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富士康为什么选择了他——工业富联董事长李军旗

    每日经济新闻 2020-01-13 06:50

    从学霸到技术专家,再到3000多亿市值公司的管理者,看工业富联董事长李军旗的“开挂”人生。

    每经记者 王晶    每经编辑 文多    

    ■他来自:工业富联(601138,SH)

    ■公司市值:3633亿元(截至1月9日)

    ■核心竞争力:精密制造,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体量优势

    ■机构观点:“受益5G全周期建设”,“看好公司工业互联网改造逐步兑现”

    这艘超级航母的“舰长”——工业富联董事长李军旗,在去年底、今年初收获了众多荣耀与肯定。2019年11月8日,在由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2019第八届中国上市公司高峰论坛”上,李军旗获得“2019第九届中国上市公司口碑榜”最佳董事长奖;2020年1月9日晚,他又被新浪财经等机构评选为“2019十大经济年度人物”之一。由此他也进入了每日经济新闻《专访董事长》视线,成为第一季开篇访问对象。

    2019年底的一天,工业富联(601138,SH)深圳龙华基地迎来了一批参观者。他们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上市公司高管,在看完几乎不用工人的自动化生产线——“熄灯工厂”后,人群里突然发出一声感叹:“再也不是我印象中的那个富士康了。”

    工业富联是富士康集团旗下公司,它从成立的那一刻起,担负的使命便是带领富士康这艘航母实现转型。而在舰岛上号令的人物,便是李军旗。

    12月6日的采访中,李军旗说得最多的,依然是工业富联、智能制造。他回应了投资者、行业关心的问题——富士康如何摆脱代工、对“人海战术”的路径依赖。

    这位说话声音并不大,脸上随时会带着微笑的董事长,更是一位货真价实的“学霸”,跳级、提前毕业等词汇,曾贯穿他的求学生涯。

    这天,李军旗也为数不多地向媒体谈起了自己的人生经历,这段从学者“出山”当上董事长的经历,则向更多人,尤其是学生们展示了一条成功的路径。

    求学时,给校长打了个“异想天开”的报告

    1989年,华中理工大学(今华中科技大学)召开了一场“机械制造走向2000年”的研讨会。

    作为机械工程领域的权威专家,杨叔子院士(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参加了会议,并在国内首次提出了“智能制造”这一概念。

    两年之后的1991年,一位出生于河南农村的青年,考取了华中科技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并成为了杨叔子院士的学生。这位青年就是李军旗,他成为了国内最早关注智能制造的一批人。

    李军旗当时研究的方向是故障诊断专家系统,也是人工智能在智能制造方面的初步应用。两年后,硕士还没毕业,李军旗跳级读了博士,选择了一个故障诊断跟智能制造相结合的题目继续往下研究。

    鉴于当时国内的智能制造实验室硬件环境,读了一年博士后,杨叔子院士推荐李军旗去日本东京大学继续深造。那时候的日本制造如日中天,东京大学刚刚建成一个世界领先的智能制造实验室。

    回忆起求学经历,李军旗笑得温馨,“在日本良好的基础和条件下,那时候我拼命地学习,很多时候是坐最晚一班地铁回家”。仅用3年时间,李军旗获得东京大学博士学位,随后进入高知工科大学进行网络制造专业博士后研究。

    最后一班地铁,是李军旗回忆求学时提起的记忆符号 图片来源:摄图网

    富士康集团选择这样一位温文尔雅的“学霸”作为3000多亿市值的上市公司掌舵人,自然有无数理由,而李军旗在智能制造、网络制造方面的沉淀,或是这些理由中的一个。

    除了学术上的积累外,李军旗“执着”的精神特质,可能是富士康集团看中他的另外一个理由。

    这种性格特质在他青少年时代就显现了出来。

    1988年,李军旗被保送至沈阳工学院(现沈阳理工大学)机械工程系。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他大胆地想到了提前毕业这个办法。接着他就给学校打报告,最后还找到了校长。不过学校并不同意他这种“异想天开”的要求。

