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文旅产业搞得风生水起,毗邻的咸阳也不弱,过去三年,其旅游收入增速节节攀升,依次达到17.7%、26.0%、32.1%。
自然有赖于人们生活消费方式的转变,与此同时,“大西安”效应亦不可小觑。随着大都市圈、城市群建设持续推进,对于咸阳文旅产业而言,更大的机遇是毫无疑问的。
其实,此般态势之下,“天下第一帝都”的咸阳,还有一手王牌没有打出去。别的不说,27座帝王陵的资源底气,足以睥睨任何城市。
过去,因时机不成熟,其海量资源多停留在原生态,IP开发亦无从谈起;尔今则不同,大西安板块水涨船高,咸阳的文旅空间,亟待重估。即使抛去商业效益,从坚定民族文化自信的社会效益考虑,亦大有可为……
从大秦浩荡到咸阳人文
秦皇扫六合,统一中国,定都咸阳,“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千年旷世就此延绵……
细数一番,咸阳各类文物景点多达4900多处,放眼北塬,周秦汉唐时期的陵墓星罗棋布,27个帝王的陵墓和256个陪葬墓,一字排列,形成了“渭水桥边不见人,摩挲高冢卧麒麟”的壮观景象。
但历史有荣耀,便有落寞。
最夸张的时候,唐昭陵景区一个月的门票收入,连工作人员都养活不了——尽管围绕李世民的影视剧等IP开发络绎不绝,让无数人赚的盆满钵满,但基本与此地无关。
在很多人看来,咸阳似乎患上了“资源诅咒”。
倒也未必全然,IP开发、价值挖掘,终归需要资本、人才、模式的支撑,过去的咸阳乃至西安,大环境显然还不够成熟。
尔今则不同,“大西安效应”下的咸阳机遇,在快速上涨的旅游收入中得到持续印证。
包括即将开播的《大秦帝国之天下》,亦再度燃起人们对这座城市的好奇与热情。
我们常常艳羡故宫一年超10亿的文创收入,眼下机遇渐趋成熟,何不妨凝神聚气,深入思考自身资源的挖掘?那些响彻历史的周秦汉唐帝王将相,又何止“萌萌哒”?
对于咸阳而言,是时候打出这一手王牌,来迎接资本、企业、人才投射于此的目光,进而释放海量资源背后难以估量的经济与社会效应。
事实上,这一话题,正在引发越来越多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