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吸金迅猛,仅蔚来、威马、小鹏、拜腾、电咖、前途等10家较为知名的造车新势力,融资就已超1000亿。但遗憾的是,除了个别厂商有成车面世,很多厂商依旧是融资和车型发布搞了好几轮,至今却仍未见有成车交付。
每经记者 任飞 每经编辑 肖芮冬
半年不到的时间,蔚来汽车与有政府背景的地方产业资本谈合作就发生过两起,动辄数十亿、破百亿的融资规模刷新了国内投资界对新能源汽车的投资印象。但对政府及产业引导基金倾注该领域这件事,谨慎的一方难以看到希望。
有分析指出,技术的快速迭代变相加大了新老交替的研发成本,特别是在当前大部分车企仍无整车交付的背景下,产业引导基金的倾力投入或将承受更多压力。
新能源汽车吸金迅猛,仅蔚来、威马、小鹏、拜腾、电咖、前途等10家较为知名的造车新势力,融资就已超1000亿。相比于社会资本参与新能源汽车直投,政府引导基金的规模及产业资源配套优势明显。在其带领之下,通过引导基金设立子基金参与整车装备制造和技术研发的案例时有发生。
但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粗略统计,根据车企的需求,产业资本往往会在10亿~20亿元做文章,高于此的投资案例不多。不过今年以来,蔚来汽车的融资轨迹令投资界开始刷新引导基金对新能源汽车车企的投入阈值。
今年5月底,有政府背景的产业基金亦庄国投拿出了100亿元对蔚来汽车投资,为中国新造车融资规模中最大的一笔。近日,有市场消息称,蔚来汽车正在与浙江湖州市吴兴区洽谈一笔超50亿元的融资意向。
根据此前传出的消息,如果合作达成,蔚来汽车将在吴兴区落户一个20万辆车产能的工厂。每经记者向吴兴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求证,对方称是否设定专项子基金有待商榷,暂不明了具体的返投事项。尽管政府方面并未对此回应,但根据以往引导基金参与投资的惯例,普遍要求对方返投本区域内的相关资产项目建设。
除了蔚来汽车,此前已有多家新能源汽车厂商拿到了政府方面的资助。比如,合众新能源完成B轮30亿元融资时,政府产业基金领投;天际汽车完成A轮融资时,额度超过20亿元,由大型上市公司领投,政府引导基金、产业链上下游资本和专业投资机构跟投。
值得关注的是,在已披露的相关投资合作意向中,车企多以乘着新能源汽车补贴的政策东风大肆扩张;而政府方面或出于盘活地方产业配套“醉翁之意不在酒”。前者对资金有极大渴望,后者却为了招商引资,本就缺乏最大公约数的二者难免会被业界视作圈钱圈地的内呼外应。
有券商分析师对记者表示,融资实力的确是车企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但整车装配和技术研发的投入差距非常大,前者属于重资产,如果地方政府有意扶持,除了供应厂商车型装配以外,还可以对其他工业加工带来生产资料和设备支持,对车企而言仅为资产扩张。”在他看来,尽管政府资金投入较大,但车企调用资金的主观能动性有限,“除去固定资产的投入,实际能给车企搞研发的钱就很少了。”
汽车工业咨询发展专家贾新光也表示,新势力造车的关键是尽快出车,尽快形成经济批量、尽快盈利。“但特斯拉到销售30万辆还不能稳定盈利,国内很多厂商的销量还太小,无法实现盈利,销量增大,亏损更多。”
业界对新能源车的实际销量关注有加,认为厂商如果达不到经济批量的话,单车是没有盈利机会的。贾新光表示,资本对造车新势力的活跃程度非常看好,“但要想获得稳定持续的资金扶持,利润是保障”。
以蔚来汽车为例,公司2019年二季度财报显示,第二季度营收15.08亿元,市场预期13.09亿元,去年同期4600万元;第二季度归属于股东净亏损32.85亿元,市场预期亏损29.44亿元,去年同期亏损61.1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在蔚来上市之前,包括腾讯、高瓴资本及顺为资本等投资大户均对其有过加持,并获得淡马锡、百度资本、红杉、厚朴、联想集团、华平、TPG、GIC、IDG、愉悦资本等数十家知名机构投资。不过,时隔一年多后的今天,蔚来汽车股价已从6.62美元/股跌至1.55美元/股,跌幅近80%。
公司方面曾公告表示,成本超支、销售疲软等因素使得目前情况较为尴尬。然而,这样的尴尬并非蔚来汽车一家所面临,整个行业或都在穿越类似的成本周期。贾新光表示,销量增长的背后,是不断增加的单车成本,“这是一个动态的指标,因为价格、投资、物价成本都在变化”。
对此,前述券商分析师坦言,新的投研资金如果到位,并不一定能能够坚持到成果转化,如果期间出现新的技术要适应市场需求进行迭代,之前的努力就会大打折扣,使得投资价值进一步被压缩。“因此车企吸金量大但后劲不足的融资现状体现的是,资本对技术转化是否经得起市场检验的担忧。”
可见,如果车企在大搞研发的过程中跑不出业绩,那么技术迭代的需求始终是消耗企业生产和研发投入的关键因素,而基于目前的市场行情,新能源汽车的售价普遍居高。前述分析师认为,即便未来要取代燃油车市场份额,但价格方面依旧是硬伤,“目前10万~20万的可选项非常少,未来如果特斯拉在中国落地价杀低,国内的很多品牌又将面临新一轮的竞争压力”。
因此,能否跑出几个站稳市场的车企并突破补贴的束缚与消费者深度绑定才是关键。可放眼当下,尽管造车新势力们还在圈钱的路上忙得不亦乐乎,据公开资料统计,中国造车新势力的融资规模已经超过1700亿元。但遗憾的是,除了个别厂商有成车面世,很多厂商依旧是融资和车型发布搞了好几轮,至今却仍未见有成车交付。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