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摄图网
“以前大家都说我们系是汽车工程师的摇篮,但现在似乎更像是坟墓。”提起这个话题,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车身专业的王同学有些无奈的说。
从2018年开始,在各方因素的影响下,全球汽车产业进入深度调整期,汽车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改变为非化石燃料作为动力驱动。电动车、氢燃料电池汽车、乙醇汽车等成为新兴技术。在动力源切换的同时,智能化、网联化也成为汽车的另一个关键技术,这包括无人驾驶技术以及智能网联。
在这些变化之下,汽车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改变。最直接的影响是传统的内燃机、变速器等行业受到严重冲击,这甚至直接冲击了大学教育。从去年开始,有一些企业陆续不再招聘车辆工程专业学生,改为大量储备计算机人才。其中以一汽-大众为代表。今年9月,一汽-大众表示2020年暂无车辆工程、工业设计(车身结构)等多个专业学生招聘计划,这引起业内热议。
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预开发”班的李姓同学向记者表示,按照前些年的惯例,“预开发”班学生在毕业后就会直接进入车企,他也早就把自己当成是一汽-大众的一员,但没有想到还没上岗就失业了。“从踌躇满志到万念俱灰,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李同学这样形容自己的经历。
是一汽-大众真的没有招聘需求吗?在一汽-大众的校园招聘需求中,其取消的仅仅是汽车相关专业人才的招聘需求,但对于计算机方面的人才却表现出了异常的热情,无论是在社招还是校招上,计算机类专业已经三分天下有其一了。在汽车相关专业中,尤其以内燃机专业为例受到的冲击更大。
“与那些学内燃机专业的同学相比,我幸运多了。”上述李姓同学表示。面临毕业,他身边一些学内燃机的同学现在集体陷入焦虑。“在刚上大学前,这个专业是朝阳产业,随着新能源的转型,快毕业了却发现这个行业变成夕阳产业了。”该学校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内燃机专业学生吐槽到。
尽管新能源的诞生不意味着内燃机的灭亡,但学内燃机专业的同学在近两年找工作时已经开始碰壁,由于传统车企对于内燃机才人的需求大幅锐减,他们几乎已经很难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
为了提前“避雷”,有些学生在大三就已开始着手准备读研,往智能汽车方面深造,在他们看来,由于政策的不明朗,以电动车为主要技术路线的新能源汽车不一定真的是趋势,但是智能汽车一定是未来发展方面。
而该学校车身专业的王同学虽然在找工作方面要轻松很多,但是他也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在校招的时候,过去像蔚来汽车这种他们都瞧不上的新造车企业变得热门了。“前两年蔚来在我们学校进行校招的时候都没有人想去。”但现在,蔚来校招时几乎人满为患,“作为新造车企业,它恰好缺乏的是传统科班汽车人才的背书。”“它好像是我们传统汽车工程系最后的救赎了。”王同学无奈的说道。
但总体来说,以吉大为例的第一梯队汽车相关专业高校即使面临着行业转型的问题,但作为先天优势,其拥有更多的资源来对新事物进行研究和尝试。王同学向记者举了个简单的例子,在一次校友聚会中,他们的教授就表示,他在几年前画的一张V2X的概念图(vehicletoeverything车对外界的信息交换)到现在还没过时。
据了解,为了应对变化,吉大汽车工程系在课程上开设了许多新的学科。
但对更多高校的汽车相关专业来说,受师资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其转型起来就相对困难一点。一位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学院就业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面对汽车行业的转型,他们很焦虑。
该老师表示,他们是在2018年的时候才意识到汽车行业发展的苗头改变了,但很快在2019年市场的需求就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太突然了,几乎赶不上市场的这种变化。”
对于他而言,这种变化带来的直接影响是,现在已经几乎没有汽车企业来学院开设专场招聘会进行招生了。同时,他表示,学生对于就业问题也开始有了自己的新打算,主要变化呈现在两方面:第一考研的人数增多,第二则是修双学位的人数增多。“现在机械类的很多都开始辅修计算机了。”原因是传统车企已经开始向这方面转型,例如上汽从2016年开始不再去吉林大学的南岭校区(汽车学院所在地)招聘了,而直接去南区(计算机专业了)校招。
与此同时,宝马集团在华设立了技术中心;上汽集团和阿里巴巴也成立了合资公司斑马网络……
此外,他预测,汽车学院招生分数线或将在明年开始呈现下滑。他给出的理由是,此前汽车学院一直是学校排名前三的专业,但现在已经掉至前五了。同时,由于过去汽车专业是热门专业,每年他们都要接收100-200名转专业前来学汽车的学生,但近两年来,该人数锐减。“学院、老师和学生都很焦虑,大家也都在积极想办法拥抱变化。”该老师表示。
在知识型社区知乎上,对于传统汽车工程专业的就业咨询中,意见出奇的一致,大多都是劝转型。在他们看来,恰如上世纪二十年代内燃机汽车所带来的改变,由汽车新技术变革带来的前路注定崎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