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每周为您分享《一周创投市场》,我们将梳理本周内值得关注的创投动态与热点,分享来自一线创业者、投资机构的行业洞察与人气观点,同时挖掘极具潜力的创新项目。本周的一周创投市场我们将目光聚焦于字节跳动在教育领域的野心再升级,软银拟对滴滴自动驾驶公司输血3亿美元等。
每经记者 姚亚楠 每经编辑 肖芮冬
在本周的创投市场中,互联网巨头们的新业务备受瞩目:字节跳动在教育领域的布局再度升级,滴滴的自动驾驶公司被曝将迎来老股东软银加持。此外,投资机构中,阿里创投减持光线传媒套现超5亿,高瓴资本旗下研究型医院本周开建。疫情影响下,亚布力论坛空中开讲,丁香园创始人、董事长李天天在近日分享中表示,现在谈互联网医疗的拐点和大爆发还为时尚早,也远未到下半场,要对行业保持理性预期。
近日,北京博学互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成立,该公司由字节跳动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北京星云创迹科技有限公司100%持股,公司的经营范围包括教育咨询、基础软件服务等。每经记者统计发现,至此,字节跳动旗下教育企业数量已超过10家。
进入3月,字节跳动加速在教育领域探索的消息频出:在日前字节跳动成立八周年之际,张一鸣在致全球员工的内部信中透露,教育是公司跨界尝试的新业务方向,也是他本人重点关注的工作之一,“最近在线辅导市场非常热,我觉得现在还是很早期,教育业务必须有更根本的创新”。随后,字节跳动高级副总裁陈林透露,公司教育业务今年将会招聘超过一万人。而在本周内,字节跳动又被曝正在秘密接触位于河南和江苏的两家营收规模在1亿元左右的线下K12培训机构。有业内人士分析称,字节跳动此举极有可能是想通过收购一家线下机构、搭建一个区域化网校、进而辐射一个省。
对于字节跳动为何选择教育作为新的业务增长点,原头头是道基金董事、湖畔大学招生官许维认为,教育是个大市场,而且可以在线化,它有可能成为继广告、电商、游戏之后,互联网公司的第四个真正变现的业务;对于字节跳动而言,目前这一领域的对手都不算强:好未来、有道的口袋远没有其深,融资做教育的创业公司基本上都在生死线挣扎,AT涉足不深,字节跳动做的赢面比较大;此外,他认为,教育的进入门槛相对较低,因为其产业链短,复杂度远远比电商、本地生活低,所以字节跳动作为后来者,其实是有得追的。
近日,据The Information消息,软银集团牵头对滴滴自动驾驶部门的投资交易已经接近完成,拟投资3亿美元。记者注意到,滴滴是软银押注未来出行的重要一环,此前曾多次向滴滴注资,金额超80亿美元,对于这笔新投资,滴滴方面表示不予置评。
自动驾驶业务被视为未来最重要的技术之一,滴滴对自动驾驶的探索始于2016年,由彼时滴滴研究院院长何晓飞负责,目标瞄准L4级自动驾驶以及完全无人驾驶。2017年程维曾表示,“(自动驾驶)这件事情在我心目中的重要性比本土化竞争高10倍,滴滴会成为谷歌之外唯一活下来的无人驾驶公司”。2019年8月初,滴滴宣布分拆自动驾驶业务,成立独立的自动驾驶公司,滴滴出行首席技术官张博兼任自动驾驶新公司CEO,原顺为基金执行董事孟醒出任COO。
进入2020年,自动驾驶领域融资消息不断:上个月,小马智行(Pony.ai)宣布获丰田汽车4亿美元投资,以加速自动驾驶研发和商业化应用,此轮融资后公司估值超30亿美元。此外,驭势科技也对外公布在B轮融资中获博世战略投资。同期投资的还包括深创投、中金资本等顶级机构,由此可见,这一赛道强者恒强趋势愈加明显,资本向自动驾驶头部集中。
近日,光线传媒对外公告称,截至3月24日,公司第二大股东阿里创投已减持公司股份5766.48万股,减持比例达1.97%,至此其减持计划已实施完毕,按照减持均价9.72元计算,阿里创投此次减持套现金额超5亿元,减持后,阿里创投持有光线传媒的股份为6.82%,依然为第二大股东。
