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张潇尹 每经编辑 陈俊杰
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截至2月4日24时,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4324例,现有重症病例3219例,累计死亡病例490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892例,现有疑似病例23260例。
日前,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预测称疫情高峰将于本周六逐渐到达。而“返工潮”是否会影响疫情防控成了公众关心的话题,此外,疫情后续走向如何、有关药物的研究进展也都十分引人关注。
围绕上述问题,2月4日,《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记者采访了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党委书记、国家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委员会委员卢洪洲。
关于确诊手段:核酸检测会越来越精准
NBD:目前来看,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核酸检测有时会出现假阴性或假阳性的结果,同时针对有些无症状的、处于潜伏期的病人是无法检出的。在您看来,目前针对新冠病毒的核酸检测试剂是否有改良需要?
卢洪洲:这要从两个方面看,第一个方面,病毒能否被检测到,其实跟人体的排毒时间有很大关系。我们要知道,如果患者处于潜伏期,可能会有排毒,但其实并不是所有患者在潜伏期的任何阶段都会有排毒,所以能不能检测出来,跟人体是否已经在排毒是有关系的。
第二个方面,现在用的核酸检测试剂盒确实还在不断发展和完善,核酸检测试剂盒的设计其实是很有讲究的,比如说我们在做核酸扩增的时候,有些试剂盒不能够很好地把病毒扩增出来,当然也有些试剂盒设计得比较合理。其实随着时间推移,有些检测结果比较频繁出现假阴性的试剂盒会逐渐被淘汰。越来越好的、越来越敏感的、越来越科学的试剂盒正不断地在临床得到验证。我认为,随着核酸检测试剂盒在临床验证过程中的不断发展,会产生更多的证据以筛选出更加精确的检测试剂盒。
NBD:这几天公众针对疫情防控手段的讨论很热烈,武汉当地有一线医生提议用CT影像代替核酸检测,以作为患者确诊和隔离治疗的依据,对此您是如何看待的?
卢洪洲:其实核酸检测是非常简单的确诊手段,我们知道这次疫情中,即使是所谓的无症状病人或者轻症病人,去进行核酸检测之后,结果依然会呈现阳性。得了这种病之后,其实很多病人的肺里可能并没有明显的症状。当然,如果我们高度怀疑病人可能感染了新冠病毒,那么没有特殊情况的话,不妨给病人做个CT,这是个很好的方法。但如果说广泛地用CT去取代核酸检测,比如说患者根本没有做过任何检查,所有的接受隔离者都要去做CT,其实不太合理。我们知道,CT的成本比核酸检测要高很多,所以这个还是要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不能一概而论。
关于疫情挑战:“二代传播”值得关注
NBD:钟南山院士日前表示,疫情会在本周六(2月8日)逐渐到达高峰期,我们知道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从感染到发病有一定的潜伏期,据您观察,会不会因为潜伏期的存在,疫情的高峰不止一个?过了这波高峰还会有下一波吗?
卢洪洲:这个问题应该这样看,因为大多数患者的潜伏期为3到7天,而武汉封城是在1月23日,在封城之前已经感染的患者,包括已经离开武汉的和留在武汉的人,在封城后的14天内都陆续发病,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封城后的14天内,我们看到发病患者的人数在逐渐增加。
目前来看,有两个情况是值得关注的,一是武汉当地的疫情控制,还存在一些挑战,比如说现在因为床位不够,轻症患者采取居家隔离,病情加重之后才会到医院去,那么救护车的医护人员、患者的陪护家属,跟患者接触之后可能又会导致新的感染。
二是武汉地区以外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外地跟武汉有接触的、或者从武汉到外地的感染者,已经陆续发病,我们可以将这些患者找到,进行隔离和治疗。但现在我们发现有个情况,就是找不到传染源,有些患者既没有到过武汉,也没有与武汉相关的接触史,但还是感染了,至于感染源来自哪里,找不到,这也就是所谓的“二代传播”。这种情况就会导致,那个找不到的感染源可能还在继续感染其他人,所以如何找到病毒感染源和中间宿主,这又是一个问题,现在很多在武汉地区以外的人陆续出现这种找不到感染源的患者,这是一个不确定的挑战,因为这些人决定了疫情的控制以及所谓拐点的出现。
NBD:春节假期结束,您觉得“返工潮”的到来,是否会对上海的疫情防控带来挑战?
卢洪洲:我觉得就上海地区而言,“返工潮”这段时间里,关键是希望能够做到所有来沪人员都实名(登记),都要告知是否有真实的武汉居住史或者接触史,不能够隐瞒。如果有相关接触史的话我们要求这部分人自我隔离,所有人员也要测体温,要做筛查和随访,我相信上海是能够把这些要求做实、做细的。上海严格落实相关要求之后,当出现外地来沪人员“返工潮”的时候,出现所谓大的波动或反复的可能性是很小的。我们相信上海的联防联控机制,也相信上海群众的素质和配合程度,所以上海应该是可以很好地控制的。
关于治疗用药:正申请参与瑞德西韦临床试验
NBD:新冠肺炎的治疗用药大家都很关注,虽尚无特效药,但阿比多尔、达芦那韦、瑞德西韦等药物陆续被提名,目前已有一定数量的治愈案例,从您临床的经验来看,目前哪些药物比较有效或者比较通用?
卢洪洲:我们主要在用一些抗艾滋病药物、抗流感药物、抗疟疾药物、抗自身免疫力疾病等相关药物,这些药我们都是在安全性的基础上,在病毒感染方面扩大临床适应症。我们也做了一些临床研究,近期会陆续发布比较科学的总结性文章。
NBD:最近吉利德的瑞德西韦很受关注,目前该药物还未在任何国家上市,但根据相关研究,在美国已有治愈案例,国内也正在引入做临床,您对这个药的疗效有预期吗?
卢洪洲:据我了解,这个药在国内的临床试验今天(2月4日)刚刚通过国家的药审,现在药还在北京,还没开始上临床,武汉那边也还没有核验。现在我们定点医院也在申请加入这个临床试验项目,因为从前期的一些基础研究来看,这个药应该是有效果的。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