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央行在香港发行100亿元人民币央票 逐步建立了在港发行央票的常态机制

    每日经济新闻 2019-12-20 19:25

    每经记者 胡琳    每经编辑 易启江    

    12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在香港成功发行了100亿元人民币央行票据,期限6个月,中标利率为2.90%。

    根据央行公告,此次发行受到市场欢迎,全场投标总量超过290亿元,是发行量的2.9倍,认购主体包括商业银行、中央银行、国际金融组织、基金等各类离岸市场投资者,覆盖欧美、亚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据悉,央行前次在港发行央行票据是在11月7日。其中3个月期央行票据200亿元,1年期央行票据100亿元,中标利率均为2.90%。该次发行正值香港人民币央行票据发行一周年。2018年11月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先后在香港发行了14期、1700亿元人民币央行票据,逐步建立了在香港发行央行票据的常态机制,目前余额为800亿元。

    央行表示,香港人民币央行票据包括3个月、6个月、1年等多个期限品种,稳定持续发行有利于丰富香港市场高信用等级人民币投资产品系列和人民币流动性管理工具,满足离岸市场投资者需求,完善离岸人民币收益率曲线,促进离岸人民币货币市场发展,以及带动其他发行主体在离岸市场发行人民币债券,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事实上,2018年9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和香港特别行政区金融管理局签署了《关于使用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发行中国人民银行票据的合作备忘录》,旨在便利中国人民银行在香港发行央行票据。

    平安证券曾指出,央行在港发行央票具有重要意义:提高人民币做空成本,增强汇率预期管理的有效性;主动调节离岸市场流动性,完善离岸市场流动性管理;有助于离岸人民币市场建立完整的收益率曲线,助推人民币国际化。

    值得一提的是,平安证券表示,离岸央票的发行可以增强央行入市干预外汇的能力,而且成本相对较低。当离岸市场存在较强的人民币贬值预期和做空势力时,央行可以通过发行央票影响离岸市场人民币的存量规模和拆借利率,从而影响空头势力可融入的人民币数量和价格,大大提高做空人民币的成本。央行调控工具的增加在增强央行入市干预能力的同时,也可以提高预期管理的有效性。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资料图)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银保监会:保险资金已投科创板账面余额14.94亿元

    下一篇

    重磅发声!资管新规过渡期将延长?银保监会刚刚表态!24万亿市场将重塑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