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传播和病毒传播有何类同?对企业组织变革和创新有何启发?由法国里昂商学院打造的的公益项目方舟读书会在抗疫期间就此与参与者进行了线上分享。
每经记者 成锦鸿 每经编辑 方琛
近日,建立于1872年的欧洲著名百年商业学府——法国里昂商学院的公益项目方舟读书会推出了系列读书活动,第一期“疫情新观察:社会网络和复杂系统”和成立于1843年的欧洲著名百年经济杂志《经济学人》携手打造,《经济学人·商论》执行总编辑吴晨、法国里昂商学院GDBA联席教授江源、法国里昂商学院副校长、亚洲校区校长王华从不同角度对“社交网络传播和病毒传播有何类同?”“对企业组织变革和创新有何启发?”等话题进行了分享。
吴晨作为领读人,以《广场与高塔》开篇,从网络和传播的角度理解疫情带来的焦虑和“连接”的重要性,为疫情下的企业变革带来新思考。
(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吴晨指出,网络的世界不是平的,社交网络本质上鼓励圈层化,网络结构决定了传播效果。吴晨举例说到,此次疫情中,专家们口中的超级传播者在资讯、观点传播中就是KOL(关键意见领袖),就是在传播节点中重要的、有影响力的人。人们通过KOL可以去分析背后的网络结构,透过关键节点,找出与之相关的其他节点。
其次,此次疫情给人们带来了一个很大的挑战,即信息过载。在信息过载的情况下,权威媒体能给人们提供更全面真实的信息,帮助我们跳出那个无所不在的社交网络,回到网络上重要的有权威性的节点。透过此次疫情,也让人们看到了权威的、强调新闻专业性的媒体在此次抗疫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对企业来说,此次疫情也让人们看到网络经济会加剧不平等,导致“大者恒大,赢家通吃”的网络效应。吴晨举例说到,在此次抗疫过程中,当每个人都要在线工作、在线学习、在线协作的时候,钉钉的下载量达5亿,企业微信达4亿,也就是说此次疫情期间反映出来的数字经济发展情况是,大的IT平台会变得越来越大。
最后吴晨讲道“技术的创新要辅助于组织的变革”。那么,《广场与高塔》能给组织创新带来什么启示?吴晨认为主要有四点:一是当外部世界变得越来越复杂的时候,要走出路径依赖,根据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组织形式,灵活应对;其次是多元化的世界,要给组织创新更宽广的空间,重视社群的力量;三是对于大的组织而言,快速决策尤其重要,拖延决策可能会带来更大的损失;最后是在资讯发达的环境中拥有更强的韧性和灵活度的组织可以更好地面对外部变化。
法国里昂商学院GDBA联席教授江源,通过学者视角,围绕此次主题,对社会网络作出科普性介绍,并且联系组织管理中组织创新、变革,讨论社会网络的功能和作用。
(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从此次病毒传播的角度来看社会网络,结合此次新冠病毒在新闻报道中的传播特点可以发现,人们乘坐同一个航班、火车、游轮或公交,甚至在不同时间出现在同一场所,例如健身房,或者在菜市场偶然的见面,十几秒的时间也可能被感染。这说明这个病毒的传播力很强,它对社会网络的依赖并不是一个强的网络,而是在一个弱的网络基础上就可以传播。同时,此次疫情在武汉的发展情况,包括很多居民出现交叉感染,即一个人跟其他人高频率地反复接触,即强连接。
江源对强连接和弱连接的区别进行了深一步的说明,指出强连接和弱连接对组织协同和社会分工来说:弱连接将小世界变成稳定协同的大社会。弱连接为主的社会网络中充满很多结构洞,信息相对抑制,它会充满很多创造力和创新的可能。强连接促成知识的深度内化和转移。强连接的社会网络将有助于实施创新、撬动改革落地。
法国里昂商学院副校长、亚洲校区校长王华从跨文化和组织创新的角度进行分享,并与吴晨和江源展开互动对话。
(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王华指出,广场和高塔看似二元对立,其实相互交融存在,成百上千万的企业都存在着广场与高塔同时兼容的状况。企业未来的组织形态会日益往网络化的方向去发展。解除疫情之后,网络化的决策形态能否逐步成为公司组织文化的一部分,值得企业家们思考。
王华认为,信息爆炸时代,急切需要掌握稀缺资源——深度思考的能力。跨文化,应该成为实现中国企业的组织创新的新基因。当下中国企业以强连接居多,但企业要基业长青,走向壮大和伟大,其背后结构洞和弱连接就变得非常重要。
王华最后总结道:“战‘疫’终将胜利,我们在共渡难关的同时更要放眼大国崛起的历史机遇。”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