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外贸企业复工复产已经达到80%左右,但外贸企业面临的巨大压力史无前例。4月份我国外贸增长数据好于市场预期,但受全球疫情冲击,世界经济严重衰退,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受阻,国际贸易投资萎缩,预计下半年面临的全球市场波动、不确定性依然非常大,稳外贸面临的挑战十分艰巨。
每经特约评论员 张建平
进入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多重影响下,我国外贸增长经受了较大的市场波动、冲击和考验。
疫情暴发前两个月,由于封城、停工和交通物流运输停摆,我国外贸企业许多订单无法及时完成;在疫情得到控制、我国逐步推进外贸企业复工复产时,世界其他国家疫情开始蔓延,最终不得不封锁城市、停工停产,导致我国外贸企业复工后无法得到充足外贸订单。
目前,虽然我国外贸企业复工复产已经达到80%左右,但外贸企业面临的巨大压力史无前例。4月份我国外贸增长数据好于市场预期,但受全球疫情冲击,世界经济严重衰退,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受阻,国际贸易投资萎缩,大宗商品市场动荡,预计下半年面临的全球市场波动、不确定性依然非常大,稳外贸面临的挑战十分艰巨。
面对当前全球市场的不确定性,特别是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我国通过实施稳外贸和稳外资政策,持续改善营商环境、加快自贸试验区经验复制推广、提升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程度、鼓励企业应用自由贸易协定、拓展“一带一路”市场等一系列举措,前4个月外贸下滑初步得到控制。自贸试验区建设对外贸稳定增长贡献明显。
纵观全球,当前我国作为世界最大货物贸易国,以及服务贸易大国之一,外贸发展的整体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外贸市场多元化成效日益显著。这一点比较突出地体现在,“一带一路”市场潜力的挖掘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贸的高增长,这是当前我国外贸增长最大的亮点。这得益于近年来我国通过加大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和建设境外产业园以及不断推进互联互通,较大地释放了外贸潜力,弥补和平衡了我国在美国市场中的损失。其中,最为典型的是东盟,疫情形势下,前4个月东盟超越欧盟,成为我国最大贸易伙伴。这得益于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的不断推进,更得益于中国与东盟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系统性合作,特别是国际产能合作、中国对东盟投资和产业园区建设对外贸发展的有力带动。
二是民营企业在对外贸易中的重要性和地位持续上升。经过多年鼓励自主创新、鼓励自主知识产权和鼓励自主品牌,努力建设贸易强国,我国民营企业已经涌现出一批知名跨国公司,以华为、美的、格力、小米、海尔、三一等品牌效应越来越好的民营企业为代表,对拓展我国出口市场成效显著,这些企业与众多中小民营外贸企业,在出口方面已经超越外资企业,扮演着出口主力军的角色,在全球市场的口碑、美誉度和市场竞争力都在显著提升。
三是我国高科技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外贸中的占比不断增大,并带动相关服务贸易高速成长。在我国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国家通过系统性的政策,大力支持国有和民营企业加速发展以5G、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新一代电子信息和通信产业,以高铁、核电、特高压为代表的高附加值大型基建和成套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医药产业。
同时,通过缩短投资负面清单,鼓励中外各种所有制企业加大投入。相关产业的竞争力在不断提升,竞争优势也越来越明显,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传统产业的对外贸易,相关的服务贸易规模和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在新冠肺炎疫情和逆全球化现象双重压力叠加态势日趋明显的大背景下,世界经济增长势头明显减弱,全球市场需求趋于疲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4月预测,2020年全球经济预计将萎缩3%。亚洲最大贸易伙伴的经济将出现深度收缩:美国经济预计将收缩5.9%,欧元区整体预计将收缩7.5%。中国将是少数几个有望在2020年实现经济增长的经济体之一,但IMF对中国1.2%的增长预测较前几年的经济表现也大幅放缓。
依据世界贸易组织4月8日发布的报告《全球贸易数据与展望》,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全球贸易预计缩水13%至32%,萎缩幅度可能超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的水平。由于全球多国为防控疫情颁布运输与旅行禁令,以交通运输和旅游、医疗、教育为代表的全球服务贸易直接受到最严重冲击,给从事服务业的众多低收入工作者及其家庭生计带来严峻考验。国际劳工组织近期研究报告《新冠肺炎疫情和工作世界》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重的全球危机”,预计疫情将在2020年第二季度危及1.95亿个全职就业岗位。
从行业看,全球电子和汽车制造产业的贸易萎缩将较为严重。中国是全球制造业的中心和全球最大的货物贸易国家,机电产品出口占比近六成,全球市场需求萎缩必然导致中国出口受到负面影响,机电产品出口将首当其冲受到冲击。而全球消费需求萎缩,也使我国以纺织服装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受到抑制,进一步对就业产生较大影响。
由于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很大,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时间尚无定论,主要发达国家尚未有效控制疫情,金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疫情发展前景不明,目前我国外贸出口下滑态势依然明显,外贸企业就业压力明显加大,特别是加工贸易外贸企业和中小微外贸企业困难凸显。
与此同时,美国继续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和对中国实施打压政策,在全球挥舞关税大棒,正在给疫情考验下的全球市场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特别是美国单边主义和威胁与中国脱钩,将使全球供应链合作与国际贸易受到巨大威胁。在此情况下,今年我国外贸能否实现正增长极其不确定,但预计能保持货物贸易顺差状态。
从“六稳”到“六保”,体现了我国对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务实判断和底线思维。通过稳外贸和保供应链的综合举措,促进进出口促稳提质和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可以为我国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以及稳预期、稳外资、稳增长作出应有贡献。
面对严峻的外部环境变化和挑战,我国要继续坚定推进全球化和区域经济合作,推动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加快推进中日韩等自贸谈判,以更加紧密的区域合作应对全球危机。要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促转型,在这个过程中巩固和稳定产业链与供应链,稳固我国在全球供应链体系中的核心位置。通过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稳住外贸和外资基本盘。
稳外贸需要系统性的政策支持。要以自贸试验区网络、综合保税区、电商试点城市、服务贸易开放试点、开发区等关键平台为抓手,加大对外贸企业的金融支持和出口信用保险服务,在各个环节落实贸易便利化,落实减税降费和社保政策,切实支持外贸企业通过提升竞争力获取订单,实现稳岗保就业。外贸企业要用好国家目前允许综合保税区加工企业开展内销,征税减缓并免除滞后利息等新的优惠扶持措施渡过难关。以105个试点城市为依托,加快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发展,以新业态新模式拓展外贸空间。依托网上广交会、博览会和第三届进博会扩大进口,满足国内需求,支持全球经济增长。
要通过对自贸试验区经验复制推广,促营商环境改善,提高政策法规的透明度、规范行政程序,服务好外贸企业,提升效率。我国已与30多个国家签署了接近20份自由贸易协定,覆盖了越来越多的国际贸易份额。要引导企业主动利用国家已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投资协议和避免双重征税的协议,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潜力与空间,把贸易投资和海外工程承包结合起来,促进外贸提升。
此外,要落实服务贸易开放措施,推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创造更多的国际服务岗位,提升服务贸易的竞争力,特别要加快提升在旅游、教育、医疗保险、运输等领域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促进服务出口,减少逆差,推进服务贸易朝着更加均衡的方向发展。
(作者系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