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探寻消除服装纺织业污染的路径 “中国可持续时尚消费调研”启动

    每日经济新闻 2020-04-15 16:14

    服装纺织业是仅次于石油业的污染最严重的产业。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共同驱动下,实施可持续时尚战略已经成为当下各大时尚品牌发展的新重心。“中国可持续时尚消费调研”,首次深度开展中国可持续时尚消费现状洞察和趋势性分析,希望通过调研报告为行业发展提出建议和方向,从而推动可持续时尚产业发展。

    每经记者 成锦鸿    每经编辑 凌建平    

    “中国可持续时尚消费调研”活动已经正式启动。

    每日经济新闻美好商业研究中心一直以来致力于追求美好生活和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和传播,这次与Impact Hub Shanghai的R.I.S.E.可持续时尚实验室合作开展调研,目的就是通过消费者调查、专家分析等,首次深度开展中国可持续时尚消费现状洞察和趋势性分析,希望通过调研报告为行业发展提出建议和方向,从而推动可持续时尚产业发展。

    R.I.S.E.可持续时尚实验室,是Impact Hub Shanghai发起的可持续时尚创新平台,平台希望通过与来自品牌方、生产者、零售生态等方面的创新行动者和推动者合作共创,催化可持续时尚领域创新解决方案的产生,让更多人参与到时尚行业的可持续变革中,推动更加理性(Rational)、包容(Inclusive)、智能(Smart)和生态友好(Eco-friendly)的时尚。

    服装纺织业是仅次于石油业的污染最严重的产业

    “服装纺织业是仅次于石油业的污染最严重的产业。”英国《时装商业评论 》杂志写道 ,“每生产1公斤棉线需要两万升水,而这些棉线只够生产1件T恤和1条牛仔裤。同时,包括染色 、洗涤、装饰在内的各项服装制造工艺涉及8000种化学物质 。”

    快时尚的绝大部分衣服都是石油做的,涤纶、腈纶、尼龙或氨纶,它们全部都是石油工业产品,在它们分解时,会释放很多化学物质,并需要很多年才可以生物降解。

    根据联合国的预测,当全球人口将在2030年达到85亿,服装消费量将从6200万吨暴增63%,达到1.02亿吨。美国《福布斯》杂志网站也曾称,每年全球有超过1500亿件服装被抛弃,足够地球上每个人每年换20件新衣。

    在服装行业造成庞大的资源浪费和严重的环境污染的情况下,联合国越发关注时尚行业对可持续发展的承诺和行动,积极倡导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从单纯追逐经济利益的商业模式中觉醒的时尚品牌越来越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平衡整个产业链对环境、社会造成的影响,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意识,践行可持续时尚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品牌发展的重要战略。

    什么是可持续时尚?

    可持续时尚倡导可持续的设计、生产和消费。可持续时尚是一种促进时尚产品和时尚系统向生态更加完整性和社会正义性转变的行为和过程,它涵盖了整个产业链,从原材料和面料的开发、生产车间和工艺的碳足迹,以及可持续的包装和商品循环再利用等。

    记者发现,目前践行可持续时尚的品牌大概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对原材料的筛选和把控,从源头上利用更环保、可再生的材料来生产时尚产品。Burberry早先发布声明称不再使用动物皮毛,并将逐渐淘汰现有皮草产品,计划在2022年实现碳中和目标,并在2030年以前将集团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额削减30%。Prada在新品设计中增加再生尼龙的使用也有助于环境保护,因为每10000吨再生尼龙可节约70000桶石油,减少57100吨二氧化碳排放,缓解80%石油燃料制尼龙将会带来的全球变暖影响。此外,有机棉、竹纤维、大豆蛋白纤维、莫代尔、原木天丝等环保面料的开发和推广也进一步推动着时尚产业在可持续道路上的发展。

    另一种则是对旧有材料的二次利用。以前,某些奢侈品牌为了产品保价,会将生产积压的库存一把火烧掉,这样不仅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对环境也产生了较大的伤害。随着消费者环保意识的增强,某些品牌曾因此遭到抵制,品牌方在消费者观念的转变下也开始转变自己的思维,将积压的库存在新品设计中进行二次使用,减少了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年轻一代的消费观念逐渐发生转变,二手服装和Vintage风潮的流行延长了时尚产品的使用寿命,也进一步减少了资源浪费。

    实际上,“可持续”不只局限于生产过程,联合国提出的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中,除了对环境和清洁能源的重视,还包括性别平等、消除贫困、优质教育等切实关切到人们生活幸福指数的现实议题。对此,时尚行业不仅要重视产品原材料的使用和成品回收再利用,也要关注企业员工的利益,以及品牌的其他社会责任。

    中国当下可持续时尚发展的现状如何? 为什么要倡导可持续时尚?

    随着新一代年轻人消费意识的改变,企业的社会责任已成为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一大重要因素。因此,企业如何通过更全面地履行社会责任来构建自己的品牌形象已经成为品牌必须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另一方面,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和人们的生活方式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在社会经济大停摆的状态下,人们不得不改变自己生活消费方式,并重新思考个人或组织与经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

    什么样的产品更符合未来的消费趋势?什么样的品牌更符合人们对美好商业的期望?

    麦肯锡报告指出,66%的千禧一代消费者能接受可持续商品更高的价格,华丽志2018时尚消费白皮书中也曾指出,41.9%的年轻一代消费者对品牌的看法会很大程度受到“社会责任”的影响。

    中国当下可持续时尚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趋势究竟如何?

    本次调研对此提出了四个问题,分别指向“可持续时尚认知的成熟度”“消费者对有形和无形价值的感知”“可持续发展和时尚是否矛盾”及“面对消费主义,可持续时尚的品牌建设”。

    Impact Hub Shanghai通过前期访谈发现,首先,可持续时尚在中国仍然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没有共识及统一的行业标准。行业内对可持续时尚的认知成熟度不一,不同背景的消费者对可持续时尚认知成熟度差异巨大,消费者与行业的认知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其次,消费者对于可持续时尚没有形成具体的概念,且现阶段可持续时尚产品基本与普通同功能消费品不在同一消费场景中。因此,关于“是否支持可持续时尚产品溢价”以及“可接受的溢价范围”往往在数据层面会呈现出“支持溢价”的结果,但实质上是没有具体意义的“白噪音”。相较普通消费品,可持续时尚产品的无形价值(对社会和环境的正向影响)通常是生产者向消费者单向输出,消费者是否理解和接受无从评估。

    第三,可持续发展和时尚行业背后的消费主义似乎是完全矛盾的。对普通消费者而言,选择可持续发展相关的产品意味着要放弃时尚和设计。

    最后,中国消费者普遍对于生产者信任度较低,尤其是对可持续时尚,主要体现在国际品牌涉足可持续时尚是不得已为之,甚至是洗绿;而国内品牌基本在初创阶段,对环境和社会的正向影响难以衡量。

    R.I.S.E.可持续时尚实验室负责人杜怡佳表示,“期望通过本次调研可以对以上四个问题有更深入的了解,与此同时,初步评估不同类型消费者对可持续时尚的认知差异、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认知差异;了解消费者对有形和无形价值的判断和决策倾向性,从而帮助行业更好地进行商业规划;了解消费者从消费和产品层面,如何平衡可持续发展与时尚,从而帮助生产者形成更成熟和整合的商业计划;进一步了解消费者,帮助可持续时尚行业持续推进品牌建设等。”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格林酒店2019年净利润增18%至4.4亿元 3月末入住率恢复至5成

    下一篇

    中疾控回应青岛出现患者住院期间感染新冠肺炎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