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热评 | 警惕打着“区块链”旗号的骗局

    每日经济新闻 2019-11-13 10:01

    每经评论员:刘永生

    今年以来,“区块链”多次登上热搜,频频制造资本市场热点,跟它“挂钩”的相关概念股年内已掀起了几波涨停。

    无疑,区块链是当前人们最为关注的技术名词之一。全程透明、可追溯、不可篡改,区块链的这些特性给金融、司法公证、供应链管理、医疗、版权管理、公共服务等诸多行业带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区块链可以成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

    不得不说,区块链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概念,它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

    如今,区块链技术正在纳税服务、教育就业、医疗健康等领域拓展其应用空间。而5G、物联网的逐步普及将带来全社会数据量的几何倍增长,由此伴生诸多矛盾掣肘数字经济发展。在可见的技术解决方案中,区块链技术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降低数字世界的摩擦。区块链可以成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

    一方面,区块链技术正在不断被探索,其应用领域也在不断被拓宽,另一方面,区块链作为一个“前沿概念”,在走进大众生活的过程中,也被部分不法分子用作诈骗的噱头。

    不法分子把“炒股、炒金、炒期货原油”换成了最前沿的概念,“炒比特币、莱特币、区块链”,旧瓶装新酒,“分布式存储”“加密算法”“共识机制”“激励机制”这些区块链概念被他们信手拈来,“挖矿机制”“返佣机制”“锁仓生息”各种名词也层出不穷。

    而在币圈,一些诈骗已经有“产业链化”倾向,有人负责白皮书,有人负责虚拟货币交易所,还有一些币圈自媒体通过微博、微信不断宣传,甚至不乏名人“站台”……就等着不明真相各路“韭菜”进场。再加上很多传销组织利用比特币、泰达币等虚拟货币,层层返利,私下结算,这些资金通道大大超出了传统金融机构的监管视野。

    不法分子偏好以“前沿概念”制造骗局

    其实,这些套路没什么新意,只是不法分子偏好利用这种“前沿概念”来包装骗局,“区块链”并不是第一个,此前还曾出现以“纳米”“量子”等概念为噱头的传销诈骗案例。然而投资者在这种骗局面前并不能“举一反三”,一不小心就又着了道。

    “日光之下,并无鲜事”,这些打着“区块链”旗号的骗局其实并没有高明多少,只是他们都抓住了人性中贪婪、侥幸的弱点。

    两年前有ICO项目宣传“一币一别墅”,近期某虚拟货币交易所叫嚣“双11暴富100倍”,还有微博大V“代言”传销币,号称“一天可分红11%”,甚至还有老股民转战币圈,听信所谓“老师”推荐,相信“一个月翻十几倍很正常”。

    这些打着区块链旗号的“项目”投资收益都是超级诱人。而在区块链传销骗局中,也不乏专业人士,他们明知是传销却依然参与,抱着侥幸心理,认为自己不是最后接棒的那一个。

    在这样高投资收益的宣传诱惑下,一但投资者被迷惑,就将瞬间跌进财富陷阱,损失惨重。譬如前段时间曝光的plustoken智能狗搬砖案例,公开信息显示,该案涉案金额或达200亿。

    如何防止陷入打着“区块链”旗号的骗局?普通投资者要时刻谨记,天上不会掉馅饼,不懂的不要碰。不要被不明项目方宣称的超高收益迷惑,更不要报着侥幸心理,企图一夜暴富。要警惕不法分子借“区块链”名号实施诈骗。

    对于区块链这种新鲜的事物,多学习计算机专业技术知识,特别是非对称加密等,更好地了解其背后的基本原理,了解它的长处,知道它的不足,将它和现实的场景结合起来,应用到现实问题的解决中,这才是对待区块链的正确态度。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3版权合作电话:021-60900099。

    上一篇

    停车电子收费也会有bug 曾有2万单被错识

    下一篇

    恒大规划全球建十大生产基地 许家印:未来三年投资450亿元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