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裴健如 每经编辑 段思瑶
对汽车行业来说,任何一个零部件的缺失,都会让车企的生产和制造按下暂停键。
在国内车企逐渐步入复工正轨的同时,跨国车企也在尝试以新的方式,保障新冠肺炎疫情之下的零部件供应。日前,据央视新闻报道,以通用汽车、福特汽车为代表的跨国车企均采用大规模包机的方式运输零配件。
“疫情之下全球供应链吃紧,跨国公司都在调动资源支持,所以福特汽车也在调动供应链资源相互支持。”对于包机运输零部件一事,福特中国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说。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孙桐桐 摄
通用汽车全球执行副总裁兼通用汽车中国公司总裁钱惠康也表示:“对于汽车产业来说,疫情带来的挑战不仅在销售终端,更是在产业链层面。在中国,通用汽车不仅生产汽车,同时也采购零部件供应全球生产。目前,通用汽车在中国的工厂和经销商正在逐步实现复工,全球供应链运行平稳。”
工信部披露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3月3日24时,国内16家重点整车集团主要生产基地开工率已达84.1%,员工复岗率达66.5%。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装备工业一司帮助协调重点企业跨省协调整车及关键零部件企业物流运输通行和复工复产问题,累计推动25个地区600多家企业复工。
包机难成常态
对整车企业而言,种类庞杂的零部件稳定供应是复工复产的重要基础。据央视新闻报道,为通用汽车运输零部件的包机共有16架,由东航货运航班承运,自浦东机场起飞至芝加哥,每架航班载有422件汽车配件,合计重量为80.45吨。
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这些急需的零部件通过包机方式发运到通用汽车在北美、巴西以及阿根廷的生产基地,确保了通用汽车全球供应链的畅通。”上汽安吉物流总经理王泽民表示。
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而在同一天,福特汽车也有94吨包机的配件从浦东机场出发,并于当天下午5时抵达泰国曼谷。据了解,这批零部件在前一天晚上由重庆等地连夜运至上海。
公开资料显示,福特汽车在泰国有两个汽车制造工厂,是其全球重要的生产基地。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国至泰国航线运力基本处于瘫痪状态,包机无疑是最佳的救急方式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航运,海运物流也是跨国车企运输零配件的主要方式。数据显示,疫情发生以来,上海海通国际汽车码头共计完成靠泊作业94艘次,完成装卸58378辆,完成向泰国发运3万台套、向印度发运2000台套零部件。
有分析认为,包机运输是“非常时期”跨国车企的无奈之举,由于成本高企、流程复杂等因素,包机不会成为常态。“通常制造商的利润在5%到10%,用包机运送零部件,成本会因此增加10%到30%,这可是冲击到底线了。”LeanDNA的首席执行官理查德·勒博维茨表示。
全球汽车产业链遭遇考验
作为全球最重要的零部件供应基地,中国的零部件生产对不少车企来说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据瑞银集团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在全球汽车产量中所占的比例约为27%,在全球汽车零部件出口中所占的份额为8%。而据日本国际贸易中心的统计数据,2019年日本从中国进口的汽车零部件为30亿美元,占日本全部进口零部件的37%左右。
疫情之下,国内不少零部件企业的生产受到影响,进而在全球汽车行业内引发“蝴蝶效应”,多家汽车制造商的供应链开始出现中断。此前,现代汽车成为全球首个受疫情影响因供应链中断而暂停在中国境外生产的大型汽车制造商。紧接着,更多车企加入到“零部件供应预警联盟”中,双龙汽车、雷诺三星汽车、起亚汽车、日产汽车、本田汽车、丰田汽车均采取了关闭生产线或调整产能的举措。
图片来源:摄图网
不仅是日韩车企,欧洲车企也遇到了供应链难题。据媒体报道,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公司(FCA)表示,零部件供应链的中断已迫使其暂时关闭在欧洲的一家工厂。“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对业务构成威胁,目前还无法确定其对销量和产能的影响程度。”FCA方面表示。
据不完全统计,仅武汉市汽车供应链企业便超过百家,包括博世、格特拉克、德尔福、法雷奥、万向等规模以上零部件配件企业。而疫情对湖北省零部件企业来说,使其供应链体系将受到复工延期及订单波动双重影响。
虽然部分零部件企业已于2月10日开始复工,但仍面临多重困境。一位主要生产线束的零部件厂商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我们的生产线已经于2月10日开工,年后公司有了新的订单需求,就赶紧投入生产。公司的主要客户包括特斯拉、一汽、吉利、名爵等品牌,虽然他们已实现开工,但公司生产仍受到原材料紧缺、人员不足的限制。”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对212家零部件企业进行的调查显示,受疫情影响,零部件企业营业收入损失最高的达到20亿元人民币,营收损失在2000万元到5000万元的企业占比为16%。
除此之外,一位零部件行业人士表示,受资金链短缺、防御物资不足、人员保障不充分等因素的影响,一些中小规模的零部件企业抗风险能力较低。再加上目前整车厂的复产情况不稳定,加大了供应商的生产难度,或将加速部分零部件企业的淘汰。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