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湖北新冠战“疫”中的医废收运员 心里也怕,但仍挺身而出

    每日经济新闻 2020-03-30 20:32

    50多天里,武汉医废收运员也是离病毒最近的群体之一。医废如果不及时处理也会存在二次感染的风险。在与病毒对抗、争分夺秒的日子里,他们也为武汉的复苏默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有人说:“他们也只是普通人,同样需要被守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带你走进他们的故事。

    每经记者 张虹蕾 宋可嘉    每经编辑 张海妮    

    武汉,又一个清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一隅,几十个明黄色医疗废弃物专用桶排列整齐。 

    一群身着白色防护服的医废收运员站在这几十桶医疗废弃物旁,准备将它们运上车辆再进行高温焚烧处理。

    王宁正是这群白色身影里的一员。这个来自襄阳的医废处理员1月29日就带领队员来到武汉,在人们看不见的“战场”忙碌着:把高危的医疗废弃物及时收运、处理。 

    一桶桶半人高、平均重量达35公斤的医疗废弃物,需要处理员们合力搬运到专业运输医废的车辆上,而这些医疗废弃物中不乏传染性较强的新冠病毒医废。面对超出平常数倍的高危医疗废弃物,平日里默默无闻的收运员,突然成为逆行者,在超负荷的工作状态下处理医废。

    3月18日,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部分装有医疗废物的黄桶等待装车。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不怕是不可能的,但医废必须及时处理” 

    从得知要去武汉的那一刻起,在医废行业从业多年的王宁就知道这是一场严峻的考验。

    处于疫情“风暴眼”中的武汉市,几万名病人的背后是数倍增长的感染性医疗废物和各种被污染的生活垃圾,医疗废物日产量已较疫情爆发前增长数倍。生态环境部3月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武汉市医疗废物产生量由疫情初期的40余吨/日大幅增加至200吨/日,最高峰甚至达到240多吨/日。 

    而由于此次疫情产生的医疗废物具有感染性,如果处置、管理不当,存在二次感染的风险。所以,较以往正常医废可以经双层包扎、密封消毒后在48小时之内进行收集转移处置不同,新冠医废必须做到日产日清,通过焚烧、高温蒸煮等多种方式进行及时处理。 

    急剧增多的医废处理量和日产日清的处理要求,均增加着这场战“疫”的难度。

    “疫情严重的时候,我们的工作时间基本都在12小时以上。早晨6:30左右从宾馆出发,到支援的场地简单吃口饭,做好防护后就出发了,每天服务8、9家医院,基本在晚上9点左右才会结束一天的工作。”王宁说。 

    除了身体上的累,王宁坦言:“我们也需要做好心理辅导,每天测量体温,做好防疫,也要给大家加油鼓劲。”在逆行的日子里,忙完一趟运送任务后,医废收运员要进行全身消毒、给车辆消毒、洗手、量体温。晚上回到宾馆后,还要再次测量体温、全面消毒,防疫的每个细节都不能马虎。而每天完成工作回到住所之后,跟家人报个平安成为一天最放松的时候。 

    实际上,王宁所在的湖北中油优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油环保)总部位于襄阳,但在疫情之下,中油环保积极响应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发出的医疗废物运输车辆和人员征集号召,成为驰援武汉医废应急收运的企业之一。 

    为及时消纳医疗废弃物,武汉采取了多元的渠道处理,其中就包括将武汉所产生的医废转运到襄阳、黄石两市医疗废物处置单位进行处置。从1月30日开始,位于襄阳的中油环保就通过收集武汉部分医疗机构产生的废物并运输至襄阳进行异地处置的方式处理武汉产生的医疗废物。 

    而随着疫情发展,王宁的团队也从最初的12人、5辆车,增加到了93人、35辆车。

    “50多天,5000余个医疗废物转运桶,35台车,1926车次,每天7点开始奔忙在武汉三镇,往返于同济医院、火神山医院、方舱医院等定点医院与医废处置中心之间,协助转运医疗废物,最多时一天往返七八趟。齐腰高的医废桶装满后重达50公斤,需要4个工作人员一起抬上1.65米高的车厢。”3月22日,武汉市生态环境局公布的这一连串数字成为这批志愿突击队的勇士们为武汉拼命的最好写照。

    3月18日,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工人们正在将装有医疗废物的黄桶搬运上专业运输车辆。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他们也是普通人,也需要被守护

    这一应急手段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在多方努力之下,尽管医废产量较从前增长了近5倍,但武汉成功实现了日产日清。 

    实际上,医废从接收到处理,需要经历上料、进料、灭菌、出料、输送、卸料6个环节,一个周期要经历80分钟左右。灭菌仓温度需始终保持在135度以上,高温蒸汽灭菌须在45分钟以上。所有工序完成,确定达标,才有专车接收,送往垃圾焚烧厂。 

    谈起自己的日常工作,中油环保支援武汉医疗垃圾清运团队队员刘骏称,“曾被人不理解,被称为收垃圾的。”对于自己的这份工作他表示,“因为我们接触的是高危污染源,所以要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把有污染物的东西清理掉,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但我们还有一把力气。医废处理也是我们的专业”。

    在处理医废的过程中,也有让刘骏心生温暖的小事:“有的医护人员当面感谢我们,有时候看我们工作辛苦,还送牛奶给我们。”

    “有些人对我们这个行业也不理解,之前就认为我们是收垃圾的。但在此次特殊时期,人们对这个行业也有了更多的认识,对于医废的处置能力、运输能力,也会有更多的部门关注,相信行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王宁说。 

    而随着武汉新增确诊病例数逐步减少、方舱医院封仓,王宁所负责的医废工作也进入了收尾阶段。3月21日晚上7点,从冰雪纷飞到樱花盛开,在武汉忙碌了50多天的王宁和队员们终于返回了家乡。 

    在过去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医废收运员也是离病毒最近的群体之一。医废如果不及时处理也会存在二次感染的风险。在与病毒对抗、争分夺秒的日子里,他们也为城市的复苏默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对于医废收运员的付出,有人评价说:“他们也只是普通人,同样需要被守护。”

    目前,该公司与医疗废物打交道的志愿者核酸检测全部为阴性,本次离汉的有47人。在后续的战“疫”中,中油环保志愿者团队仍然有11名队员在一线为东湖高新区和蔡甸区志愿战斗,直至疫情彻底结束。 

    武汉市生态环境局表示,中油环保志愿突击队的援助极大缓解了武汉市医疗废物转运压力,为武汉市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日产日清背后有民营企业的担当,93名勇士是疫情防控的最美“逆行者”。 

    3月18日,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装车完毕后,全身消毒。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3版权合作电话:021-60900099。

    上一篇

    18.2万吨医废带火处理市场? 业内:给了市场查漏补缺的机会

    下一篇

    战“疫”专访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张胜田:医疗废物应急处理能力宁可备而不用,不能用而不备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