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对话职业性布病患者:患病2年没告诉孩子,不会跟家人共用碗筷

    每日经济新闻 2019-12-13 11:11

    确诊为布病后,袁峰在治疗间隙积极为自己的职业病鉴定和工伤鉴定奔走。“现在我走路,全天累计走四五千步的话,就觉得特别难受,就疼。”他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出示了一连几份双腿膝关节检查报告单。

    每经记者 滑昂 陈星    每经编辑 陈俊杰    

    “‘血清学呈阳性不等于布病(布鲁氏菌病)确诊’,我认为这句话是错误的。”12月11日晚上,袁峰(化名)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电话采访时这样表示,听筒另一端的他,在提到“错误”时有些起伏和隐藏的情绪。

    袁峰原来在一家牧场设备处工作,两年前出现多日持续低烧后被确诊为布病,此前同部门的另一位电工也被确诊。袁峰并不认为这是个案,以前在牧场直接接触动物的同事中就有很多人“中过招”。

    尽管并非一名医务工作者,但袁峰早已“久病成医”。最近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以下简称“兰州兽研所”)多名师生出现布鲁氏菌隐性感染事件,袁峰的思绪再一次被牵动,“同病相怜”的他对事件进展保持密切关注,并针对近期新闻报道中一位专家的观点提出质疑。

    事实上,布病在我国并非罕见,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将其列为乙类传染病。据国家卫健委官网信息,今年1-10月我国共报告布病发病40743例,死亡1例,高危人群正是像袁峰这样的畜牧行业人员。

    在确诊为布病后,袁峰辗转北京、呼和浩特、哈尔滨等地多家医院治疗,目前血清学已经转为阴性,但布病导致的关节炎等并发症却在持续影响着他的生活。“没告诉孩子,我在家碗筷都是自己的,不让他们用我的”。

    牧场上的职业病

    袁峰被北京佑安医院诊断为布氏杆菌病 受访者供图

    今年5月,袁峰拿到了北京市密云区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出具的《劳动能力鉴定、确认结论通知书》,“职业性布鲁氏菌病(慢性期),布氏杆菌关节炎,右膝重度骨性关节炎……”,达到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标准拾级。

    袁峰已经无法描述他拿到这份结论通知书的心情,此时距他第一次怀疑自己感染布鲁氏菌已经过去了两年多。“我记得非常清楚,是(2017年)2月13号的那一周,周二的时候就感觉发烧,一到晚上就觉得腰疼,关节疼。”袁峰赶紧向此前一位已经确诊患布病的同事询问这种疾病的早期症状,并前往最近的医院体检。

    袁峰记得,一同去体检的还有他的三名同事。四人中,另外三人未检出异常当天便返回牧场,只有袁峰被专门送到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他被怀疑感染了布鲁氏菌。

    “到佑安(医院)走的急诊,给我查了一圈,别的都没问题,就这个(布氏杆菌虎红凝集试验)结果得等一周,然后我就想,坏了!”袁峰回到牧场,经熟人推荐,立即又前往呼和浩特市第二医院就诊。

    在呼和浩特市第二医院,袁峰被确诊为布病急性感染且正处于急性发作期,随即被安排入院治疗。

    四川省某三甲医院感染科主任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布病的病原一共有6个菌种19个生物型。其中羊菌种菌的致病性和危害性是排在第一位的,临床数据上由羊菌种菌引起的布鲁氏菌病占比应该是在70%左右。

    袁峰工作的农场只有奶牛,但这是另一种易携带布鲁氏菌的动物。回想自己感染的原因,袁峰仍感到十分疑惑。他作为部门负责人,平日里并不会直接接触奶牛,唯有在2016年8月的一段时间,袁峰小腿受伤,带着一条五六厘米的伤口每天仍在巡视设备。“穿的是长裤,当时我真不知道,真没想这么多”。

    公开的医学资料显示,布鲁氏菌可以通过体表皮肤黏膜、消化道、呼吸道侵入机体。其中经皮肤黏膜(含眼结膜)直接接触感染,常发生于人在处理病畜难产、流产和正常产;检查牲畜;饲养放牧病畜,以及直接或间接接触被病畜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水、土、材料、棚圈、工具用品等场合。

    此外,上述三甲医院感染科主任也表示,被布鲁氏菌污染的动物皮毛、水、尘埃等都有可能成为传播媒介。

    而人感染布病的途径与职业、饮食和生活习惯有关。正因如此,布病长期以来也被列入我国职业病范围。依据有原国家卫计委、人社部等单位于2013年发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布病属于职业性传染病,与炭疽、森林脑炎等疾病并列。

    持续疼痛的膝盖

    袁峰被北京地坛医院诊断为布氏杆菌导致关节破坏,半月板损伤 受访者供图

    据国家卫健委官网信息,今年1-10月我国共报告布病发病40743例,死亡1例。整体而言,布病并不是一类易致死的传染病。其急性期表现通常为发热,多汗和头痛等症状,甚至与一般感冒差异都不明显。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信息显示,布病潜伏期一般为l-3周,平均为2周,部分病例潜伏期更长。

