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新达达更名“达达集团” IPO差临门一脚?

    每日经济新闻 2019-12-06 00:12

    每经记者 陈克远    每经编辑 王丽娜    

    经历过并购重组、业态调整,名称几经变化的达达和京东到家,正在以全新的面貌示人。

    12月2日,京东旗下即时零售和本地即时配送平台——新达达宣布更名为“达达集团”,同时,完成更名的还有该集团旗下的本地即时配送平台——达达快送。至此,达达集团旗下本地即时零售平台和本地即时配送平台两条业务主线进一步明确。

    实际上,这并非达达和京东到家这对组合体首次更名。从2016年达达与京东到家合并至今,其先后以“达达-京东到家”“新达达”为名。而对于此次更名,达达集团方面称,与旗下两大子品牌的高速发展密切相关。

    不止于此,伴随此次更名,以及此前法定代表人变更等动作,达达集团独立上市的传闻越发喧嚣尘上。此前就曾有多家媒体报道称,达达集团有望于2020年5月赴美上市。尽管达达集团方面始终对此守口如瓶,但在业内人士看来,无论更名还是IPO,都是达达即将发起新一轮市场攻势的铺垫,而IPO则是及时配送市场红海厮杀下,达达集团未来的必经路径。

    达达二度更名

    此次更名,似乎也意味着达达集团真正厘清了自身的战场和所能发挥的生态优势。

    达达集团日前在官方微信公众号“京东到家黑板报”上发布消息称,集团从此前的“新达达”正式更名为“达达集团”,更名升级后的达达集团将深入完善京东到家和达达快送两大子品牌的合力机制,以“零售+配送”双核驱动战略。

    其中,京东到家作为达达集团旗下本地即时零售平台,搭建了从大卖场、便利店到精品超市的多类型、全业态商超矩阵;而作为本地即时配送平台的达达快送,目前也已搭建起由落地配、即时配、个人业务三大板块组成的立体化配送服务体系。

    从2016年合并至今,尽管在业务上各有增减,但达达与京东到家始终保持着独立品牌。这既是达达集团如今能在横纵双向业务拓展时得心应手的根基,也是此前让外界对其融合成效充满疑虑的重要原因之一。

    “京东到家与达达合并运营失利”“京东到家宣布停止运营”……2017年初,类似的消息一度引起行业关注。而经过求证后的真相只是京东到家对上门服务业务战略停运。但反映出的问题是,长期以来,达达和京东到家的融合成果并没有被外界清晰地感知到。

    就如快递专家赵小敏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所说,京东到家与达达合并后,在京东体系内就包含了京东到家、京东快递、达达等物流服务,但彼此间如何协作,展现出来的思路是不清晰的。从此次更名可以看出,达达集团有意通过梳理业务线强化品牌的对外展示,通过专业化运作,强化自身的竞争优势。

    “京东到家刚开始做的是商超零售和到家服务,达达一开始也做餐饮配送,但在两者合并后,业务都有所调整,所以从品牌的形象展示来说,在合并之初,乃至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达达-京东到家给人的印象并不那么清晰。”物流行业专业机构罗戈网CEO郭红霞也告诉记者,达达集团此次更名,最显著的成效便是将自身的商流和物流业务以更清晰的形态对外呈现。

    此外,郭红霞还表示,可以看到,美团、饿了么在餐饮配送市场占据绝对份额后,如今也在逐步进行品类的横向拓展。而达达集团协同了京东的零售资源和生态资源,几年的融合过程中也取得了不少的深度合作成果,包括纵向上与沃尔玛等合作伙伴从配送到仓储环节的延伸,横向上从落地配、即时配到个人业务上的拓展。因此,在当前国内的即时物流行业格局下,达达集团也需要表现出自身的差异化特色。

    改名为上市铺路?

    在即时配送已经成为线上线下零售企业服务标配的当下,即时配送的市场竞争也显得格外激烈。

    第三方市场研究机构比达咨询发布的《2019年第一季度中国即时配送市场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从市场格局来看,蜂鸟配送、达达集团、美团配送的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28.4%、25.6%和24.8%。

    以《报告》呈现的市场份额占比而言,三大平台合计的用户覆盖率超过60%,但彼此间份额占比差距不大,进一步表现出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但在外界看来,对于达达集团而言,这样的成果并不能算是满意。

    “京东到家与达达合并后,瞄准的是行业龙头,这样的成果只能说是不及预期。”赵小敏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或也正因如此,在赵小敏看来,此次更名是达达集团即将发起新一轮市场攻势的铺垫。

    所谓的新一轮攻势,重点体现在达达集团IPO的舆论风向上。“品牌升级只是第一步,后续还会有新的故事。”赵小敏称,达达集团的更名是对品牌的一次重新洗礼,把自身的业务条线、市场打法和领域优势更清楚地展现给市场和投资人。

    “之前可能是要埋头做事情,但目前来看,独立上市已经很有可能。”郭红霞也表示,此次达达集团的更名或许便与其资本动作有着密切关系。

    同时,在郭红霞看来,从业务上来说,达达集团已经在数字化零售赛道中做出了一定体量,从商业模式来说,达达集团已经上岸,具备了独立上市的底气。正是在此背景下,品牌升级也可视作该集团更好地向市场阐释自身业务和优势的举措。

    实际上,有关达达集团的寻求独立上市的消息喧嚣已久。今年8月,有媒体报道称,达达集团将在2020年实现赴美上市,预计募资金额为5亿美元。同月,达达集团的法定代表人发生变更,似乎进一步证实了外界对其独立上市的猜测。甚至在今年4月,也有媒体援引路透社报道称达达集团正与多家投行密切洽谈,以便能在2020年5月实现赴美上市。

    尽管达达集团对于IPO的规划和具体进程始终守口如瓶,但达达集团创始人蒯佳祺也曾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表示,“我们的生意越来越扎实,可预期性越来越强,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赵小敏认为,基于当前的商业环境,通过IPO融资是达达集团获取资金,并进一步扩充规模的最优路径。但他也表示,就当前而言,达达集团还要考虑如何解决将企业的未来发展路径给投资人讲通,如何确保一个好的融资规模以及防止破发等问题,种种考量也可能让达达集团的IPO时间有所拖延。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3版权合作电话:021-60900099。

    上一篇

    道达投资手记:科技股行情再次被点燃

    下一篇

    瑞晟智能IPO辅导:业绩高速增长 高管密集变动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