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餐饮行业协会会长刘国梁表示,武汉餐饮行业复苏并不能完全靠外卖,疫情前外卖只占武汉餐饮业平时经营的两成,绝大多数还是要靠堂食。“目前最大的困难在于,因为不能堂食,餐饮行业不能正常经营,吃不饱。”
每经记者 陈晴 每经编辑 宋思艰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位于疫情中心地区的武汉市多个行业面临重压。
4月初,一封《武汉中小微餐饮企业求救函》在网上流传,称4月8日武汉解封后,“餐饮业的复市将遭遇巨大阻力”,并称面临“迫在眉睫的生存危机”。
如今,武汉市“解封”半个月,餐饮行业恢复情况如何?今日(4月22日)下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武汉市武昌区中南路附近走访时看到,许多餐饮门店并未开业,开业的门店中基本都在门口摆放了障碍物。因为店内不允许堂食,顾客只能以外带或线上点外卖等方式用餐。
4月22日下午,多家位于武汉中南路的餐饮门店尚未开业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陈晴 摄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近期武汉市出台多方面政策,支持包括餐饮行业在内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户度过难关。而武汉市餐饮企业也纷纷通过外卖、单位送餐、低消费餐饮转型等多种方式自救。
近日,武汉餐饮行业协会会长刘国梁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武汉市有5.1万家大小小小的餐厅,有大约50万从业者。目前来看,外卖订单方面已经出现复苏信号。自己对于餐饮行业的恢复也充满信心。不过,行业的恢复有待时日。“就像开水烧开,要有个过程。”
他同时表示,武汉餐饮行业复苏不能完全依靠外卖,未来堂食何时恢复仍然非常关键。“希望赶快恢复堂食,逐步恢复正常。”
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和朋友合伙经营餐厅的周女士感受到了危机。“位于疫情中心地区武汉,而且是餐饮行业,加上我们是中小微企业,可以说是位于风暴眼。”
周女士和朋友合伙在武汉经营了三家餐厅门店,其中两家门店主要经营东南亚菜系的正餐;另一家门店以经营粉面为主。
原本,周女士和她的合伙人打算趁着春节这一旺季大干一场。没想到因为新冠肺炎疫情,1月23日武汉“封城”,三家门店不得不闭店歇业。
时隔近三个月,周女士等人经营的三家门店中,粉面店终于恢复了营业,而另外两家门店恢复营业仍然无期。
4月22日下午,位于中南路的一家餐饮门店不能堂食,只能外带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陈晴 摄
“两家正餐店开业不划算。”周女士说,按照武汉市相关规定,餐厅不能堂食,只能做外卖或者外带。但自己向同行打听了解到,目前这些单量并不多;另外,两家正餐店经营的是东南亚菜系,对一般顾客而言,属于换口味或改善伙食的时可能选择的餐厅;从餐厅消费价格来说,平时人均消费大概八九十,不太适合做外卖;另外,目前商场下午五六点就不让营业了,对于餐厅来说工作时长太短。“餐厅开店就有能耗、人员工资支出,(从)现在的人流和订单量看,开店比不开业亏得更快一些。”
周女士介绍,粉面店之所以选择恢复营业,是因为这家店整体体量较轻,包括面积、人员大约都只有正餐店的一半,且人均消费不到50元,更适合做快餐。
尽管如此,恢复营业以来,粉面店日营业额只恢复到疫情前的15%-20%。“主要还是因为不能堂食,很多客人问了不能堂食就直接走了。”周女士介绍道。
和周女士不一样,张先生与朋友合伙经营了两家咖啡店。张先生对自己店里的咖啡非常有信心。“我们并不简单只是注重环境消费,我们有很多精品咖啡。”
