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王星平 每经编辑 王丽娜
4月17日,苏宁易购(002024. SZ)发布了2019年年度业绩报告。财报显示,苏宁易购去年实现营业收入2692.29亿元,同比增长9.91%。《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尽管营收有所增长,但是相较于上一财年度超30%的增长,去年营业收入增速有所放缓。
在利润方面,苏宁易购实现归母净利润98.43亿元,同比减少26.15%。而财报中也提到,同期苏宁还出售了部分阿里巴巴股份。
与此同时,苏宁也在财报中披露了其在智慧零售探索上所取得的进展。在2018年跨入“万店时代”后,2019年,苏宁已经实现全场景零售。基于各业务之间的融合,也让其全场景零售的成效开始显现。报告期内,苏宁易购实现商品销售规模为3787.40亿元,同比增12.47%。
大快消营收占比跃至第二
即便已经跨入了“万店时代”,但记者注意到,2019年苏宁并未停止其开店的步伐。根据财报,截至2019年12月底,苏宁易购拥有各类互联网门店8216家,深入下沉市场的零售云加盟店规模跃增,总数达4586家。
具体来看,2019年苏宁新增储备6个苏宁易购广场项目,新开1个苏宁易购广场;完成对37家万达百货的收购,并更名升级改造为苏宁易购广场。
全年新开家电3C家居生活专业店合计327家,其中商超门店218家;调整关闭店面125家,共有家电3C家居生活专业店2307家。
全年新开苏鲜生超市9家,关闭2家,拥有苏鲜生超市15家。新开门店44家,关闭门店26家,共有苏宁红孩子母婴店175家。在香港地区新开门店3家,关闭门店1家,拥有30家店面。2019年四季度苏宁新开家乐福便利店1家,关闭家乐福超市和便利店3家,共拥有家乐福超市店面209家,家乐福便利店24家,一线市场门店数量占比达82.4%。
同时,新开苏宁易购零售云加盟店2731家,关闭216家。新开苏宁易购直营店222家,关闭1757家。共拥有苏宁易购直营店833家、加盟店4586家。2020年苏宁将持续加快苏宁易购零售云加盟店的开设,进一步抢占低线市场。
此外,2019年苏宁物流持续投入建设行业领先的物流设施网络,并加快仓储配送业务的开放。截至2019年12月底,苏宁物流拥有仓储及相关配套面积1210万平方米,快递网点25881个。
多业态的布局,也让苏宁在营收上有了变化。苏宁从家电卖场起家,如今已发展为全品类零售平台。报告期内,苏宁易购实现商品销售规模为3787.40亿元,同比增长12.47%。主营业务收入2636.08亿元,占营收97.91%,同比增长9.33%;主营业务毛利率13.03%,同比下滑0.90%。
作为苏宁强势板块,通讯产品一直是其收入来源的最大头。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小家电等产品一直是苏宁收入的第二大来源。但如今,这一位置已经被日用百货类产品替代。财报显示,2019年苏宁日用百货品类营业收入达455.7亿元,同比增长115.44%,占总营业收入比重跃升至第二位,展现出极大的增长潜力。
家乐福中国加速融合
之所以会有如此变化,与苏宁易购在过去一年中于资本层面的动作不无关系。
对苏宁易购来说,2019年的两件大事,一是收购万达百货37家门店,二是48亿元收购家乐福中国80%股份。同时,2019年9月末家乐福中国80%股份完成交割,被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而随着家乐福中国逐步融合,苏宁搭建出店仓一体化的快消品供应链,同时推动快消品类到店、到家销售。结合家乐福,苏宁到家业务已经形成“1小时达+半日达+预售自提”的供应模式。苏宁易购2020年一季度业绩预告显示,家乐福中国到家业务销售占比逐月快速提升,3月份占比已接近10%,并实现连续两季度利润为正。
不过记者也注意到,并非所有的并购都对其财报上的营收是正向的影响。因此在财报中增加家乐福这一资产外,苏宁也进行了其他资产调整。
2019年6月末,苏宁完成了苏宁小店的股权转让,持有苏宁小店35%的股权,自2019年7月起苏宁小店按权益法核算,但2019年1~6月苏宁小店利润表和现金流表仍在公司报表中体现。本次交易增加公司净利润35.70亿元。
事实上,苏宁小店被苏宁视为零售新业态的一种尝试。苏宁小店的店面数量一度从2017年底的23家增长至2018年底的4177家(含迪亚天天自营门店)。不过由于苏宁小店仍处于培育期,高投入让其一度处于阶段性亏损。
在此背景下,苏宁易购董事长张近东之子张康阳的子公司以3亿美元增资苏宁小店,从而将苏宁小店剥离上市公司体系。
无独有偶,苏宁易购也将免税连锁店LAOX剥离出上市公司体系。2009年8月,彼时名为苏宁电器的上市公司通过出资5755万元收购日本LAOX株式会社28.36%的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此后苏宁又通过三次增资后合计持股41.85%,保持Laox第一大股东的地位,苏宁入股后对LAOX进行了大力的改造,LAOX从家电量贩店转型为免税连锁店。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图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