心城区街道党工委执政能力和水平。
“街道是城市发展治理神经末梢,《细则》的出台,就是进一步夯实党在城市执政基础的有力举措。”锦江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细则》的鲜明特征就是突出街道党工委的政治功能,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贯穿街道工作运行全过程。
近年来,锦江区大力推动治理重心下移,资源、力量向基层倾斜,街道成为基层治理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关键。如今,各条线的力量都整合到街道党工委,各“垂管”岗位人选的任免考核街道有发言权,力量的统筹调度街道还有指挥权。牛市口街道党工委书记杨刚将这种变化形容为“从过去的沟通商议到现在的以制度管人、按规章办事”。
杨刚书记口中的“制度”指的正是区委赋予街道党工委的五项权力。《细则》明确街道对辖区内事关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重大项目、空间规划和建设验收建议权,对辖区内涉及多部门协同解决事项具有统筹协调和综合管理权,对派驻街道执法力量具有统一指挥调度权,对派驻街道机构干部具有日常管理权,强调派驻街道机构负责人的调动、任免和考核,派驻单位须征求街道党工委意见。
此外,在确保街道党工委发挥“龙头”作用方面,探索以街道为“动力轴心”的区域化大党建工作机制,明确街道党工委可以设置3至5名兼职委员,赋予街道党工委组织动员辖区单位和各类组织参与社区发展治理职责,推进街道社区党建、单位党建、行业党建互联互动,实现统筹管理有章可循。
每日经济新闻 张强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