因为这次疫情,自1月23日武汉“封城”开始,他与朋友合伙经营的两家咖啡店都闭店歇业,直到3月底,位于武商广场的门店重新开业,位于积玉桥的门店则于4月1日重新开业。
虽然开业,但因为属于限制清单内的市场主体,两家咖啡店的经营与往日已发生了很大变化。“武商广场的门店主要做外带,不能堂食;积玉桥店转为工作室,做线上业务,给别的咖啡店或者家庭用户提供咖啡豆咖啡粉等原料。”
4月22日下午,位于中南路的星巴克咖啡店门口有障碍物,顾客点餐后可在门口取餐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陈晴 摄
尽管如此,目前两家店的恢复情况并不好。以武商广场的门店为例,张先生介绍,以前一天卖七八十单咖啡,现在一天八九单。“现在的业务量只有疫情前的大概15%左右。”
对于眼前的经营困境,周女士和朋友们早有预料。“有圈里人说,今年不存在盈利不盈利的事情,亏肯定是亏的。只是说继续撑下去,还是及时止损。”
对于未来的不确定,令周女士感到迷茫和纠结。“最糟糕的情况是,前三个月我们持续注资,到了第四个月发现还是要关店。”周女士担心,就算多支撑三个月,最后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张先生也有同样的纠结。“我们本来有预期。可能在‘五一’后开始有好转。”不过,从目前的经营情况来看,张先生经营的咖啡店还没看到好转迹象。
“这次疫情给大家带来了两方面的困惑,一个是消费信心,另一个是消费能力。”4月21日,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武汉餐饮行业恢复情况不理想,在意料之中。
朱丹蓬还表示,当前疫情形势下,很多武汉市民的消费偏好可能更偏向刚需品方面,而餐饮不是必需品;另外,因为疫情防控仍在继续,很多武汉市民不便出门,人流量不够也是制约武汉餐饮行业回暖的重要原因。
对于咖啡店的恢复情况不佳,张先生分析道,“一是经历了两三个月居家生活,顾客习惯了团购和低消费状态,可能不太愿意像以前一样享受高附加值消费;另外,疫情防控仍未完全结束,市民出行不方便,不方便来咖啡厅消费。”
张先生预计,“如果‘五一’后到六月下旬,我们的营业额能恢复六七成,那我就很有信心;但如果到时候营业额仍然恢复不到三成,那可能就不得不关店了。”
餐饮门店的营业,关系着许多人的就业和饭碗。张先生的团队共有14个人,目前剩下10个人。“有两个人是我们缩减开支,裁员了;另外,我们咖啡门店最近更改为按绩效来发放工资,但是我们目前营业额太低,没多少提成,有两个人就自己走了。”
而对于周女士来说,目前正在开业的粉面店,因为最近店里顾客不多,对于上班的人员进行了班次调整。“以前每天可能要排七个人上班,现在只用排三四个。”
对于员工来说,因为班次和收入直接挂钩,班次变少意味着工时变少,他们的收入也直接减少。“过年之前,1月16号我们开年会时,三个门店共有40多个员工,但现在只有不到30人了。”周女士说。
虽然因为种种原因,正餐门店尚未恢复营业,但周女士仍然抱有一丝期待。4月15日,周女士来到门店所在的商场了解人流客流和同行的营业情况,但情况令她更加担忧。“下午一两点钟,我去商场转了一圈,只有三五个客人。”
周女士和张先生经营的餐厅或者咖啡厅不是特例。“武汉市有5.1万家大小小小的餐厅,有大约50万从业者。”4月16日,刘国梁对记者介绍道。
目前,武汉市餐饮行业恢复情况仍然不乐观。“可能总体来讲,估计恢复了不到两成。”刘国梁直言,这次疫情中,难免有少量餐厅将因为各种因素关店。“冲击是无法回避的。”
行业面临阵痛,但希望的微光也正在来临。
刘国梁是武汉餐饮协会会长,也是武汉市小蓝鲸健康美食管理公司董事长。这次疫情中,小蓝鲸也受到冲击。据他介绍,小蓝鲸在武汉有7家门店,涉及正餐、早餐和卤菜等业态。截至目前,7家门店中只有2家门店恢复营业。
可喜的是,恢复经营的两家门店目前生意不错,日营业额已经恢复到疫情前的近六成。“我们主要通过外卖、顾客自提、以及单位送餐等多种方式来提高营业额。”
困境下,许多餐饮企业正在尝试多种方式突围,有一些企业已经取得了成效。“肥肥虾庄有的门店目前营业已经恢复到八成。”刘国梁分析,肥肥虾庄主要是在外卖方面做得成功。
