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张卓青 每经编辑 卢九安
近日,央行会同银保监会、财政部等多个部门连发三份支持强化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政策文件。其中包括创设的两个直达实体企业的货币政策工具,一个是对中小微企业贷款实行延期还本付息政策,一个是加大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政策。
对此,央行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政策进行进一步解读。央行副行长潘功胜表示,在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中创新的货币政策工具实际上就是央行用4000亿元的资金,向地方商业银行发放小微信用贷款的40%提供了零成本的资金。
他表示,新的货币政策工具无论从性质还是规模上都算不上是量化宽松政策。
▲央行等创设的两项货币政策工具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图为浙江省诸暨市一家企业的工人在锻压车间进行操作
4000亿将直达实体经济
6月1日,央行会同多部门出台了《关于加大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力度的通知》,央行将使用4000亿元再贷款资金,通过特定目的工具(SPV)购买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银行在今年3月1日至12月31日新发放的,且期限不少于6个月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人民银行按地方法人银行实际发放信用贷款本金的40%提供优惠资金,期限为一年。
潘功胜表示此次设计的新货币政策工具的实质就是:“央行提供了4000亿的资金,向地方商业银行发放小微信用贷款的40%提供了零成本的资金。”
那么央行的4000亿元资金如何通过新的货币政策工具直达实体经济呢?潘功胜解释说:人民银行向SPV提供4000亿元再贷款资金,SPV在得到4000亿元的再贷款资金以后和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签订信用贷款支持计划的合同,购买地方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40%,资金期限是一年。
SPV不向银行收利息,他强调“这也是让利”,在合同到期以后地方的商业银行再向SPV购回40%的贷款。4000亿元再贷款一年到期之后不会再延期。
央行新设计的新货币政策工具被有些人视为一种量化宽松(QE)政策,潘功胜对此表示,央行只能提供4000亿元资金,而40%所对应的贷款总量是1万亿元。所以这些政策无论从性质上和规模上都谈不上量化宽松。同时他还强调,中国与一些发达经济体相比,仍然有货币政策工具的空间,且处于常态化的货币信贷政策的范畴里面。
另外,《信用贷款支持通知》中还规定了“央行购买上述贷款以后委托放贷银行管理,购买部分的贷款利息由放贷银行收取,坏账损失也由放贷银行承担”,那么坏账损失全部由放贷银行来承担会不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银行放贷的积极性呢?
对此,央行货币政策司副司长郭凯表示,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购买了贷款之后还交给银行来管理是因为要符合市场化的原则。让商业银行享受所有贷款的回报,同时也承担信用风险,商业银行会更好地做贷前审查和做贷后管理,可以享受所有贷款的回报也要承担信用风险,这样有利于减少道德风险。
新工具并非面向所有银行
6月1日出台的《延期还本付息通知》是在3月人民银行与银保监会出台的中小微企业贷款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政策的基础上,再将中小微企业贷款还本付息进行延期,对于2020年年底前到期的普惠小微贷款本金、2020年年底前存续的普惠小微贷款应付利息,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根据企业申请,给予一定期限的延期还本付息安排,最长可延至明年3月31日,并免收罚息。
《延期还本付息通知》强调对于普惠小微贷款,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应延尽延。同时为充分调动地方法人银行积极性,人民银行表示将创设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来提供400亿元再贷款资金,通过特定目的工具(SPV)与地方法人银行签订利率互换协议的方式,向地方法人银行提供激励,激励资金约为地方法人银行延期贷款本金的1%。
预计可以支持地方法人银行延期贷款本金约3.7万亿元,切实缓解小微企业还本付息压力,而央行预计延期政策所覆盖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本金可达到7万亿元。
这项政策中提到了多组数据,如3.7万亿、7万亿和400亿元,那么究竟这项政策的出台覆盖到多少贷款?有多少贷款可以延期?这些数据规模是如何测算出来的?它们之间又有怎样的联系?
对此,央行货币政策司副司长郭凯进行了解释,他表示符合“应延尽延”要求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约为7万亿元,就是说7万亿元的贷款只要能够保证担保和抵押安排有效,只要企业能够承诺保持就业的基本稳定,这7万亿元的贷款银行是要做到“应延尽延”的。
央行此次创设的新的货币政策工具并不是面向所有银行,只面向地方法人银行也就是中小银行。据测算,这部分中小银行的普惠小微贷款的规模大约是3.7万亿元。
郭凯进一步解释:“我们的货币政策工具支持的是这3.7万亿元,我们对中小银行原则上按照延期本金的1%提供激励,测算下来可能需要提供的激励上限是400亿元。所以最终是通过400亿元的激励来支撑3.7万亿元左右的贷款延期。”
央行办公厅主任兼新闻发言人周学东总结道:7万亿元是指政策的统计惠及面,央行通过对地方法人银行提供激励或者提供补贴涉及3.7万亿元,而剩下的3.3万亿元由大型商业银行来继续延。
图片来源:新华社图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