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王晓波
4月29日,外交部发言人耿爽主持例行记者会。
昨天的外交部记者会上,《澳大利亚人报》记者频繁追问发言人10次,占据整场发布会提问环节的一半以上。今天,他依旧多番提问,耿爽反问:“我能问一句吗?昨天咱俩就进行了20分钟的交流,你对此作报道了吗?写进去了吗?”澳大利亚记者沉默……
该澳媒记者还围绕着“自己能否进入中山公园”的这一话题先后多次提问。“你问这些问题的目的是什么?是想解决你去公园的问题吗?……”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反问道,“记者会上你有提问发言的权利,但这不是一个来解决个人在生活中遇到问题的合适场合……”
以下为发布会部分内容:
《澳大利亚人报》记者:昨天我在记者会上问到两名加拿大人康明凯和迈克尔被关押了500多天。但是昨天外交部网站上的记者会记录却没有这部分内容。作为新来北京的常驻记者,我想知道为什么有的提问内容上网了,有的却没上,你们是怎么决定的?
耿爽:昨天咱俩确实进行了比较长时间的交流。我不知道交流之后,你对咱们的交流情况做了多少报道。我能问一句吗?(记者沉默)咱们的交流加在一起有小20分钟,你在报道中对此写了多少?你把我说的话都写到你的报道里了吗?(记者仍沉默)
当然,你有权决定,因为那是你写的报道。同样道理,这是外交部的网站,记者会的情况怎么反映,我们来决定。另外,你仔细看一下外交部网站,我们从来没说这是记者会的transcript(实录)。
你想了解康明凯和迈克尔的近况吗?如果你想了解,我也可以给你答案。(记者无反应)
图片来源:外交部网站
《澳大利亚人报》记者:中国自称是法治国家。我要问一个我来北京后遇到的法律问题。上周末和上上周末,我去公园的时候,一名警察对我说,根据法律规定,外国记者不准进入。你了解这条法律么?
耿爽:我没听说过。你当时应该问警察呀,他既然拦住你,你应该问他,“你援引的是哪条法律?”
追问:我去了三次公园,每次都问了他们,经历都是一样的。一开始是一个级别较低的警察,他查了我的护照,没有任何问题,直到他看到我持记者签证,然后我不得不等待半小时,他的上级来了。他说“你好,你是媒体啊,按规定你要获得允许才能进入公园。”我说,我从没有听说过相关规定,这样来来回回多次。最后他告诉我,我必须获得北京市公安局和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的许可。
耿爽:你说的是哪个公园?
记者回答:中山公园。后来我去了北京市公安局,他们说没有这样的规定。我又去了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他们也说没有。我又回去找了当时的警察,他们说有规定,我不能进入。到底是怎么回事?你能告诉我这是怎么回事吗?
耿爽:Quite a story!(记者笑)
外交部新闻司是外国媒体和外国驻华记者的主管部门,我们致力于为你们在华正常的新闻报道工作,包括你们的生活,提供便利与支持。你在这过程中如果遇到什么问题,可以向我们反映。当然在记者会上反映是一种方式,但是你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找我的同事反映。我想他们会跟你进行接洽。你有什么疑问,有什么关切,可以向他们反映,他们会去找有关部门询问、了解。
图片来源:外交部网站
追问:我已经找过你的同事了,他们说没有这种规定。你们能否就此研究一下呢?或者你能否提供一份证明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允许这位记者前往公园”,所以我这个周末就能去公园了。(记者大笑)
耿爽:你今天问这个问题的目的是什么?是想解决你去公园的问题吗?还是想质疑中方没有依法来管理记者?如果你的目的是第一个,想去中山公园,你可以跟我的同事反映,我同事会尽可能地向你提供协助。如果你遇到什么障碍,尽可能地帮你加以疏通。
如果你提问的目的是在质疑中方是不是对外国记者有什么偏见,是不是没有依法治国?那我想你的出发点可能有点偏了。
另外,我坦率地跟你讲,Bill,记者会上你有提问和发言的权利,但这并不是一个解决你个人生活中遇到问题的合适场合。你遇到这样的问题可以向我同事反映,但你却利用记者会为你个人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障碍,来诉苦或者申诉。我觉得这并不是一个非常合适的场合来解决这个问题。
我的同事会后会跟你联系,好吧。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