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新冠疫情给部分重大国际活动带来不同程度的冲击与极大的不确定性,从体育赛事到时装周再到工业展览环球同此凉热。
每经记者 谢陶 张凌霄 每经编辑 高涵
2月末的巴塞罗那本该人头攒动——来自世界各地的电子厂商在这里展示最炫目的科技,全球的科技爱好者与消费者络绎不绝。然而,受新冠疫情影响,科技界的“奥斯卡”2020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最终被迫取消。
近日,新冠疫情在日韩和欧洲等地区不断蔓延,给部分重大国际活动带来不同程度的冲击与极大的不确定性。疫情阴霾之下,从体育赛事到时装周再到工业展览环球同此凉热。
欧洲:现存确诊712例;死亡19例
2020欧洲杯:形势紧迫 停办将损失数十亿欧元
图片来源:摄图网
受疫情影响,意甲的部分比赛已经延期,包括国米VS桑普多利亚、亚特兰大VS萨索洛、维罗纳VS卡利亚里。此外,近日国米与卢多克雷茨的焦点战役也选择了空场进行。而6、7月欧洲杯决赛是否能够如期举行受到多方关注。
记者了解到,为了纪念欧洲杯60年,本届赛事将采取无主办国的巡回赛方式在欧洲11个国家的12座城市举行。目前英国、西班牙、德国、俄罗斯已经相继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意大利成为了“重灾区”,现存确诊591例,死亡17例,确诊人数占欧洲总数逾8成。今年的巡回赛制,各国参赛球队和观赛球迷的流动势必变得更加频繁,疫情扩散的风险不言而喻。
在被问到是否采取了相应措施防控新冠肺炎时,欧足联官方(UEFA)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暂未采取措施限制现场观看人数。我们将继续密切关注新冠疫情的发展,并与相关部门保持紧密联系。”
此前,欧足联副主席米歇尔·乌瓦表示:“我们正处于观望阶段。不确定意大利作为欧洲杯11个举办国之一的地位是否会受到影响。”
事实上,距离6月13日决赛开幕,留给欧洲杯的时间不多了,回旋余地在不断变小。无论是空场还是停办都将给世界上最赚钱赛事之一的欧洲杯带来巨大损失。据福布斯报道,欧足联计划在2020年欧洲杯上获得25亿欧元的收入,预计利润将超过10亿欧元。记者了解到,欧洲杯赛事对于举办城市还有巨大的刺激经济的作用。一座球场举办四场比赛,预计能为当地带来超过1亿欧元的收入。
全球领先的体育市场情报服务商Sportcal的赛事主管克里斯托弗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新冠疫情蔓延给欧洲的体育赛事带来了影响。意甲赛事的推迟和延期释放了一个信号。接下来2个月的时间非常关键。如果疫情持续恶化,夏天的欧洲杯决赛或将泡汤。”
克里斯托弗补充道:“疫情持续恶化,除了影响短期的赛事收入以外,更重要的是影响欧洲经济,从而对欧洲体育市场造成长期的深层次的影响。目前还无法准确预估疫情恶化会造成的损失,但起码有数十亿欧元。”
日本:现存确诊188例,死亡4例
2020东京奥运会前景不明
日本东京奥运博物馆前五环雕塑 图片来源:摄图网
1月下旬,日本新冠肺炎疫情开始变得严峻,给即将举办的2020东京奥运会蒙上了一层阴影。
日前,国际奥委会副主席迪克·庞德表示:“如果三个月之后新冠肺炎疫情威胁不能消除,2020年东京奥运会可能会取消也可能推迟到2021年。”消息一出,迅速引发热议。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立即回应:“庞德的观点只代表其个人,不代表国际奥委会。东京奥运会将按计划如期举行。”
2月27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向国际奥委会求证时,国际奥委会并未提及东京奥运会可能会被延期或取消。国际奥委会告诉记者:“东京奥运会的筹办工作正按计划推进。东京奥组委将继续与相关机构合作,商讨对策,密切监测新冠疫情。我们相信日本政府会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抗击疫情。”
在奥运会历史上,至今还从未出现过因公共卫生事件导致奥运会延期的情况。但凡奥运会日程产生任何重大变化,举办国和国际奥委会都可能蒙受巨大损失。
据《金融时报》报道,根据估算,日本已为承办东京奥运会耗资250亿美元。花旗集团东京首席经济学家村岛纪一预计,若取消东京奥运会,日本将失去前来观赛的200万入境游客,日本今年截至9月的季度GDP增长率将损失0.2个百分点。
目前,东京奥运会赞助商、门票和各类授权等各项收入总预算为59亿美元。企业赞助收入已打破历史纪录,包括佳能,瑞穗金融及野村证券在内15家东京奥运会“金牌”赞助商每家都已支付1亿美元赞助费。
而赛事转播权更是国际奥委会的一颗“摇钱树”。以2013年至2016年的里约奥运周期为例,奥运会的转播权收入达到了41亿美元,占到了国际奥委会收入的47%。此前,国际奥委会还和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等转播平台签订了截至2032年的长约。而此次,NBC在东京奥运会转播权上的花费约为14.3亿美元。
如今,距离奥运开幕日只剩下五个月,奥运会能否如期举行,压力全在日本身上了。
德国:现存确诊34例,欧洲国家中仅次于意大利
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暂未收到大规模退展通知
资料图 图片来源: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官网
