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宇宙大开发!地月空间经济区听说过吗?

    上证报 2019-11-02 14:53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图片来源:摄图网

    中国有很多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还有很多经济特区、经济开发区……

    但是,你听过地月空间经济区吗?

    这不是天方夜谭!中国科学家已经提出,2049年要建成地月空间经济区了。

    据《科技日报》11月1日报道,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主任包为民日前在北京透露,我国力争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地月空间经济区。

    产值可达10万亿美元以上

    在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科技委成立40周年之际,一院科技委首届科技年会暨2019年CALT论坛于30日在北京举行。多位院士、专家学者围绕“拥抱航天新时代、发展航天新经济”主题,聚焦地月空间、智能航天、商业航天等话题开展交流探讨。

    包为民在《关于开发地月空间的若干思考》报告中表示,未来我国地月空间的经济总产值潜力巨大。在巨大的经济效益面前,我国要开展高可靠、低成本、航班化的进出空间运输系统研究,力争在2030年完成基础问题研究,突破关键技术;2040年建成高可靠、低成本、航班化的航天运输系统;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地月空间经济区。

    据了解,地月空间经济区的范围主要集中在近地空间、月球引力空间和地月转移空间,其业态包括基础产业、应用产业、开发与利用产业、拓展产业,将由航班化地月空间运输体系、空间资源探测与开发体系、空间基础设施体系三大体系组成。

    有专家预测,到2050年前后,我国每年在地月空间经济区的总产值可达10万亿美元以上。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副主任谭永华表示,几十年来,中国航天氢能应用掌握了一系列主要核心技术,包括制氢、储运、液氢加氢站、氢燃烧、氢安全应用规范等。目前,这些经验、成果、技术正逐步推广应用到民用方面。

    他认为,氢能在未来的太空探索中也将大有可为。未来在地外太空探索中,可由氢氧发动机输出动力、氢氧燃料电池提供能源,实施“地外动力—能源—生保一体化系统”解决方案,满足地外生存、生活、生产需要。届时,地外金属矿开采也指日可待。

    各国掘金太空经济

    航天产业已经进入包括地月空间在内的太空经济新时代。

    北京时间10月28日晚,“太空旅游第一股”维珍银河在纽交所成功上市。

    这家公司的主营业务是载人航行到100公里的高空,在失重状态下漂浮10分钟,票价25万美元,目前已有603名客户排队等候。此外,大约3000名客户表达了潜在意向。

    2004年,理查德•布兰森创立维珍银河,希望进行商业领域的太空探索。过去数月,维珍银河已经将5人送上太空,足以载入商业载人航天领域的史册。

    同样疯狂的还有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创办人马斯克。他在今年9月底召开的发布会上宣布了公司生产的全球首架民用载客太空船星舰的资料。

    公司希望,星舰能够同时带100人前往太空旅游,前往月球、火星或其他目的地,并可让乘客平安返回地球。马斯克预料,星舰的初型会在未来6个月内,试飞到地球轨道(2000公里)。

    未来第一位搭乘星舰太空船的旅客,或是日本亿万富翁前泽友作,预料他的绕月之旅会在2023年成行。

    上证报 梁敏 李苑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上一篇

    伊利推动产业“数字化” 激发健康消费“新动能”

    下一篇

    每经15点丨“智能头环”金华停用,北京某中学曾使用;因应聘者为河南人而不予录用,浙江“喜来登”被起诉;​朱光耀:全球负利率环境渐成趋势,对全球金融市场稳定构成较大威胁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