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卢祥勇
鹅肥肝和松露、鱼子酱在国际上被称为“三大美食”。不过,鹅肝美味,动物受罪。
10月30日,美国纽约市议会以压倒性票数通过一项法案:从2022年10月起,该市将禁止销售鹅肝。支持者认为,通过强迫喂食鸭鹅将其肝脏养肥,过程很残忍。
反对者则表示“鹅肝禁令”将直接影响纽约1000家餐馆,令从业者苦不堪言,声称将采取法律行动。他们认为是一些维护动物权利的活动人士夸大了动物所遭受的痛苦。
图片来源:摄图网
据新华社电,美国纽约市议会10月30日以42票赞成、6票反对通过法案,从2022年10月起禁止餐馆和商店出售鹅肝。纽约市长德布拉西奥有望签署这项法案。每一项违反法案的行为面临500至2000美元(约合3521至1.4万元人民币)罚款。
动物福利倡导者把为生产鹅肝而强迫鹅进食是“野蛮行径”,因而欢呼法案获得通过。而鹅肝制品生产者、经销商和一些顶级厨师持反对意见。
图片来源:央视财经视频截图
据美联社报道,哈得孙谷鹅肝农场和拉贝尔农场是美国两大鹅肝生产商,每年合计饲养35万只鹅,用于生产鹅肝及其制品,年收入1500万美元(1亿元人民币),其中三分之一产品销往纽约市。一只鹅肝零售价可达125美元(880元人民币)。经填喂,鹅肝可膨大到正常鹅肝大小的10倍。
哈得孙谷鹅肝农场经理亨利说,他们会以诉讼方式挑战纽约市鹅肝禁令。鹅肝经销商阿丽亚娜·达甘说,禁令依据“生产过程不人道”这一“不实前提”。
纽约市顶级厨师奥林杰批评禁令“可笑”,认为人们应该可以自由选择想吃什么。
《环球时报》援引纽约时报报道称,“鹅肝禁令”将直接影响纽约1000家餐馆,令从业者苦不堪言。纽约餐馆老板莫里拿表示,作为法餐中最经典的菜式之一,鹅肝的缺席就如同把某个字母从“字母表上移除”。多名法餐大厨愤愤不平地说,“天下美食应有尽有”原本是纽约市最大魅力之一,当局出台这么一项禁令显得既荒谬又专横。
图片来源:央视财经视频截图
业内人士表示,这项法案的核心观点无非是强迫喂食的养殖方法“残忍”,但实际情况根本没有政客所描述的那样严重——禽类的食道本身就有伸缩性,它们习惯将食物整个吞下。有人控诉市议员“无知”,称他们“没有一个人去现场考察过”。
这道禁令引爆了当地的网络舆论,网友纷纷质疑该项法案的逻辑框架。有人在推特上发问:“强制喂食算残忍的话,宰杀算不算残忍?今天禁了鹅肝,明天要不要禁小牛肉?”
美食家认为,好的鹅肝丰腴细滑,入口即化。肥鹅肝生产过程中的填饲在业内称为“强饲”。鹅养大后,饲养者每天拿一根二三十厘米长的铁管捅进鹅喉,把饲料通过铁管填塞到鹅胃里。如此一天两三回,前后计半个月之久,最终得到比正常鹅肝大6至10倍的脂肪肝。这其实是严重肝脏脂肪代谢障碍的结果。
法国人食鹅肝的历史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凯撒大帝就曾视鹅肝为美食。18世纪,法国阿尔萨斯地区名厨将鲜美的小牛肉馅混合鹅肝做成肉酱饼献给国王路易十六,国王被此美味折服,从此鹅肝声名大噪,在法国菜肴中奠定了高贵不凡的地位。据第一财经报道,虽然叫鹅肝,事实上,目前在法国近96%的肥肝都来自鸭子,而非鹅。
新华社2014年曾报道,当时有调查显示77%的法国人希望他们买到的鹅肝不是填饲生产出来的,因为强迫喂食会给动物带来极端痛苦;有29%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不愿意购买鹅肝正是因为无法忽视填饲的残忍。
图片来源:央视财经视频截图
今年1月,美国最高法院通过了加利福尼亚州的“鹅肝禁令”,规定在加州私自销售、食用鹅肝将受到1000美元的处罚。此外,芝加哥2006年禁售鹅肝,但两年后被推翻。目前,全球已有数国禁止生产鹅肝,包括英国、以色列和印度等国。
鹅肝产业也正在探索替代方法,寻找不需利用强迫喂食手段生产鹅肝的办法。
随着中国消费者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消费者对奢侈食品的需求也在增长,消费升级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行业数据显示,中国市场每年对鹅肝酱的缺口达到了4000至5000吨。
2018年底,某外卖平台发布的《2018年本地生活消费升级报告》显示,吃鹅肝、喝葡萄酒正在成为受三四线城市居民欢迎的高品质生活方式。数据显示,2018年(1-8月)鹅肝和葡萄酒的订单量同比增幅最高的城市分别为廊坊和南通。其中,廊坊鹅肝订单量增幅超过400%。
每经小编发现,在电商平台上,有鹅肝商品月销量达到了2000多份。大部分商品价格在100元至400元之间。
据青岛早报报道,我国早在2005年就是世界第一养鹅大国,但直到1981年才开始生产鹅肥肝,2000年左右开始产业化。1998年,青岛农业大学开始培育“青农灰鹅”,作为国内的一种肝用型鹅。
由于我国养鹅量大,近年来鹅肥肝的市场越来越大。目前,我国鹅肥肝生产企业达500余家,年产鹅肥肝750吨,位居世界第三。其中山东省是鹅肥肝的主产地之一,青岛的平度、莱西以及周边的高密、德州、莱阳等都有生产,由鹅肥肝深加工制成的鹅肝油、鹅肝粉、鹅肝酱等也已经出现。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新华社、环球时报、中新网、青岛早报等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