一直以来,德国会展业在全球独领风骚,世界领先的专业性贸易展会约有三分之二在德国举办,每年约吸引18万参展商和1000万参观者,外国参展商和参观者的比例分别为60%和30%。新冠疫情在欧洲以及全球的蔓延恐将影响外国参展商和参观者。
将于4月20-24日举行的2020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作为世界工业技术标杆展会,历来受到全球瞩目,每年都会吸引超过6000家企业和20多万名观众前来参加。
2月27日,展会主办方德国汉诺威展览公司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我们和参展商咨询委员会及其他协会讨论了当下的疫情。目前我们还未收到任何来自参展商的退展通知。我们一致认为作出延期举行博览会的决定还为时尚早。”
在说到近期的抗疫计划时,汉诺威展览公司向记者表示:“本周我们将与卫生部门讨论应采取的必要防控措施,保障展会安全。同时我们将继续密切监控疫情,预计于3月中旬与卫生部门和参展商咨询委员会一起对疫情进行二次评估。如果展会如期顺利举行,我们将采取最高等级的卫生、安全和医疗保障措施。”
记者了解到,早在2018年,中国就成为了德国展览业最大的海外市场。而今年受新冠疫情影响,来自中国的参展商和观众势必将减少。
德国科隆大学经济学者罗多夫称:“中国企业参展对国际展会至关重要,德国许多国际展会依赖中国企业。如果中国展商不参展,其他国家企业也可能不来,其中一些展会将不得不取消。中国企业参展给展会经济乃至整个国际经济带来了乐观情绪。”
据官方数据统计,去年共有6500家参展商,21.5万名观众参加了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其中40%来自境外,参加人数最多的国家是中国、意大利和美国等。
韩国:现存确诊病例1987例;死亡13例
釜山世乒赛延期举行
图片来源:韩联社
2月25日,国际乒联紧急宣布,受疫情影响,原定于3月22日-29日在韩国釜山举行的2020世界乒乓球团体锦标赛延迟举行,目前暂定于6月21日-28日举办。
国际乒联表示:“鉴于目前韩国国内疫情局势的不确定性和变化性,国际乒联从保障球员、工作人员、球迷健康和安全的角度出发,做出了延期赛事举办的决定。”记者了解到,延期后的团体世乒赛日程与韩国公开赛和澳大利亚公开赛有所撞期。国际乒联正在与其他两站赛事的组委会讨论商定重新排期。
本届世乒赛男女团各有72支队伍参赛,但截至国际乒联发布声明的前一日,已有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多达37支队伍决定退出比赛。日本乒乓球选手伊藤美诚表示:“虽然希望按照原计划比赛,但因为安全问题,世乒赛延期是正确的做法。”
近年来世乒赛的曝光度和影响力不断增长。以2019年的世乒赛为例,全球有超过 145 个国家和地区的共2.65 亿人次收看了世乒赛电视转播,刷新了 2018年世乒赛的观看人数记录。2018年,国际乒联全年赞助收入约为800万美元,转播收入约600万美元。
目前无法得知釜山世乒赛延期将对收视率造成多大影响。不过可以预见的是,釜山地区新冠疫情的扩散势必会影响在世乒赛期间前来釜山的国际游客,从而对当地旅游业造成冲击。
法国:现存确诊25例;死亡2例
巴黎时装周:中国玩家减少 各大品牌面临销售困境
资料图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继米兰时装周多个场次受新冠疫情取消后,作为全球四大时装周的2020秋冬巴黎时装周于2月24日正式揭幕,将于3月3日结束。
疫情之下,巴黎时装周受到了哪些冲击?法国卫生部长Olivier Véran表示:“除中国、韩国和日本的买手及时尚博主将会减少外,许多参加了米兰时装周的买手和博主也将无法出席。”
记者了解到,因疫情爆发,目前已经有6家中国品牌取消了原定在巴黎举行的活动。而越来越多的品牌选择了“云直播走秀”的形式。2月26日下午朗万就举行了一场2020秋冬女装大秀,开场前40分钟开始进行全方位直播。
巴黎时装周上的各大品牌除了面临观众缩水,尤其是中国玩家的部分缺席外。各大品牌在中国区的销售也面临挑战。意大利奢侈品牌菲拉格慕总裁Ferruccio Ferragamo此前就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品牌在中国的大部分门店已暂停营业,收入不断减少,员工成本高企,每天都能感受到业绩的损失。”
事实上,随着中国在全球奢侈品产业的影响力不断提升,中国“玩家”的暂时缺席,对奢侈品行业的打击不言而喻。根据投资银行杰富瑞(Jefferies)的数据,过去十年中,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能力不断增强,如今已占全球时装行业近4成份额。
意大利投行Equita的报告指出:“疫情发生在中国春节期间,这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和旅游时段。中国消费者占全球奢侈品消费市场35%,其中三分之二的消费是在海外。新冠疫情减少了中国消费者的海外旅行,影响了消费积极性。按极端情况假设,如果疫情让中国市场的时尚行业消费完全停止,那么疫情每延长一个月,时尚企业全年利润就会下降5%。”
法国时尚巨头开云集团表示:“受疫情影响,旗下诸多品牌在中国销售量急剧下降。但评估疫情对集团造成的影响还为时过早。”
注:以上新冠疫情数据截至2月28日16:00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