    李军旗居然还不放弃,又继续找老师、学校领导“商议”提前毕业,尽显他对达成目标的执着劲。

    后来学校终于给出了条件:三年级的时候把四年级课程全部修完,并参加考试。李军旗顺利地完成了这个任务,并且每门都达到了优秀,得以提前毕业。

    随后他又以前几名的成绩考上了华中科技大学。因为成绩好,学校计划把他调剂到学科建设相对较弱的专业,毕业后可以直接留校。但李军旗一心要做杨叔子院士的学生。

    “执着”劲头上来后,李军旗就在火车上给杨叔子院士写信,表明自己的想法。其实那个时候,两人还未见过面,但最终的结果是,他的愿望实现了。

    “他只要把方向确定了,想清楚了,就一定会坚持不懈地往前走,不达目标绝不罢休。”工业富联内部的一位高管这样评价李军旗。

    求学时的强大执行力,随后也被复制到了事业上。

    顾问身份出山,“学霸”如何带领工业巨人

    “我们李博(士)是研究刀具的。”一位工业富联的内部人士用这种通俗易懂的方式,向记者介绍李军旗后来的研究领域。

    刀具?是的,但不是菜刀,是纳米级精度的、切割手机零部件的刀具。

    李军旗进入富士康体系后,最先担任的是高级技术顾问 

    图片来源:工业富联

    这种刀具的背后,即精密制造时代的需求。而拉开精密制造时代序幕的,可以说是大家都熟悉的诺基亚手机。

    20年前,诺基亚的功能手机成为市场热销的电子产品,但因手机体积较小,对精密制造技术提出极高要求。

    当时手机摄像头的像素只有30万,但制造它的模具却需要纳米等级——5纳米的表面光洁度,100纳米的形状精度。要做到这样的超精密加工,只有日本、德国这些工业发达的国家才能够做到。

    对于精密制造技术,李军旗并非没有想法。在研究了近十年的智能制造、网络制造后,学术上到达了“高峰”,对于下一步,他有点茫然。也是为了学习更先进的技术,他选择了精密加工作为自己新的学术方向。

    2006年9月,李军旗加入富士康科技集团旗下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任高级技术顾问一职。从此,开始了他的另一番人生。

    自2006年进入富士康后,李军旗他们自主研发了纳米加工机,攻克了铝合金精密切削、不锈钢精密切削等难关。

    如果不是特别熟悉行业,很难理解切个不锈钢怎么就成了“难关”?

    简单来形容,把豆腐、土豆切成丝不难,但要把排骨切成丝,那就不是人类厨师的工作了。

    不锈钢就像食材里的骨头,硬度很高,因此加工也非常困难,何况精密切削。但2017年时,客户要把一款手机的铝合金外壳改为不锈钢,因此必须有这种技术。

    当时,工业富联把全球顶尖的刀具公司请到了深圳,但没有一家企业能攻破难关。于是李军旗他们做了个决定,好吧,那就干脆自己上,自己去研发。最终,他们也确实成功了。

    精密制造,只是李军旗新的研究兴趣,也只是现代制造业提出的各种要求之一。而李军旗的学士本事——智能制造,才是现代制造在宏观上的大命题。对工业富联来说,需要下的功夫也多得多。

    工业富联的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实践,也是“干脆自己上”——首先在工业富联自身的工厂里展开。

    李军旗的做法是,先在工业富联自己的某个领域尝试,若能提质、增效、降本、减存,才会逐渐推广到上下游企业和供应链,然后是跨行业、跨场景到其他领域。

    工业富联2019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截至第三季度,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在工业富联内部获得推广,实现了销售费用下降19%、管理费用下降23%的成果。

    1

    另外,工业互联网给工业富联带来的改变中非常明显的一点是,每年用工数量在减少。李军旗表示,随着工业互联网在公司的推进,传统业务人数在趋势上会稳步下降。

    以工业富联深圳的“熄灯工厂”为例,改造后的生产线从318位工作人员降至38位,生产效率提升30%,库存周期降低15%。

    目前富士康内部使用的工业机器人数量超过8万台,分布在全国各地超40个工厂。

    记者在12月13日也专门参观了工业富联的熄灯工厂。

    熄灯在这里不是比喻——诺大的车间里,只有一些微弱的小灯,几乎没有工人,但机器一刻不停地唰唰运转,产品便一件件被生产出来。

    李军旗认为,智能制造一方面是要实现制造过程的可预测性、可控性、无忧生产。另一方面是为了优化人力结构及成本。

    “熄灯工厂”已经建起,但工业富联的智能制造技术并不满足于自给自足。

    从“代工”走向“带工”

