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热评|因地制宜 让严防控与促复产并行不悖

    每日经济新闻 2020-02-16 21:21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恢复生产,这是当前摆在全国面前的最重要任务。只有做好了疫情防控,才能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在做好全力抗疫的基础上抓好复工,才能努力降低疫情对生产经营的影响,稳定经济运行,从而为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每经评论员 李彪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是不是已经出现了拐点?这是人们最期盼得到肯定答案的一个问题。

    疫情的情况从数据上可以初窥端倪。国家卫健委的数据显示,2月15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2009例。新增确诊病例在2月12日达到高峰后,已连续3天出现了下降。

    如果按照湖北省和湖北省以外的其他地区来区分,更能看到比较明显的转好趋势。2月15日0~24时,湖北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843例(含临床诊断病例888例)。湖北省以外的其他地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新增确诊病例在2月3日达到890例的峰值后,已经实现了“12连降”。至2月15日,新增确诊病例数量降至166例。

    在全国整体新增确诊病例持续下降的同时,部分地区根据当地疫情形势,实施了更加严厉的防控措施。比如湖北十堰市张湾区、孝感市大悟县、孝感市云梦城区近日宣布实施“战时管制”。

    以孝感为例,当地作为全国首个启动战时管制的地区,其疫情形势仍不乐观。2月15日,孝感累计确诊病例达3201例,仅次于武汉。实际上,早在2月5日,人口比黄冈少200多万的孝感,新冠肺炎累计确诊人数就已超过黄冈,居全国第二位。

    对于湖北部分地区实施战时管制的依据,早在2月11日,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就通过了一份决定,可根据疫情需要,在防疫管理、场所管理等多个方面规定临时性应急行政管理措施等。

    实际上,不仅仅是湖北地区,一些重点地区也相继实施了更严厉的措施。比如西安新城区发布了关于疫情防控工作“十二个一律”的通告等。

    可能有些人心里会生出疑问:在新冠肺炎新增确诊病例普遍持续下降的情况下,为何一些地方的管控措施力度不减反增?这是否有些紧张过度?

    对此,笔者认为,在一些重点地区,当前对管控措施进行升级仍属必要。

    首先,确诊人数总量依然较为庞大。截至2月15日24时,全国报告的现有确诊病例为57416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68500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529418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58764人。这也意味着,当前具有较高病毒感染风险的群体依然存在,未来一段时间,确诊人数还会继续出现。

    其次,疫苗的研发问世仍有待时日。目前,虽然磷酸氯喹、伦地西韦、法匹拉韦等部分药物已经初步显示出良好的临床疗效,但针对新冠肺炎的疫苗仍处在动物体内测试的阶段,距最终问世仍有一段距离。在没有安全、有效的疫苗产品之前,新冠肺炎对公众的生命安全仍具有非常大的威胁。

    再次,随着各地企业逐渐恢复工作和生产,原本分散在千家万户的人员将再次聚集,地铁、公交、办公楼(工厂)、食堂等将成为人员较为集中的地方,一旦疫情防控管理放松,将存在不小病毒传播风险。

    比如,2月14日,杭州“滨江发布”发布微信《滨江企业严格落实开复工防控措施,及时处置一发热病人》,通报杭州市滨江区一企业2月12日上班首日,一员工首次测温时体温正常,中午二次测温时发现该员工发热。该公司立即将此员工转移到企业内部临时隔离点进一步观察。随后滨江区还采取了该企业暂停复工,进行再排查、再消毒、再落实的措施。

    但与此同时也要看到,管控升级并不适合所有的地区。尤其是严控措施要严格依法实施,不能层层加码式地搞极端,甚至严重影响到个别社区居民的生活。

    基于此,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一定要做到管理到位和服务保障相结合;控制疫情和复工复产相结合;还要做到在疫情不同地区,要根据不同程度与不同施策相结合。

    一些地区累计确诊病例基数相对较小,新增感染病例已降至个位数,甚至是新增确诊病例低于新增出院病例等,在保障疫情防控、保持转好态势的前提下,应该逐步减少管控措施对企业生产、居民生活带来的影响。

    比如企业复产的力度是否可以更大、范围更广?一些主要的运输、出行的道路能否有条件放开管控?有些便于居民购物的市场能否有序放开营业?这样的措施,在疫情控制好转的地区可以逐步落实。

    总之,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恢复生产,这是当前摆在全国面前的最重要任务。只有做好了疫情防控,才能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在做好全力抗疫的基础上抓好复工,才能努力降低疫情对生产经营的影响,稳定经济运行,从而为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3版权合作电话:021-60900099。

    上一篇

    贵州全面恢复省内交通

    下一篇

    每经热评|物业战“疫” 敲响社区治理前奏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