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宗旭
进入2020年以后,“新基建”概念再次火热,政府会议五次提到“新基建”概念,其中有四次是在新冠病毒疫情发生之后。特别是3月4日,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明确提出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要注重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
面对疫情引发国民经济压力增加和“新基建”机遇的双重背景下,赛为智能副总裁、研究院院长林必毅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分析指出,在短期担忧情绪的干扰下,市场迫切需要注入强心剂。“‘新基建’兼具科技与基建的属性,是经济发展动能转换的关键活力因素。‘新基建’七大领域涉及面较广,市场蛋糕很大,对人工智能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当前,新冠病毒席疫情卷全球,从趋势上看,国内疫情明显缓解,但在海外有越演越烈的趋势。疫情期间,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基建”,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发挥出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
无人机、机器人、人脸识别等人工智能产品在此次疫情当中大显身手。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合肥、马鞍山等国内多地使用工业级无人机,进行城市消杀、疫情宣传、监测以及物流配送。巡检机器人、配送机器人、医疗服务机器人在城市巡逻、药品配送、医疗护理方面的应用,大大减轻了一线人员的工作强度,避免不必要的接触隐患。
林必毅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在疫情防控中反应灵敏、迅速投入防控一线使用,其归根到底在于近年来新型基础设施整体水平的稳步提升。5G网络的逐步普及以及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建设的完善,催生数字经济和应用的转型升级,形成规模化海量数据,反过来进一步促进算法和算力的优化突破,进而促进人工智能在垂直领域的规模化落地应用。
面对疫情带来的经济压力,国家适时推出“新基建”战略和举措,恰恰是我国经济在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时期,实现动能转换、扩大内需的强心针。国家以宏观政策引导产业聚焦,推动新技术快速创新发展,减轻疫情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和影响,将为长期扎根“新基建”领域、具有核心技术的科技企业带来长远的发展机遇。
面对“新基建”的机遇,林必毅表示对人工智能产业的未来十分看好。人工智能作为“新基建”七大领域之一,受益于政策推动和产业成熟度显著提升,特别在此次疫情中的优异表现,其将迎来更加迅猛的发展。赛为智能作为国内领先的人工智能企业,身处人工智能的核心赛道,运用人工智能的技术,以大数据为基础,向社会提供无人机、机器人、轨道交通全自动驾驶、智慧城市等人工智能软硬件产品和解决方案。“新基建”的推出,不仅立足于国民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长远目标,而且也为企业自身的发展提供历史性的重大机遇。
“从目前来看,‘新基建’无论是政策导向,还是具体落实的措施,政府都有了清晰的规划和步骤。市场蛋糕实实在在看得见,这对我们人工智能企业而言,是千载难逢的机遇。相比平时,我们可以注意到,疫情当中,无人机、机器人以及智慧城市的重要性凸显,人工智能爆发式应用在防灾救灾一线以及复产复工的日常场景之中。”林必毅说。
其实“新基建”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早在2018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首次提出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出要加快教育、育幼、养老、医疗、文化、旅游等服务业发展,加快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城际交通、物流、市政基建等领域的投资力度。
相比于2018年“新基建”所涵盖的内容,林必毅认为,当下的“新基建”概念兼具科技与基建的双重属性,科技属性十足。“新基建”将以往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产业进行深度聚焦,形成新时期的发展方向和机遇。政策清晰,方向明确,对赛为智能来说,也将更有动力去推进“新基建”建设。同时,相比以往,背景发生了重大变化,“市场需要注入强心剂,来驱散疫情引发的中国乃至世界的经济压力和担忧。”
当前,从各个省份目前公布的2020年计划总投资额来看,粗略估计,各省总计已经约五十万亿元。资金从哪里来?国金证券指出,受制于地方政府债务问题,预计2020年基建资金来源更多依赖于中央财政支出和PPP等社会资金,此外国开债等政策性金融债也将成为重要资金来源。
“新基建”巨大的投资金额,极大地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林必毅对此形容到:“‘新基建’是块大蛋糕,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领域“硬菜”分量足。而且未来几年,“菜”会持续端到市场上来,“分批次“、”持续性“的特点,也是吸引企业上餐桌的重要缘由。企业各使神通,纷纷抢着上餐桌。上餐桌的人比较多,想加把椅子挤进来的人更多,都想分一杯羹。不过,从哪儿下手、从哪儿动口,参与企业仍需认真思索。”
林必毅认为,“新基建”机遇将偏爱有准备的企业,特别是在该领域拥有核心技术积累、坚持研发创新的企业。“赛为智能长期扎根人工智能产业,在无人机、机器人、轨道交通全自动驾驶、智慧城市、数据中心等领域拥有充足的核心技术和经验储备。我们早已经做好准备,来迎接人工智能产业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