    在改进内部生产效率方面发挥良好作用后,工业富联希望从“代工”走向“带工”,输出智慧,对外赋能。

    “代工”的“代”,指的是代替。而李军旗所说的“带工”中的“带”字,有带领、带动的意思。

    工业富联董事长 李军旗 图片来源:工业富联供图

    在2018年致股东的一封信中,李军旗这样写道:“工业富联往前迈出的每一小步,都会成为照亮身后千千万万中小制造企业前行道路的微光。”

    这些照亮其他制造企业道路的光,工业富联将它们分别归纳为:知识赋能、数据赋能、人才赋能。

    知识赋能,是一道直接照进厂房的光。工业富联公开各种内部案例及解决方案,同时也为央企代表们做智能制造及工业互联网培训。

    数据赋能,是一道对公司HR很友善的光。通过Fii Cloud云平台建立竞赛平台,将经过脱敏后的数据贡献给国家选拔人才;

    人才赋能,一听就知道,不仅对HR,是对整个公司都很友善的光。成立富士康工业互联网学院,内部培养一千多名既掌握专业领域知识又懂得工业大数据、工业人工智能和工业软件的复合型人才。

    可以看出,工业富联多维“赋智”,不仅为工业互联网发展解“人才之渴”,还推动传统制造领域人才技能再造。

    不过,对其他公司赋能,往往会面临行业不同,规模不一,需求不同等难点。

    8

    对此,李军旗看到的是,不同客户的标准或规格各不相同,但是在跨领域赋能方面,大家总有一些共性的关注点。同时,工业富联会选择和公司制程关注点相似度较高的行业赋能。

    关于这个共性的关注点,其实很宽泛。李军旗经常提到的一个例子是对“高铁轨道修复”的跨界赋能。

    铁路轨道因高强度的摩擦,会出现凸凹不平的情况,影响火车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所以每隔一段时间,必须对铁轨进行修复

    2018年的一天,李军旗偶然在报纸上了解到了这点,而且还得知,我国修高铁轨道的刀具还被外国公司控制。

    李军旗意识到,不锈钢(如手机壳)的加工,不就和高铁材料的特性相似?工业富联或许能解决这个问题。

    于是工业富联的团队立即展开攻关,最终在半年内实现技术突破。

    按照这一找共性的思路,李军旗的规划是,工业富联的对外赋能会从“行业”+“区域”两个维度同时进行。行业方面,已经在轨道、能源、航空等领域实现了对外的能力输出;区域方面,开始在山西、湖南等地,围绕一些城市的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布局。

    “给工业富联一个相对较宽松的环境”

    对一家营收高达4000多亿元的庞大企业实施改革,不是一般人能完成的。

    工业富联的一位高管告诉记者,李军旗的生活比较简单,不抽烟、不喝酒、饮食清淡。他最大的兴趣,是工作。周六对他来说是固定工作日,周日则会参加一些学术或政府的活动。

    这位高管还给了一个数据化的描述——李军旗每天基本上超过18个小时都在思考工作上的事情。

    一天才24小时,这位高管凭什么认为李军旗除了睡觉,都在想工作?他观察到情况是,“无论是每天上下班的车上,还是出差的路上,(李军旗)基本都是在打电话安排工作或者讨论工作”。

    李军旗学者气质的外表下,有一种强大的专注力。

    图片来源:工业富联

    再用一件事情来说,2017年时,公司有一项技术一直没有突破。李军旗自己带领技术团队在现场进行讨论、测试、改善,连续一个月基本都是半夜才离开。

    在工业富联,“产品每年都有变化,(会)提出新的要求,相应的技术就要更新迭代,我们不能像过去一样,用几年时间来研究开发,必须在几个月(内)就成功”。

    听完这些,记者提了一个对所有人都适用的问题:“你觉得自己平时的工作压力大吗?”

