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王晓波
图片来源:摄图网(图文无关)
据“华山感染”微信公号5月6日消息,上海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等发表题为《我们要为全球性的“新常态”风险做好准备》的文章。文中指出,在新冠疫情目前持续呈现全球化多国聚集性暴发的态势下,欧美一些国家事实上进入了“新常态”。
何为新常态?在国外,“新常态”就是伴随着每日有新增病例,但我照样开工、复学、复市。对我国而言,就是全面恢复经济、学校、开放公共场所,但又不得不面对输入性疫情的风险以及相应的极大的防控压力。
文章还表示,如果在三个月或者半年之后,全球进入“新常态”,国际卫生组织不再延续“公共卫生紧急状态”之际,疫情控制良好的国家,包括中国,将面临重启的口岸输入压力,口岸输入人群将数十倍于今天的输入量。此时,我们的“新常态”可能才刚刚开始。我们还有3-6个月的应对期。我们要为全球性的“新常态”做好准备。
新冠病毒将极大地颠覆大家对于传染病的认知,甚至影响各国对于全球化的态度。某种意义上讲,我们能否打赢这场“新常态”抗疫战,已经关乎全球化进程和世界的未来版图了。
文章节选如下:
全球疫情目前未被完全控制,欧洲刚刚看到新增病例降低的曙光,美国新增病例尚在高位徘徊,欧亚大陆的俄罗斯、南亚印度、南美巴西以及非洲各国,疫情的峰值还迟迟未见,仍处于持续爬高期。
东亚风景独好,但气氛却更为紧张。东亚各国如中国、韩国等国家继续严防死守。
欧洲普遍接受“带病上岗”,我们也看到包括意大利、美国部分州县在每天仍有上百甚至上千病例的前提下,积极开始复工。
为何之前疫情控制好的国家气氛紧张,如新加坡在出现劳工营疫情暴发后随即关闭学校,而欧洲在疫情尚未完全被管控之际却开始复学?究竟什么是常态化疫情?
常态化疫情下,为何大家的解读和举措会如此截然不同?疫情未被完全管控前开放社会又是否会存在一些风险呢?
图片来源:华山感染
笔者在今年3月份曾召开一次国际多学科抗疫论坛,德国病毒学家陆蒙吉教授比较清晰地介绍了德国的抗疫方略。这样的公共卫生应对方略事实上并非临时拼凑而成,而是在疫情来临之前已经有应对方案。总体上的目标是把疫情控制在“医疗体系可控范围内“,避免造成医疗挤兑和过高病死率。
欧美国家这种策略可以被称为 “锤子和舞蹈”(Hammer and Dance)的防控模型。通俗来讲,就是疫情暴发时候采取积极措施,包括封城封市等限制社交距离的“猛击”方法,达到阻遏疫情,将疫情高峰控制在医疗体系可以承担的范围内。一旦疫情被阻遏,病死率逐渐降至可以被接受范围内,那么社会将逐步放开,又逐渐恢复“跳舞”的阶段。
美国人Tomas Pueyo首先提出了“锤子和舞蹈”这个命名,但这一概念源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一项研究,即在疫情暴发期首先采取类似锤子样的严厉的压制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居家令、严厉的社交隔离等。而随着疫情的好转,如果该地区疫情短时间内不能完全消灭,那么则可以设定某些特定指标作为阈值触发点。这些特定的指标主要是新增病例数,重症住院病例数和当地可以容纳的床位数,如果重症出院人数超过重症入院人数,社会就可以逐渐开始开放。也就是说若这些变量降至某个阈值,政府则会放松部分的防疫措施,而如果该变量再次升至这个阈值,达到触发点,也就是说超过一定的发病上升速度,当地的医疗能力不再能够承受,并且病死率有可能会出现大幅度上升,那么必须立即进一步提高防疫措施的严厉程度(这个阈值大多与当地医疗能力极限相关)。这样,整个地区的疫情就可以在初期的严控后,呈现一种类似于“舞蹈”的波动感,一直维持在一个当地医疗卫生资源最大负载的范围内。
在新冠疫情目前持续呈现全球化多国聚集性暴发的态势下,欧美一些国家事实上进入了“新常态”。欧洲一些国家开始接受公共场所戴口罩,回归工作。社会开始全面复工复产。此时会出现病例数的增加和重症病例的攀升。
但是另一方面,各国都极大地提高了检测能力,大批的轻症与无症状患者会被检测出来,同时处于高危状态的老年人会采取降低社交密度的方法,双管齐下,欧美的病死率会进一步下降。当病死率低于常规流感季的病死率的时候,全球可能会走出公共卫生紧急状态。同时也就意味着势必要在地区之间和国家之间进行交流,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各国会逐渐开放边境。
随着欧美的疫情逐渐得到管控,维持在低水平的延续之际,南美、南亚以及俄罗斯逐渐也会从严厉管控的措施中走出,由于难以达到中国与韩国等国家接近于完全管控的水平,将可能不得不追随欧美进入一个低水平与疫情同在的“新常态”之中。
当各国的疫情均降低至可控的低水平但未完全消除病毒的阶段之际,世界将会逐渐重新开放,一旦世界卫生组织根据全球疫情的管控程度取消国际公共卫生紧急状态的时候,则预示着全球同步进入“新常态”。