事实上,外卖成为武汉餐饮行业困境中突围的重要突破口。刘国梁介绍道,解封以前,武汉只有近1万家餐厅为医院和一线防控人员保供和外卖,但到4月16日,这类餐厅增加到1.5万家。
“4月7日及以前每天外卖订单量大约10万单,现在每天有20多万单订单量,已经翻番了。”刘国梁认为,“从这个信号来讲,行业已经在复苏”。
除了外卖方面做得比较好,对于肥肥虾庄门店经营恢复情况较好,刘国梁还分析道,这与武汉小龙虾业态比较受欢迎有关。
小龙虾和热干面是武汉人钟爱的美食。除了和朋友合伙开的咖啡厅,张先生家人还经营了一家热干店,位于武汉市武昌区粮道街附近,4月11日刚刚恢复营业。“现在生意恢复得相对比较好,目前业务量达到了疫情前大约五成。”
对于热干面店的人气恢复,张先生认为,“疫情对于刚需餐饮和便捷餐饮的冲击相对较小。”
周女士也提到,自己了解到一些同行正在向低消费快餐转型。不过,周女士对此有所顾虑:“不一定调整了就能活下来。”她认为,20元以下的快餐里面,很多餐厅已经耕耘多年,突然切换赛道去做不擅长的事情,不一定能比别人做得更好。
武汉餐饮企业自救方式不止这些。刘国梁表示,有的餐饮企业通过招募社区团长布局社区团购;还有的有企业尝试做净菜半成品。
对于餐饮企业等中小微企业当前困境,近期武汉市政府部门频频出手。
3月23日,武汉发布《关于印发<武汉市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促进稳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提出建立首期200亿元贷款规模的中小微企业纾困专项资金,对全市中小微企业提供1年期的无息贷款。
据《长江日报》报道,4月18日,武汉市出台《关于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加大对个体工商户扶持力度的政策措施》,在融资方面将设200亿元贷款额度的定向纾困资金,用于对个体工商户的贴息支持。同时,设立政府性融资担保和风险补偿资金,为个体工商户融资提供增信支持。
在减免租金方面,上述措施规定,对承租国有资产类经营用房的个体工商户,3个月房租免收、6个月房租减半。
另据武汉市商务局消息,4月19日起至7月31日,武汉市人民政府将陆续向全体在汉人员投放5亿元的“武汉消费券”。“武汉消费券”包含四大类,其中有一类就是餐饮消费券。
武汉餐饮协会也在行动,准备开办餐饮直播平台,邀请外卖冠军到直播间交流经验,助力中小微餐饮企业复苏,协会还主持编写了《创建无疫情餐饮企业》规范,为相关企业复工复产提供参考。
刘国梁表示,他对武汉餐饮行业的恢复仍有信心,一方面因为国内抗疫形势已有所好转,“这是最大的底气”;另一方面,结合2003年非典时期自己的亲身经验来看,疫情后可能出现消费反弹。“我们很多群里都在说,开业了要好好约个饭。”
不过,刘国梁也表示,武汉餐饮行业复苏并不能完全靠外卖,疫情前外卖只占武汉餐饮业平时经营的两成,绝大多数还是要靠堂食。“目前最大的困难在于,因为不能堂食,餐饮行业不能正常经营,吃不饱。”
堂食能否开放与疫情防控形势密切相关。4月18日,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更新市县疫情风险等级评估”。与4月15日评估相比,武汉市城区整体降为低风险。至此,湖北省全省已无中、高风险市县。
在4月19日湖北省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召开的第78场新闻发布会上,武汉市副市长李强表示,坚持疫情防控“不放松”。其中就提到,暂不恢复堂食、娱乐、教育活动,防止聚集性交叉感染。
眼前的“严防死守”从长远来看,更有利于经济全面复苏。朱丹蓬认为,武汉餐饮行业的转机可能在7月出现。因为届时疫情影响可能会更小,大家的消费信心和能力将随之恢复,武汉市餐饮行业经营也有望迎来明显改善。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