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赵云
继5月11日全时便利店发布“停业营业告知函”,随后连发公告将“结束经营”改为“进行调整”,但依然因“6折清仓”引发全民“哄抢”后,全时便利店这一曾经的北京规模最大的便利店品牌,一度被认为是难逃厄运。
但如今,似乎又有了新的转机。
5月20日,针对业界传闻要接盘北京全时便利店的消息,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nbdnews)记者从北京本土便利店品牌好邻居方面求证获悉,好邻居目前正协助全时便利店进行运营调整,提供供应链和系统支持,希望帮助其尽快恢复经营。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陈克远 摄
好邻居回应:正协助全时运营调整
没有更多确定结果
对于向全时便利店伸出援手的原因,好邻居官方表示:
“好邻居作为北京现存最早的本土便利店品牌之一,见证了20年来北京便利店发展的各种历史,十分珍惜得来不易的便利店发展的政策和市场的大好环境和历史性机遇,并愿意为行业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添砖加瓦,尽绵薄之力。”
此前有媒体报道指出,“全时北京部分门店将被好邻居接管”。对此,好邻居方面并未予以说明。
同时好邻居方面强调,“除上述内容,目前没有更多确定结果。希望媒体不要自行猜测解读,误传信息。”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Hi-24好邻居
5月20日本是全时便利店打算全线关停北京门店的日子。据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nbdnews)此前报道,5月11日,全时便利店北京、天津运营方,北京山海蓝图商业有限公司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全时便利店”停止营业告知函。告知函中称,因公司经营战略调整,全时便利店北京区域所有门店将于2020年5月20日24点0分结束经营。
尽管上述告知函在该公众号发出不久后即被删除,但在随后全时便利店发出的公告中,依然明确了将在5月20日24点0分结束北京门店经营的消息。区别在于,从此前的“结束经营”改为了因受疫情影响进行“门店调整”。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常务副秘书长王洪涛此前在《全时怎么了?便利店行业行不行?》一文中提到,接到了山海蓝图负责人的电话,他表示:“目前,政府有关部门已经介入,现场办公,积极协助解决一些之前的遗留问题,帮助企业创造一个更好的恢复和经营环境。”
王洪涛认为,这或许正是一个转机,至少会是一个对各方都利好的消息。
公开资料显示,好邻居同样是北京本土老牌的便利店品牌之一。2017年10月,鲜生活联合绿城、易果生鲜以8400万美元对好邻居进行全资收购。当时好邻居全国门店近400家,主要分布在北京、杭州两地。2018年11月,好邻居再度获得包括旷视科技在内的投资方的数千万美元融资,投后估值达两亿美元。
成都106家全时门店被厦门见福接手
值得注意的是,日前,全时在成都地区的106家门店刚刚被福建最大连锁便利店见福便利店接手。
据厦门当地媒体《海西晨报》报道,当日,成都山海蓝图与其举行了战略合作的签约仪式。
截自见福便利店官网
据了解,见福便利店成立于2006年12月,目前公司终端门店总数达到1500家,2019年平台销售额超过17亿元。在厦门,见福、悦士、倍顺、美宜佳等连锁便利店遍地开花,永辉生活、天虹微喔等商超的社区店模式也不断发展。
而此次全时成都门店被厦门见福便利店接手,意味着全时再度被拆分。
“我们看好这次和成都山海蓝图的合作。”见福董事长张利表示,目前便利店行业正处发展红利期,成都作为省会城市,对便利店的需求还会上升。
有观点认为,全时成都门店尘埃落定后,北京的问题也将很快会有结果。毕竟优质的门店位置属于稀缺资源,而全时的门店资源正是接盘者所看重的。不过,接盘者还是需要具备一定的零售供应链优势及便利店业务运营的能力。
商务部长钟山:全国只有13万家连锁便利店
数量大大不够
可以看到的是,政策仍在不断向便利店行业倾斜。
4月30日,商务部等十三部门印发《关于推动品牌连锁便利店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商流通函﹝2019﹞696号),提出了18项政策措施,指导推动便利店发展;
5月12日,北京市发改委就《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支持便民商业设施项目管理规定(试行) (征求意见稿) 》对外征求意见。关于新增、规范和提升便民商业服务设施的项目,其中就包括蔬菜零售店、早餐店、便利店(超市)等5类新建或在建便民商业项目均可申请,符合要求的企业可获得总投资30%、最高50%的支持。
资料图,图文无关(来源:摄图网)
而据国新办网站消息,5月18日,商务部部长钟山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全国现在只有13万家连锁便利店,数量还是大大不够,不能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未来商务部要重点优化布局,推动便利店连锁化发展。
数据显示,我国人口与便利店的密度比率约为1万人/店。而日本1.3亿人口,却拥有超过5.5万家便利店,人口/便利店比率为2334人/店。韩国便利店市场经过近年来的高速发展,这一比率更是达到每1000人就拥有1家便利店的水平。业内普遍认为,和日韩等邻国相比,中国便利店市场有非常巨大的发展空间。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每经APP(记者 陈克远)、海西晨报、北京商报、国新办官网等5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