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病魔斗争了近一个月,痊愈后的协和东西湖医院ICU主任袁海涛有哪些计划?“战友一直战斗在一线。我的回归应该是对他们很好的鼓励。”袁海涛说,他想尽快回到工作岗位,继续抗疫战斗。
每经记者 陈晴 每经编辑 魏官红
2月14日14时,国新办举行疫情防控最新进展及关爱医务人员举措发布会。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介绍,截至2月11日24时,全国医务人员确诊病例1716例,占比3.8%。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东西湖医院/武汉市东西湖区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协和东西湖医院)重症医学科(ICU)主任袁海涛就是1716名确诊医务人员中的一员。他的病情一度加重,其好兄弟武汉市肺科医院ICU主任胡明得知后,也难掩情绪失控,泣不成声。
但袁海涛并未忘记自己是一名医生,只要是在呼吸不太困难的条件下,他一直坚持远程为自己科室的重症病人提供治疗建议。“有些事放不下,你也没办法。”袁海涛说。
协和东西湖医院重症医学科(ICU)主任袁海涛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好在经过多日治疗,2月7日,袁海涛已顺利从武汉市肺科医院出院。不过,因为肝功能还未完全恢复,以及肺部仍有一些阴影,目前袁海涛在协和东西湖医院隔离观察。
协和东西湖医院是一家三级综合医院,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医院收治了不少确诊患者。作为协和东西湖医院重症医学科(ICU)主任,袁海涛义不容辞,奋战在抗击疫情的一线。
协和东西湖医院重症医学科(ICU)主任袁海涛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1月14日,协和东西湖医院的一名患者病情恶化。经过专家组讨论,决定气管插管,用有创呼吸机通气。而为患者插管后,则需要将其转运至ICU病房。
据袁海涛回忆,这一段转运的距离虽然只有600多米,但患者十分躁动,试图拔管,“我们需要一边给镇静一边按着他,还要推着床和呼吸机同步前进,600米的路显得无比漫长”。
“防护服里的汗水、雾水,夹着防护服外的雨水,混在一起,流到了我的眼里、嘴里。这可能是我经历过的最艰难的一次转运。回想起来,这大概是自己被感染的源头。”袁海涛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道。
第二天,即1月15日的晚上,袁海涛开始感觉肌肉酸痛。他在心里祈祷自己千万不要发烧。“1月初我就接触了一些(这类)病人,对于他们的症状和临床表现比较清楚。”
但袁海涛还是发烧了,以防万一,他独自一人到书房睡下。16日一大早,袁海涛便赶到医院做了CT,结果显示肺部有阴影,加上血象检查,一切指标都推着他承认自己感染了新冠病毒。
早期,他的病症比较轻,便使用口服药物,可持续了十多天病情仍未好转。即使身为医务专业人士,他也感到有些焦虑。
“十天了还不好,我就觉得这不是个好现象。”袁海涛说,免疫力提起来后,一般病毒会慢慢被消灭掉。从自己过往的治疗经验来看,大多数病人在10天到14天左右,病情出现转机。
1月27日左右,袁海涛开始出现呼吸困难,说话都喘气,血氧饱和度指标也不好,病情发展至重症。
随着病情发展至重症,袁海涛知道,如果病情继续恶化,可能就要插管了。插管需要涉及有创机械通气,考虑多方面因素,这必须在ICU病房完成,当时,协和东西湖医院ICU已经没有床位了。1月28日,袁海涛转到了武汉市肺科医院。
武汉市肺科医院是定点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医院之一。武汉市肺科医院对他的治疗方案进行了微调。“其实抗病毒方面没有太大变化。主要是调整了抗生素,因为我后来血象也高了;另外,加强了免疫力方面和护肝方面的治疗。”袁海涛回忆道。
庆幸的是,两三天后,袁海涛逐步退烧。“我觉得不发烧就是个好现象,可能病情要‘转头’了。”
如何判断病情出现转机的信号?袁海涛认为,体温好转和呼吸好转是两个比较重要的指标。因为新冠病毒主要攻击的是肺部,多数人表现为发烧和肺部症状;只有重症病例,病毒才会攻击到全身的脏器。
开始好转后,袁海涛的恢复情况比较顺利。2月7日,袁海涛终于从武汉市肺科医院出院。不过,因为肺功能的恢复和肺纤维化的预防还需要一段时间进行调理,袁海涛转回协和东西湖医院进行隔离观察。
袁海涛医生走出武汉市肺科医院 图片来源:武汉市东西湖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没有太多症状了,就是活动后还有些不耐受、喘气,其他还好。”袁海涛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
还有一件令袁海涛觉得特别欣慰的事情,就是他的家人并没有被感染。“可能是我防控做得比较好。”袁海涛说,刚刚开始肌肉酸痛的时候,就进行自我隔离了。而在医院做完检查后,袁海涛马上嘱咐家人进行了全面消毒。
与病魔斗争了近一个月,痊愈后的袁海涛有哪些计划?
他向记者表示,一方面是想狠狠抱抱自己的家人,因为从自己发病到现在,已经快一个月没有和家人团聚了;另一方面,他想尽快回到工作岗位,继续抗疫战斗。“战友一直战斗在一线。我的回归应该是对他们很好的鼓励。”
协和东西湖医院院长等领导与袁海涛医生的妻子一起等待袁海涛走出医院
图片来源:武汉市东西湖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抗疫工作强度高,虽然大病一场后的袁海涛还有些虚弱,但他对一线的向往十分迫切。“我必须回去。我的兄弟姐妹已经战斗了这么长时间,我应该回去和他们一起战斗。”
事实上,治疗期间,只要呼吸不太困难,袁海涛便通过微信或者电话坚持进行远程诊疗。每天早上,科室医生会把病人的状况和检查结果等信息报给他,如果觉得有需要进行治疗调整的,他会提出自己的建议。
“病重的那几天,科室医生怕打扰到我,不跟我说,我觉得还行,呼吸还可以,就能战斗。”袁海涛说。
事实上,在抗击疫情时,医护人员的不容易大家有目共睹。袁海涛表示,目前从协和东西湖医院来看,虽然有医疗队赶来支援,但人员仍然不足,大家非常劳累。另外,医院的防护用品还是不够。
那么,现在医院防护用品的使用情况如何?袁海涛说,一套防护服医护人员至少穿六个小时,才能换班。不仅如此,换班出来后,只有特别一线的科室才有防护服可以换,普通科室可能只有把防护服重新消毒后再用。但重新消毒不能达到100%安全,仍然有风险。
“就算用酒精擦拭或者紫外线灯消毒,也有一些角落可能是兼顾不到的。”袁海涛说,防护服消毒后重新使用是实在没有办法,总不能什么都不准备就直接上。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