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刘春山 每经编辑 梁 枭
“困难是阶段性的,战略性的机遇是长期的和全局性的。疫情的原因,无论什么年龄段、岗位、行业都被硬生生地推到了网上。各行各业的社会服务在网络上普遍推行,数据在过程中积累,反而极大地利好我们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4月22日,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在2019年业绩沟通会上表达了乐观预期。
2019年,科大讯飞(002230,SZ;昨日收盘价34.71元)实现营收100.8亿元,同比增27.3%,首次迈入年度百亿营收的门槛;同期实现净利润8.2亿元,同比增长51.1%。不过,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也较为明显:2020年第一季度,科大讯飞实现收入14.09亿元,同比下降28.06%;实现归母净利润-1.31亿元,同比下降229.02%。
谈及未来发展,刘庆峰对《每日经济新闻》在内的媒体记者表示,在销售收入增长和税后利润增长取舍方面,科大讯飞更看重利润的增长,也就是坚持有质量的增长。再则是继续将增量绩效管理的机制进一步引入,深入地在公司内部推行下去。各个产品线、事业部,把毛利的30%首先上交,70%由自己相对比较主动地按照公司大规划实施和分发,充分地激发内部活力,同时也充分保障公司的利润。
疫情影响产品交付
具体财务数据方面,科大讯飞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100.79亿元,同比增长27.30%;实现归母净利润8.19亿元,同比增长51.12%;实现扣非净利润4.89亿元,同比增长83.52%。去年第四季度,科大讯飞实现营业收入35.06亿元,同比增长33.10%,环比增长明显,回归增长的态势。第四季度科大讯飞实现归母净利润4.46亿元,同比增长37.97%。
对比全年利润,科大讯飞第四季度贡献的利润超过整体利润的一半,主要原因在于一直以来科大讯飞的经营都有季节性波动的特点。
科大讯飞在财报中解释,公司教育业务、政法业务、智慧城市业务等主要面向学校、政府等企事业单位及规模较大企业,在项目建设上具有一定的季节性特点,如上半年规划论证、年中或下半年实施。从近两年各季度经营情况来看,亦呈现第一季度营业收入较低,第四季度营业收入较高的特点。
季节性因素之外,突发的疫情成了最大变量。科大讯飞今年一季度的业绩直接由盈转亏。
“一季度有将近两个月的时间,我们没法到现场去交付,没法去施工和验收。”刘庆峰在业绩沟通会上解释,因为不能到现场去,所以这些合同没法验收和确认,导致一季度的收入出现下滑。合同还是在科大讯飞手中,公司希望在二季度把交付和施工的时间抢回来,从而把这些收入确认回来。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受疫情影响,出境场景下的科大讯飞翻译机需求减弱,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司业绩。另一方面,科大讯飞通过AI线上教学平台免费提供“停课不停学”服务、通过智医助理AI辅诊系统免费帮助基层医疗机构排查病人等方式助力疫情防控,相关投入约3700万元,也摊薄了科大讯飞一季度利润。对于应收账款激增的问题,科大讯飞解释称,应收款95%集中在高质量的大企业客户方面,坏账风险较小。
人才抄底的机会
近年来,科大讯飞业务不断扩张也使得员工数量猛增,从2016年末的近6000人,增长到了2018年末的10970人,两年之间增长了4000多名员工。不过在2019年,科大讯飞没有继续延续这种态势,截至2019年末,科大讯飞员工数量为10447人,比上一年少了约500人,其中研发人员减少最为明显。
“我们原来有170多个产品方向,后来聚集到了七八十个,后来聚集到二十几个,然后我们进一步在二十几个中排出重点。今年我们刚刚确定叫C8产品线,就是最核心的8条产品线。”刘庆峰称,在产品战略聚焦的过程中,公司把一些原来非重点的产品线的人员腾出来,填充到核心产品线中。另外,把一部分产品开发人员填充到一线市场,这是去年人员变动的一个主要特点。“把一部分技术人员送到了一线去锻炼、去培养,所以我们去年销售收入增长了27%。”
刘庆峰同时透露,2019年初,定的计划是年内员工可增长3%~5%,实际上总人数下降了5%。因为上述管理机制所发挥了作用,科大讯飞的业绩指标实际上是向好的,证明管理中还是有很大潜力可挖掘。
对于今年科大讯飞员工薪资如何调整和人才招聘计划如何的提问,刘庆峰表示,整体上来说,今年公司人员不会大规模招聘,主要是保持微增长。
“另外我们在关键岗位上,需要补足讯飞核心能力的方向上,还是要做‘人才抄底’的。尤其是疫情情况下,可能反而给我们带来了‘人才抄底’的机会。所以科大讯飞还是会保持这种拓展性为主。”刘庆峰表示,接下来全公司开始更加关注内部的组织体系建设,把组织能力建设和人才培养作为公司未来持续成长的基石保障。
科大讯飞同时在年报中披露了年度分红派息预案,公司将向全体股东按每10股派息1元(含税),共派发现金红利约2.2亿元。
截至4月23日收盘,科大讯飞股价报34.71元/股,下跌1.53%,市值763亿元。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图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