    李军旗像采访中任何时候一样,寻常地笑了笑:“压力太大。”

    但这个“大”字背后,每个人有不一样的程度。对李军旗来说,这个程度无法量化,只是可以归纳。

    从大环境来讲,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在探索未知的时候,如何转?怎么成功地转?转向何方?

    3

    而从他个人来说,从学界到商界的个人跨度,也极具挑战性,“当上市公司的董事长我没想过。但把这个岗位交给你自然有他的道理。既然在这个位置上了,就要改变自己,挑战自己。”

    身为几千亿市值的上市公司掌舵者,李军旗还要对公司和股东负责,尤其在工业富联上市之前,市场把工业富联视为标杆企业,后续运营能否交出让人满意的成绩,也是当下李军旗面临的考验。

    富士康提出,要做跟阿里、腾讯比肩而立的互联网公司:

    阿里巴巴解决人与物的互联关系;腾讯专注人与人的互联关系;

    那么我们的工业互联网就是物与物的关系、机器与机器的关系。

    就目前而言,还很难下结论说工业富联转型已经获得了成功。公司目前的营收主体依旧是传统的硬件制造业务,对外赋能的案例也还不够丰富。要变成工业领域的阿里巴巴、腾讯,钻研智能制造的李军旗,担子依旧千钧重。

    不过,与常人不同,李军旗排遣压力的方法不是运动健身、打牌旅游,而是冷静地分析、思考。

    “从过去这么多年来看,我一直承受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当挑战摆在面前,冷静地分析,深深地去思考,看看有没有别的可以借鉴的经验,不断学习、探索,把压力变成动力。”李军旗说道。

    高管的压力,在一些企业里会被层层下传。

    但李军旗是温和的,“我希望在一个相对比较宽松的环境中,员工能够严格要求自己。”

    除了学识、执着、专注,他的这个管理观点,或许也暗合了转型中的富士康。

    记者手记:比自己优秀的人还比自己更努力

    出入园区都必选刷卡或者刷脸才能通行的富士康工厂戒备森严,散发着一丝神秘的气息。12月初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记者走进位于深圳龙华园区的富士康,亲身感受到富士康向工业互联网转型后的新变化。

    在环境优美的园区内步行大概10分钟,便可抵达李军旗的办公室。那是一间足够宽阔的房间,装修并不奢侈,甚至透露出简朴。在整洁的办公桌后面,有一个宽大的柜子,上面摆放了诸如“深圳市龙华区突出贡献人才”、“君集杯”技术创新十大人物等奖杯。另外,随处可见的还有各种专业书籍,比如《中国制造2025》、《重构数字化转型的逻辑》,日文原版的“生产加工用品”和“切削刀具”类书籍。

    按照约定时间,李军旗出现在办公室。他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儒雅、客气和一点点拘谨,他的身材有些清瘦,没有这个年纪的董事长常见的肚腩,但这并非是因为健身,而应归功于清淡的饮食习惯。

    尽管上任后李军旗的知名度较高,但网上关于他个人的资料却很少,外界对他带领的工业富联转型也颇为疑虑。这次,他坐下来,系统地接受了记者的专访,讲述了鲜为人知的成长和就任历程。整个采访过程,李军旗思路清晰、逻辑严谨,将晦涩的工业转型用最简单、易理解的表述向记者进行了讲解。

    采访结束后,一位熟悉李军旗的高管向记者透露:他每天基本上超过18小时都在思考工作上的事情,工作是他最大的兴趣。这让记者非常诧异,由此想到一句话:可怕的不是别人优秀,而是比自己优秀的人还比自己更努力。

    每经记者王晶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3版权合作电话:021-60900099。

    上一篇

    新年以来四大ETF净流入超50亿元

    下一篇

    一年巨亏472亿,相当于1/7青海省GDP!市值曾高达1900亿,钾肥之王为何崩塌到此?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