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成都东部新区全面建设起势 九大片区未来10年投资超3000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0-03-06 15:10

    作为东部新区全面建设的起势工程,成都将在九大片区“掷下重金”——未来10年,在东部新区的九大片区,成都计划总投资高达3086亿元。其中2020年的计划,是289亿元。

    每经记者 黄名扬    每经编辑 刘艳美    

    “到2050年,发达国家可能需要将现有的城市空间翻倍,以容纳预期的人口数量;而发展中国家,需要使他们的城市空间扩张300%以上”。联合国人居署发起编著的《城市规划——写给城市领导者》一书,这样描画“未来之城”。

    时间刻度向前拉,在中国西部,实际管理人口已超2000万人的成都,大约在三年前已开始谋篇布局。向东!向东!向东!2020年开春,成都的东部新区已由全面规划,进入到全面建设的新阶段。新的一年,也因此被视作东部新区全面建设的“起势之年”。

    3月4日,成都市东部新区九大片区综合开发工作专题会召开。作为东部新区全面建设的起势工程,成都将在九大片区“掷下重金”——未来10年,在东部新区的九大片区,成都计划总投资高达3086亿元。其中2020年的计划,是289亿元。

    根据成都最新给出的“时间表”,在2021年第二座机场——天府国际机场投入营运之时,东部新区也将“力争呈现出生机无限、蓬勃发展的现代化城市雏形”。

    天府国际机场模型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资料图片)

    东部新区,关注焦点

    在过去的2019年,成都的 “东进” 区域,累计完成的固定资产投资,已有约1494 亿元,。其增速超过成都全市平均水平3. 5个百分点,对年度投资计划的完成度,高达103. 2% 。

    今年伊始,一场“双城记”在成渝之间唱响。成都向东、重庆向西,中央为成渝地区画出的“双城经济圈”,无疑成了成都东部新区的 “指挥棒”。同时,也为其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时代机遇”。

    去年8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就已指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新形势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按照客观经济规律调整完善区域政策体系,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

    在国家发改委城市中心研究员、民盟中央经济委副主任冯奎看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将极大地增强成渝在西部地区的增长极作用、辐射带动作用,对于优化国土空间结构,推动内陆地区的改革开放是一招大棋、活棋。

    实际上,成都建设东部新区的目标之一,就是“成渝相向发展的新兴极核”。

    作为四川省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支撑性工程,成都东部新区建设从酝酿谋划、战略研究、勘探规划、统筹提升、片区设计,历时近3年。当前,随着发展方向目标日渐清晰,重大基础设施工程相继启动,该新区也由“全面规划”更进一步,进入“全面建设”的新阶段。

    时代际遇下,东部新区项目最新进展如何,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据悉,天府国际机场等一批功能性、标志性、引爆性项目,目前正加快推进;同时,成都的东西城市轴线等关键道路开工建设,城市的“骨架”,也已初步呈现。

    营城逻辑,“人”字当先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首席经济学家李铁认为,目前,成渝城市群内部城市,如何才能实现区域产业振兴?是应该全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还是各种不同产业都要发展?未来如何进行产业布局和规划?这些都是下一步亟待解决的问题。

    而从本质上讲,李铁认为,所有的举措都是要解决“人”的问题。

    这也是成都的考量。不仅仅是唱好“双城记”,单就成都本身,也需要从“盆地”跳出去。随着经济规模、开发强度快速扩张,成都城市“单中心圈层式”发展的空间格局,与盆地气候、环境资源约束的冲突,也日益凸显。

    从龙泉山俯瞰城市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资料图片)

    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李晓江看来,成都跨过龙泉山向东发展,“是认识到自己的资源价值和发展取向,有针对性地制定方针”。

    而其东部新区的九大片区综合开发,是东部新区全面建设的起势工程。这也是成都破除“点状扩散、圈层发展”模式、形成“多中心、网络化”空间格局的有益探索。

    这样的“未来之城”,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围绕人的生产生活需求规划建设管理城市——产城融合、职住平衡,是理想生活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可以看到,“人”,也成了成都自始至终,一直在强调关键词。

    “要始终坚持‘人城产’营城逻辑,统筹规划产业生态圈和市民生活圈,科学配套产业、居住、商业和公共服务,在片区开发中兼顾产业功能区的功能需要和社区居民的生活需要”;

    “要兼顾城市长期规模预测人口和近期服务人口现实需求,科学确定公共服务配套标准、具体指标”;

    “要适应不同群体需要构建多元生活场景,以人聚业、以业兴城。要大力推进片区功能设施共享,激活社区活力和创业活力”。

    如今,东部新区已开启全面建设的起势之年,新城建设将有新模式新举措。这也将有望成为成都落实“公园城市”理念,推动职住平衡、产城相融的有益尝试,成为构建“企业主体、综合平衡”发展方式的有益创造。

    国际视野,“未来之城”

    当天,成都的工作专题会上,还有一个词也是焦点之一:国际化。

    成都提出,要充分借鉴国内外先发城市的先进经验,拓宽视野、前瞻未来,提高了东部新区规划的国际化水平;对标迪拜、筑波经验,对东西城市轴线东段、金简仁快速路断面设计、慢行系统、景观绿化方案等进行全面优化等等。

    成都龙泉山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资料图片)

    某种程度上,这或许也可被视作是城市的“雄心”,在新区建设理念的一种映射。

    从四川省会,辐射西部,到国家中心城市,再到国际化大都市……近年来,成都的视野不断扩大,舞台的高度持续跃升。与此同时,年初国家为成渝双城经济圈提出的建设目标,也是“世界级城市群”。

    西财智库首席执行官汤继强就指出,成渝在与东南亚、南亚、欧洲等地区的合作上,都具有明显优势。近年来,四川外贸进出口呈现良好势头,中日韩领导人会议选择在四川成都举行,这些都表明,以成渝为代表的西部地区,将在中国对外开放过程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成都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李霞则坦言,成渝城市群提出的建设目标是“世界级城市群”。“尽管目前还有很大差距,但没关系,我们可以确立这样一个目标,关键是要清醒地认识到差距在哪里,探索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特点和阶段的实现路径”。

    路径是什么?在新加坡宜居城市中心主席、“新加坡规划之父”刘太格看来,中国的城市要推进国际化,一切问题都应回归本源:下功夫去了解人和土地的基本需求。“我觉得把城市功能做好,想不国际化都很难。”他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对此,成都的思路很清晰:着眼长远、先试先行,依托优秀的城市设计和宜人的环境,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和新职业人才前来。同时,进一步做好复合型功能区策划和人文城市设计,吸引更多全球先进企业共同参加,加快形成吸引全球产业链高端和价值链核心企业入驻的承载能力。

    一切信号都表明,成都之东,国际化的“未来之城”正在崛起。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15

    下一篇

    四川内江市56个重点产业项目网上招商 投资总额近1500亿元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