如果在三个月或者半年之后,全球进入“新常态”,国际卫生组织不再延续“公共卫生紧急状态”之际,疫情控制良好的国家,包括中国,将面临重启的口岸输入压力,口岸输入人群将数十倍于今天的输入量。此时,我们的“新常态”可能才刚刚开始。我们还有3-6个月的应对期。我们要为全球性的“新常态”做好准备。
此时,国内多个区域偶尔出现散发的病例,甚至小范围的成簇传播都是很有可能的。但是,只要一个区域的社区散发病例不多,且大部分可以快速诊断、溯源,密接者可以得到迅速隔离,那就意味着这个地区的社区传播还处于较好的控制中。这其中,亚洲的中国、中国香港、韩国等地区和国家目前都已经处于这个阶段。
亚洲多个地区和国家在这次的疫情中最突出的优异表现之一就是在早期采取了及时、强力的防控措施,使得疫情最终没有出现大规模的社区暴发,因此目前仍能通过防控、筛查等方法,控制疫情传播在一个较低的数量级。而在疫情高峰期得到控制后,虽然每天仍有少量病例,但通过完善的检测体系、流行病学溯源、输入病例防控和持续的社交隔离等措施,各地区就可以在复工复产的背景下较长时间地维持每日少量病例的情况,而不会造成进一步的社区二次大暴发。
可以说,对于这些地区和国家的老百姓,只要我们继续注重社交隔离措施,配合政府的相关防疫政策,就算有零星散发的病例,疫情再次大暴发的风险也是较低的。
因此,对于我们国家,当我们在早期通过举国之力彻底控制住疫情后,如何在复工复产的背景下较长时间地维持每日零病例或少量可溯源的病例,进而避免造成进一步的社区二次暴发,就显得至关重要了。这也是中国在常态化下需要思考的问题,而在我国,多项举措已经开展和实施。
特别是全球的“新常态”下,我们如何保持对疫情的完美管控,不出现较大规模的社区传播,不影响常态化的生活,对我们国内的疫情后时代的公共卫生体系提出了极大的考验。此时,东亚各国,中国、韩国、日本等国家是一个起跑线,欧美各国是一条起跑线,而南亚与南美以及非洲等疫情后发国家又是一条起跑线,全球性的疫情管控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得复杂。新冠病毒将极大地颠覆大家对于传染病的认知,甚至影响各国对于全球化的态度。某种意义上讲,我们能否打赢这场“新常态”抗疫战,已经关乎全球化进程和世界的未来版图了。
疫情防控要进入常态化,中国未来的公共卫生体系如何布局?全国各地也纷纷推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目标,为中国应对全球性的“新常态”提供了方案,这个方案在未来的1到2年内将面临全球性疫情的考验。
最近上海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公共卫生大会上提出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五大目标:第一,建设集中统一、智慧高效的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体系;第二,建设协同综合、灵敏可靠的公共卫生监测预警体系;第三,建设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现代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第四,建设定位明确、平战结合的应急医疗救治体系;第五,建设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多方参与的公共卫生社会治理体系。
全国各个城市应根据当地情况,建设完善公共卫生防控体系,并不断进行强化。在“新常态”期,必须有一个强大的捕捉病例网络体系,发现病例后有强大的病例追踪体系,出现局部性的暴发后有完善的紧急救治体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科学搭建防控体系,利用大数据等技术,分区域、分等级评估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实现应急工作精准高效,减少对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影响。同时,科学防控对科技储备能力和科技攻关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未来中国在诊断、药物、疫苗、基础研究、临床整合救治等方面均需要再上一个台阶,为可能发生的二次疫情暴发做充分的技术储备。
如果前一阶段我们赢得了一场疫情阻击战,是依靠中国政府的巨大决心,广大医务人员的奋战,广大基层工作人员的奉献,广大民众的配合与理解,那么这场“新常态”抗疫战比拼的则是国家的韧性与智慧了。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