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是筛查疫情期间“四类人员”的重要依据,高德红外的红外测温设备也是订单爆满,被称为企业“复工神器”,是企业复工前需要加急采购的物资,如华为、美的等知名企业均向其下了订单。
每经记者 张明双 岳琦 每经编辑 张海妮
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部分员工已经返工。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2月13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武汉光谷黄龙山南路上看到,因疫情而冷清许久的马路迎来了一辆辆小车,一些拎着大包小包的年轻人从车上下来,在门口测过体温后进入高德红外(002414,SZ)厂区,甚至有人携带一整箱泡面,在众人的注视下抱着走了进去。
这些都是从各地赶来复工的高德红外员工。随着湖北以外的省份逐渐复工复产,红外体温检测设备的需求暴涨,高德红外的测温设备产能骤然扩充好几倍,订单量往往排到一个星期之后,亟需大量员工补充生产线。不过,虽然有不少员工克服交通管控因素赶回武汉,但高德红外仍然缺人。
“现在复工率是70%左右,实际还没有达到满负荷生产的所需人数。”2月25日,高德红外常务副总经理苏伟介绍,目前测温设备“全自动红外热成像测温告警系统”产能是每天1000台,意向订单已近2万台,公司已将部分军品生产线上的员工借调过来,近期还启动了人才招聘计划。
对于高德红外来说,人体测温设备原本是一个很小的产品种类,一年也就销售几百台,产值与主营产品红外热成像仪、传统弹药及信息化弹药等相距甚远,但在新冠肺炎疫情中,这一产值不大的产品,却成为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的重要防疫保供物资。
“面对突然的疫情,我们把这个产品线建起来,加急生产。”高德红外党委办公室主任余小小对记者表示,从春节前就有200~300人一直留守武汉生产线,后续又有响应复工的员工从各地回来。
虽然高德红外早在非典时期就已开发人体测温仪产品,但疫情凶猛,仍需要在短时间内提升产能,专门针对体温检测进行生产。
2月13日,记者在红外民品生产楼大厅,看到了两台新型的“全自动红外热成像测温告警系统”,可以同时监测十几二十人的体温,还兼具人脸识别等功能,一旦体温超标,仪器会自动报警,精度更高。
“这是为了应对疫情新研发的两套系统,还在测试中。”苏伟介绍,对原有产品进行了专门升级,可以实现大面积人流筛查,应用于机场、火车站、工厂等。2月25日,苏伟再次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上述产品已经全面进入批产与销售了,红外测温产品的产能已经达到每天1000台(之前产能为每天200台),扩充了好几倍,跟得上订单需求。
体温是筛查疫情期间“四类人员”(确诊患者、疑似患者、无法排除感染可能的发热患者、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的重要依据,高德红外的红外测温设备也是订单爆满,被称为企业“复工神器”,是企业复工前需要加急采购的物资,如华为、美的等知名企业均向其下了订单。
即便产能满负荷生产,一些企业的订单也要排到一周以后。“已经发出去大概8000台。”苏伟告诉记者,现在意向订单接近2万台,火车站、医院等场所都需要这样的设备。
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部分员工已经返工。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面对突然增加的产能和订单,高德红外也面临压力,主要体现在原材料和员工复工上。2月初,在武汉“封城”、交通管控及供应商停工影响下,高德红外所需的元器件、电镀版、结构件等原材料很难从外省运到武汉,生产运营都较难。直到工信部将高德红外列入重点保障名单,在物流物料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原材料才陆陆续续进入武汉。
苏伟表示,随着省外供应商复工,加上省内配套的加工企业在省市防疫指挥部的协调下部分复工,原材料供应方面的困难已经得到缓解,包括最困难的交通运输问题。
而在人员复工方面,2月13日,苏伟和余小小均向记者提及“缺人”,高德红外员工规模为2500多人,当时复工率为60%~70%。余小小介绍,员工回来要经过村、县等几个关卡,到了武汉还要面临公共交通暂停的困难,所以公司使用了传统的蚂蚁搬家方法,由部门经理开着车到各个站口去接人,为此还建立了武汉市内拼车互助群、共享复工群等。
但即便如此,有些员工始终无法顺利复工。2月25日,余小小透露,目前高德红外的复工率为70%左右,部分省外地区管控严格不肯放人。
为了满足生产需求,高德红外还将部分军品生产线及人员借调过来,从事测温设备生产。近期,高德红外启动了人才招聘计划,通过校园招聘及社会招聘,拟录用500余人,包括研发类、职能类、生产供应链类等岗位。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高德红外对援助湖北及湖北本地的医护人员子女,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苏伟介绍,一方面是复工率70%左右,实际还没有达到满负荷生产的人数,要补充一些员工;另一方面公司产能也要扩大,疫情过后,社会对公共卫生的认识会提高,测温设备市场需求还是存在的。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现在高德红外复工的仍是民用产品线,军品生产仍未复工。不过苏伟表示,军品生产计划其实早在2019年就已制定好,做好了原材料采购等准备工作,待湖北省发布复工通告后就可以进行军品生产。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