据悉,阿里创投此次减持的股份,是2015年光线传媒向阿里创投非公开发行的股份,彼时正值阿里大举进军影视市场之际,阿里创投认购光线传媒9909.17万股,认购价格为24.22元,认购金额近24亿元。2016年5月,光线传媒曾公告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10股,阿里创投持股成本减半。如今按照3月24日光线传媒股价10.08元计算,从投资收益的角度来看,五年来阿里创投基本没赚到多少钱。
关于“阿里系”出走光线传媒,业界普遍认为光线传媒频频与腾讯系展开合作是重要原因之一:2017年,光线传媒控股的猫眼和腾讯系的娱票儿正式合并,而猫眼的对手正是阿里旗下淘票票。2018年,光线传媒出售新丽传媒股权,接手方也是从腾讯分拆上市的阅文集团,上述动作均被视为光线传媒整体靠向腾讯,使其与阿里难以产生除投资外的其他协同效益。此外,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3月18日,阿里巴巴影业集团发布公告称,拟以不超过4亿元收购天津银河酷娱60%股权。据悉,银河酷娱具有丰富的综艺节目制作经验,能够与淘票票(电影宣发)、剧集制作、阿里鱼(衍生品开发)等各条类业务线开展合作,发挥协同效应。由此看来,未来阿里和腾讯未来在文娱战场上的竞争与厮杀或许会更加激烈。
近日,高博研究型医院在北京昌平区开建,预计将于2023年投入使用,该医院由昌平区、高瓴资本、高博医疗集团三方共同打造,而高博医疗集团亦为高瓴资本全资控股的医疗平台。根据合作协议,高瓴资本及高博医疗集团将发挥其在生物医药投资、医疗产业转化等方面优势,将这一国际研究型医院打造成为“医产研”一体化的医疗服务和科技创新平台,为医药企业提供从早期临床试验到药品注册上市的全周期服务体系。
高博研究型医院项目也是高瓴资本近期密集布局生物医药及大健康领域的又一动作。疫情之下,高瓴资本“买买买”节奏不断,2020年一季度以来,其在股权投资、定增、大宗交易等各个领域均有捕获:1月,高瓴资本跟投生物制药公司创胜集团的B+轮融资;2月,高瓴资本通过定增方式、以不超过23.11亿元现金方式全额认购凯莱英医药1870万股非公开发行股票,成为该机构持股5%以上股东;3月,高瓴资本增持医疗器械上市公司微创医疗,总金额约为6.45亿港元,增持后持股比例为6.61%。
来自胡润研究院发布《2020胡润中国百强大健康民营企业》榜单数据显示,在此次上榜的102家市值超过150亿的企业中,高瓴投资了其中的27家,占比超过26%。其中市值前十位的企业,高瓴资本投资了7家。
互联网医疗出现拐点和大爆发还为时尚早,要有理性的预期。@丁香园李天天
互联网医疗企业在此次抗疫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随着国内疫情整体上得到较好控制,互联网医疗健康企业是否迎来了下半场竞争的重要契机?近日,丁香园创始人、董事长李天天在由亚布力论坛设置的“空中亚布力”上分享了他的判断,以下为他的主要观点:
2020年,互联网医疗健康行业会出现大爆发吗?我认为不会,主要基于三个理由。
首先是技术尚未突破,当前的技术尚不支持我们大规模、低成本地拿到用户在居家环境中有意义的、医疗级别的数据,当技术真正得到突破可以实现上述数据的采集,医疗才算真正移动起来。从这一点看,我认为整个互联网医疗健康行业出现拐点和大爆发还为时尚早,我们应该保持一个比较理性的预期。
其次,政策有待松绑。最近有很多鼓励互联网医疗的行业政策出台,但利好行业不等于利好企业,现阶段的政策利好的仍是是公立医院,或是纳入医保的医疗机构,而不是互联网医疗企业。
第三,医疗是低频行为。疫情这样的偶然事件不太可能会为行业带来一个根本的、爆发式增长。疫情过后,各地的医疗机构、医院重新开张,疾病还是会回归到线下的服务场景中,线上服务又会回归到正常水平。医疗是以疾病为中心,是低频行为,医疗不太能创造新的需求。
总体而言,我认为虽然此次疫情让互联网对医疗健康行业的推动较之前更深入、更全面,但技术和政策层面尚存障碍,从业者不要过于乐观。医疗与其他行业不一样,确实很多行业都已经到了下半场,但医疗行业我觉得还远远未到。与医疗相比,健康则是以生活方式为中心,健康服务也更高频,更容易创造出一些因消费升级而带来的新需求。我认为在公共卫生和大健康领域,存在着更多的机会,当然这只是相对而言。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