    但与上述公开信息相比,近期随着兰州兽研所多名师生出现布鲁氏菌隐性感染,外界对这种疾病能够造成的骨关节系统损伤,以及男性病例可伴有睾丸炎,女性病例可见卵巢炎等伤害更为担忧。

    袁峰的膝关节,也开始出现问题。

    确诊为布病后,袁峰在治疗间隙积极为自己的职业病鉴定和工伤鉴定奔走。“现在我走路,全天累计走四五千步的话,就觉得特别难受,就疼。”他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出示了一连几份双腿膝关节检查报告单。

    在一份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的MR检查报告单中,去年5月8日,袁峰的右膝关节“诸骨显示良好,未见明显异常信号灶。关节面软骨显示良好,未见明显变薄或全层缺损改变……”,诊断所得为“右膝内侧半月板体部高信号,考虑损伤(二度);少量积液”。

    但今年3月,同一家医院为袁峰所做的右膝MR检查中,检查所见已经变为“诸骨显示良好,股骨内侧髁关节软骨较对侧变薄,关节面下可见斑长片状长T1长T2信号……”,诊断所得变为“右膝内侧半月板体部偏向后角及外侧半月板损伤;右侧股骨内侧髁关节下骨质水肿;右膝关节及髌骨上囊少量积液……”

    不到一年的时间,袁峰的膝盖健康情况每况愈下。他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自己日常生活中膝盖从未受过磕碰。

    因为关节疼痛,袁峰不得不多次就医,而随着最初布病的发热、肌肉疼痛等临床表现逐渐消失,某三甲医院传染科专家已经开始建议他以后直接前往骨科就诊,治疗膝盖。

    “(现在)一直就在(骨科)拿药,吃药,但谁都知道这是治标不治本。”袁峰颇为无奈。

    不敢跟家人共用碗筷

    布病影响了袁峰的身体,也改变了他的生活。确诊布病一年多后,袁峰与原来供职的牧场“决裂”了。一方面,由于长期在外看病,他不能按时到岗上班,“后来想上(班)他(牧场)不让上。”袁峰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与此同时,牧场开始停止为袁峰发放绩效奖金。去年5月,袁峰将牧场告上了法庭,虽然胜诉但自此之后,工作单位停止为其报销医药费。“住院四次大概花了4万都给报了,后期门诊的大概1万没给报,现在的花费主要在治疗关节上”。

    目前,袁峰基于今年5月拿到的工伤鉴定报告,再次起诉了其工作单位要求解除劳动合同,法院已经受理还未开庭。

    经过多次治疗,袁峰的布鲁氏菌检测血清学已经由阳转阴。通常情况下,这在临床上是布病治愈的标准之一。阳江市公共卫生医院感染科副主任陈兴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布病)药物治疗一般用多西环素加链霉素,或者是多西环素加复方磺胺甲噁唑或者利福平加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一般都可以完全根治”。

    “有一种情况还要注意到复发,(血清学)阴性不是看一次的,要看多次。往往是治疗之后一般3-6个月可能会出现复发。”陈兴表示。

    袁峰也表达了对自己的担心。在前往多地医院治疗的过程中,袁峰认识很多病友,见过了关节疼到不能行走,以及血清学阳转阴又转阳的患者。近期兰州兽研所多名师生出现布鲁氏菌性感染后,袁峰正通过新闻报道持续关注这一事件。他担心更多师生出现“隐性感染”甚至确诊布病。

    原卫生部2012年印发的《布鲁氏菌病诊疗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中,对布病确诊病例有明确要求:有流行病学史(指接触家畜等)和临床表现(发热、肌肉关节疼痛等)被称为“疑似病例”。在此基础上,平板凝集试验呈阳性者被称为“临床诊断病例”。

    而“确诊病例”则要在前两者的基础上,叠加试管凝集试验、补体结合试验、布病抗-人免疫球蛋白试验三项实验中一项及以上阳性和(或)分离到布鲁氏菌者,才能被认定。

    针对某篇新闻报道中,一位专家谈到的“血清学呈阳性不等于布病(布鲁氏菌病)确诊”,袁峰提出质疑。他认为纸面上的诊断标准不合实际,尤其是从化验样本中分离出布鲁氏菌很少见,往往血清学阳性最终都能确诊为布病:“我住院几次,只遇到一例血液里面有活菌的人”。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内科主任曾文铤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由于布鲁氏菌有生长较慢的特点,血培养一般十多天才能看到有菌,有些医生经验不足几天内没看到菌就把标本扔掉了。此外,从病人血标本中能否分离培养到布鲁氏菌跟采样也有关,一般要在发热和用药之前就进行采样”。

    “骨髓培养和出现脑膜炎并发症时的脑脊液培养结果阳性率相对血培养更高。”曾文铤补充说。

    眼下,袁峰仍在积极为自己与公司的纠纷奔走。回到家中,这位38岁的父亲正在尽可能减小因自己患有布病对家人的伤害。虽然知道这种疾病人传人几率极小,但他还是添置了自己的一套专用碗筷。

    “孩子正上小学,还没告诉孩子。”袁峰说。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国家卫健委职业健康司司长吴宗之: 当前最严重的职业病是尘肺病 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职业健康保护

    下一篇

    兽研所事件背后:布病发现及时治疗彻底,则后遗症概率较小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