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复苏中的西安〡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西安管委会专职副主任李群刚:创新服务多措并举 助推“疫”后经济复苏

    每日经济新闻 2020-04-30 12:08

    每经记者 高苗    每经编辑 师安鹏

    近日,《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2020年重点工作》通知下发,适逢陕西自贸试验区三周年的特殊节点,一时备受外界关注。

    过去3年,陕西自贸试验区全力推进各项改革任务,形成了一系列创新成果。

    作为陕西自贸试验区的核心区域,西安区域紧紧围绕国家赋予的战略定位,紧贴企业需求进行改革创新。在政府职能转变、投资领域改革、贸易转型升级、金融服务开放等方面基本完成了127项改革试点任务,形成247项创新案例。

    面对疫情考验,西安区域主动作为,创新工作理念和方法,做出积极探索。正如陕西自贸区西安管委会专职副主任李群刚所说,“我们要紧紧围绕自贸试验区的战略定位,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经验为要求,突出西安特色,注重学习借鉴,努力在推动‘三个经济’和落实‘十项重点工作’的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云疫贷”引领创新金融服务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西安区域围绕做好稳外贸、稳外资、企业复工复产等重点工作多措并举,自贸试验区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彰显。

    为解决疫情期间外资外贸企业资金周转紧张,融资困难的问题,经开功能区与建设银行协作,开通“云疫贷”融资绿色通道,为企业提供额度最高3000万元,期限3年,年利率4.1%的产品,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问题。

    与此同时,经开功能区内长安银科商业保理公司则针对企业复工后资金紧缺的当务之急,推出应收账款线上申请,免除抵押的供应链融资产品,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进而帮助企业克服困难实现发展。

    李群刚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创新就是要围绕企业需求,围绕提升整体营商环境和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去做工作。”

    因而,围绕服务创新,西安区域目前也在加快推进金融领域改革,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益。

    譬如,浐灞功能区利用“通丝路”平台扩大出口贸易使用人民币结算规模。

    一方面,扩大人民币在跨境贸易、融资领域中的使用,为跨境电子商务人民币结算业务的规范发展提供实践案例,夯实人民币国际化基础。另一方面,吸引更多企业使用该平台,通过完善“通丝路”平台功能,拓展跨境电子商务人民币结算业务,为企业提供金融产品和个性化定制服务。

    而试点开展的国内信用证项下福费廷(注:未偿债务买卖)资产跨境转让业务,则有助于降低区内企业融资成本,提升区域内跨境人民币结算量。

    “云签约”招商引资动作不停

    从揭牌到2019年年底,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新增市场主体46001家,注册资本5270.12亿元。其中,企业30826家、注册资本5254.19亿元;外商投资企业358家、注册资本14.75亿美元;注册资本亿元以上企业543家。

    尽管受到疫情冲击,西安区域的招商引资工作却没有丝毫松懈。截至目前,西安区域各功能区已组织过多场跨国“云签约”。

    譬如,俄罗斯“Prime Torg”进出口公司与“一带一路”贸易之家建立贸易交流渠道;中白工业园与华和国际商务咨询有限公司就加强互动交流、促进贸易投资合作等领域达成合作协议。

    日前,《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2020年重点工作》下发。其中,全力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仍稳居重点工作之首。

    李群刚表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带来的投资和贸易,对疫后经济和市场的复苏意义重大。”

    立足当下,对于西安区域的发展而言,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同时,还要紧抓精准招商。不仅要考虑眼前,更要为长远铺路,将外来投资建设的渠道疏通,为后续发展提供可能。

    除全面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和“互联网+政务”工作,西安区域还将全面落实《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优化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在优惠政策不再是‘灵丹妙药’的情况下,要围绕一个产业定位,建链、补链、强链,区域招商最终还是要靠产业链来发力。”李群刚补充道,“西安区域要依托自身优势,调动一切可用资源来形成产业融合,让企业发展同区域发展紧密融合。”

    差异化发展凸显西安文化特色

    如果说,金融领域的改革探索及服务创新,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和经济发展动力。那么,如何将自贸试验区区内改革试验与区外复制推广有机衔接,形成自贸红利共享、开放成果普惠的局面,则对西安区域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面对新一年的发展任务,西安区域将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突出具有西安特色的差异化发展。

    例如,创新文物及文化艺术品进出境监管模式;创新“一带一路”人才教育及创业合作模式;搭建“一带一路”外事交流平台以及加快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建设,打造文化产业聚集区等。

    此外,西安区域也将加强重点领域的改革创新。例如,围绕中欧班列“长安号”,探索中欧班列境外段重新整合编组运输新模式等。

    行稳致远,进而有为。

    面对疫后经济复苏,自贸试验区更要主动承载国家战略,推进“一带一路”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通过硬实力和软实力齐头并进,将发展要素和资源配置融合起来,掌握核心竞争力,才能获得高质量发展。不但要促进地方经济文化发展,更要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做到真正的开放、包容和共享。

    值得注意的是,疫情期间中欧班列“长安号”逆势增长,犹如按下“加速键”。据统计,2020年1~3月,中欧班列“长安号”共开行656列,是去年同期的2.3倍,运送货物总重达53.6万吨。班列开行量、重箱率、货运量等核心指标均位居全国前列。

    ​此举既有利于搭建国际抗疫救援物资绿色通道,也有助于降低疫情对中欧供应链、产业链合作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展示中国速度之余,更彰显了中国担当。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复苏中的西安〡西安市投资合作局副局长杜岩岫:创新招商引资模式 重点推进产业链招商

    下一篇

    复苏中的西安〡昔日人气复现 大唐不夜城的“韧劲”是怎样炼成的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